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民自发来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追悼袁隆平

25.05.2021  13:22

  鲜花越来越多,手写的悼念卡片也愈浓情,新鲜甘甜的椰子是您在三亚的记忆……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大人来了,老师来了,学生来了,小朋友也来了,他们手捧鲜花,内心虔诚,就想来看看,送一程!再送一程!痛失国士,何以致哀?有一种致敬,是“不远千里,送您一程”。

  “他给我们填饱肚子的粮食,也给我们精神上的‘食粮’”

  “听说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我想他一定是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那里的风轻轻,云飘飘,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5月24日,三亚各界群众纷纷自发前往隆平院士生前工作过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悼念。三亚日报记者李学仕摄

  24日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里,阳光很热烈,照射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市民董女士和友人,双手捧着一束菊花,到袁老的遗像前深深鞠了一躬,说着一句“袁老,您一路走好!”董女士住得离这片基地很近,以前每当经过这片地时,她总会想,会不会遇到袁老?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从课本上,从新闻报道中知道他、了解他、敬爱他,对于董女士来说,和袁老之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但袁老的恩情,比海还深。在袁老的遗像前,董女士对记者说了很多话,句句感恩,发自肺腑,说话间,她没能忍住内心的悲伤,泪水就顺着眼角流了出来。

  “袁爷爷不仅给我们解决了温饱的粮食,也给了我们精神上的‘食粮’。”董女士还有一点遗憾,本来想带孩子一起来祭奠,送袁老最后一程,但因为孩子上学,无法到现场祭奠。

  “他去了天堂,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24日一早,市民周小凤又来到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一波人又一波人,来了又走,她还在。两天来,她就在这里静静地守候着,守候着袁老最牵挂的水稻,守候着他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

  “他离开了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了,我就想再待久一点,想要离他近一点……”周小凤静静地看着来往的人群,站在遗像的一旁,泪光闪烁。他们未曾谋面,却承蒙恩情。真正饿过来的人,才懂得这份“恩情”的可贵。

  这份恩情,源于杂交水稻。周小凤哽咽说,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食不果腹。上世纪70年代,周小凤的大哥刚出生时,父母一天只煮一把米,舍不得吃一口,全留给了刚出生的大哥。“我爸妈就只吃米糠,一天到晚还要工作,很辛苦。”周小凤说,父母很感恩袁老,她从小就一直听袁老的故事,他是父亲最敬佩的人。父亲常说,“是他让我们都吃饱了饭,所以我们要感恩他。”这些话,常常在周小凤的耳边萦绕。周小凤说,听说袁老很节俭,节俭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他应该受到世人的尊敬,他去了天堂,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周小凤说。

  “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粒粒皆辛苦,后辈不敢忘”

  陈清虎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站在阳光下,清风吹过稻田的一刻,泪水从他的眼眶滴落。

  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师生们向袁老献花表达哀思。三亚日报记者李学仕摄

  刚放下手头的螺丝,陈清虎便驱车从东方赶来三亚,两个小时的路程,一路心情沉痛。他将一束刚买的鲜花捧在手心,将花轻轻放在袁老的遗像前,然后站了起来,退后几步,深深地鞠躬。站在袁老的遗像前不停地抹眼泪。陈清虎是一名修车的技术员,2012年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附近的地方工作,虽没有见过面,但是袁老的精神一直令他动容。“袁老真的太伟大了,即使91岁高龄,他还在坚持工作。”

  陈清虎1979年出生于重庆,还有两个姐姐,小时候家里穷,姐姐们常常吃不饱饭。如今,因为袁老的杂交水稻,他们不用再因为吃饭的问题而发愁,这份恩情,永远值得珍惜。

  “袁爷爷,一路走好!袁爷爷,一路走好!”在人群中,孩子们稚嫩的声音,让人更加动容。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稚嫩的小手将鲜花紧紧握着,小小的身板,声音却异常响亮。他们或早已在老师和父母的教导中听懂了袁老的故事,懂得了吃饱饭要感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送袁爷爷一程。

  袁老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相信,种子破土而出,定将根深叶茂、枝粗果硕。未来,听着您故事的孩子们也将长大,将会顶起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