你听说过琼海市大路镇新塘村的“教育扶贫基金”吗?

08.04.2016  22:59

      “建居民生活的幸福之屋,修百姓回家的小康之路”,这句出自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对升级版“田园城市,幸福琼海”描述的话,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琼海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路镇文一村,在琼海是出了名的,该村组织筹办的“扶贫教育基金”帮助村民解决了不少生活上和经济上的难题,基金帮扶事迹甚至还被央视报道过,这里的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也较高。文一村是大路美丽幸福乡村建设的成果之一,除了文一村,大路镇还有许多美丽幸福乡村建设得不错,各村组织的“扶贫教育基金”也办得有声有色,大路镇清廊村委会新塘村,就是其中之一。

      究竟新塘村“教育扶贫基金”办得如何?且听我走访大路镇清廊村支部副书记周熙堂,慢慢道来。

      1979年开始成立“扶贫教育基金”

      新塘村是大路镇清廊村委会的其中一个自然村,村里共住有8姓氏62户人家。早前村子里普遍经济水平不高,部分村民生活拮据,个别人家连学习出色考上大学的孩子都供养不起;每逢哪户人家的老人过世,贫穷家庭连料理后事的安葬费也出不起。村里干部见此情况,大家便一起商量怎么解决这个难题,也正是在这时,“村委会小组教育扶贫基金”应运而生。

      早在1979年时,村委会就组织发起了“教育扶贫基金”小组,提倡村里每家每户众筹费用,每户人家按照成年男丁为人头进行缴费,缴费金额没有硬性要求,自愿缴纳,少则几毛钱,多则几十元钱。每年村委会把众筹来的钱统一存放于“教育扶贫基金”里,由基金小组的人进行管理,凡遇上村里哪户人家的孩子考上一本大学,村委会便组织干部一同前去贺喜,并把教育基金当面交与父母,鼓励孩子好好就学,刻苦读书;村里哪户贫穷人家的老人去世了,村干部们也会一同前往追悼及慰问家人,并根据其家庭情况,给予扶贫基金支持。

      就这样,村委会利用从村户人家众筹来的“教育扶贫基金”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了孩子上学和料理老人后事部分资金支持等困难。自那以后,费用收取每隔三五年一次,一直到1985年前后,“教育扶贫基金”的费用来源才发生了改变。

      基金来源得到解决

      据周熙堂告知,约莫到了1984、85年的时候,村民集体经济收入逐渐得到了提高。那时村里有一部分集体荒坡地(又称“高田”),由于地势较高,没有引起村民的注意和利用,被废弃许久,村委会便组织开展了商讨会议,决定通过签署合同的方式把高田承包给村里经济收入较高的村民,让他们个体户经营,承包高田的承包金则作为“教育扶贫基金”的主要费用来源,至此,“教育扶贫基金”便不再从每家每户收取众筹费用,基金的来源得到了更好的解决。

      自1985年后至今,“教育扶贫基金”一直交由村委会基金小组来进行统一管理,发展至现在,管理小组已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由队长、出纳、会计等构成,甚至还有监督小组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小组在每年年末的时候,都会将“教育扶贫基金”一年以来的费用使用情况公布给村民知晓,“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基金用度透明,村民给与了我们信任,我们就应该把这笔基金用在实处,切实地帮助村民解决问题,也更应该让村民有知情权”,周熙堂对此深有感触。

      “教育扶贫基金”的费用来源得到解决后,现在给予大学生教育资助和过世老人料理后事的资金支持金额也比原来多了不少。原来的一本大学生教育资助由300元增长为3000元,过去由于基金费用不足,只有考上一本大学才给予资助的现象现在已经得到改善,不仅是大学生有资助,考军的也有资助1500一人次,考上嘉积中学、海南中学的同样有资助1500一人次。过世老人料理后事的资金支持上,也会根据每家每户的经济状况,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

      育才报恩村风良好

      新塘村人才辈出,自从组织了“教育扶贫基金”后,更是帮助村里走出了不少出色的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至今,新塘村共培育了16名一本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如今有的在省企业公司做高层管理人员,有的在琼海市侨中任职校长,有的在琼海市人民医院当主任医师,还有的在国内一本高等学府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在当地工作······这些人才的成功都是新塘村的骄傲。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在新塘村得到了真实的体现,从新塘村成功走出去的出色大学生如今家业有成,但是并没有忘记新塘村对他们的培育和资助之恩,许多人自发的回到村子里,一起捐款兴办球场,建环村路、文化室等等。新塘村前些年开始实行“一村一议”政策,村里要做什么项目需要费用,先通过向镇政府申报费用预算,镇政府经过审核后给予大部分费用调拨,剩下的小部分费用将由村委会自己解决。许多村里走出的成功人士知道了这一消息后,纷纷自发回到村子,大家一起自愿筹够剩下的小部分费用,帮助村里解决了费用问题,村里的项目也得以顺利进行。

      新塘村何以培育出这么多的人才?这些成功人士又何以懂得心怀感恩回馈?我想这与新塘村良好的民风民情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新塘村一直以来民风淳朴,村民之间和谐共处,团结友爱,互助互利,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周熙堂告诉我,前不久村里有位女士生重病住院了,村里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包了一辆中巴车前往琼海市医院探望,大家不仅带了伴手礼,还给那位女士给予了资金的帮助,少的有几百块,多的甚至有七八千块,而这些前去探望的人中,有好多还是不同姓的村民。这样风气下的新塘村,能够人才辈出,不忘滴水之恩也就不难理解了。

      据我所知,大路镇类似成立“教育扶贫基金”的村子共有34个,而成立至今已持续了四十多年之久的新塘村小组基金,是全镇办得较好的村之一。有这样实在能干的村干部心系民情,关注民生,适时地为村民解决难事;有这样和谐友爱,风气纯良的村民,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一个乡村的幸福是实实在在可以感觉得到的。

      新塘村只是大路镇美丽幸福乡村的一个缩影,在全市“构建田园城市,打造幸福琼海”总策略的前提下,大路镇的美丽幸福乡村建设正在一日比一日美丽,一年比一年幸福,这样的变化正是映证了符宣朝书记的那句话:不仅居民生活在幸福之屋,百姓更是踏在了家乡的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