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不再闷头扫地 探秘海口环卫一体化PPP项目
细心的人会发现,短短几个月里,海口琼山和龙华两个区环卫工人的作业模式有了巨大变化:现在的琼山区和龙华区,容光焕发的环卫工人神气地开着崭新的各种作业车辆,穿过大街小巷,留下清扫一新的街道;而几个月前,一辆小推车、一个大扫把、一个大簸箕外加一个环卫工,汗流浃背地走在街道上,清扫效果却远比不上今天。
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对比,生动反映了正在海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环卫大变革的成效:环卫一体化PPP改革让琼山和龙华今非昔比。
这是一场海口前所未有的改革——在全国率先推行的环卫一体化PPP示范项目,折射出了海口贯彻落实去年中央两个重要会议的切实举措——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正是典型的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作为海口“双创”重要举措,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正是对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是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示范样本。
趋势环卫改革刻不容缓
短板:超八成道路靠人工清扫,一堆垃圾多个“婆婆”,环卫空白大量存在
“一家中央媒体的记者第一次拜访我,就是谈万绿园里的老鼠问题,因为他晚上散步被大老鼠吓了一跳!”海口市环卫局副局长云一鸣坦承,这项工作给他带来了压力,“投诉、曝光层出不穷,2014年元旦,央视曝光南渡江垃圾问题,甚至冲淡了新年气氛。”
在他看来,诸多大趋势让海口环卫供给侧改革已刻不容缓。
一边是多年较快经济发展,让海口市民生活日益富足,带来了对城市环境卫生的更高标准,需要环卫部门提供更多、更好的环卫供给侧服务;一边是落后的环卫作业方式带来的落后的环卫效果和不佳的城市容貌,无法满足市民要求。
“我们一直用1990年代的思维在打扫21世纪的城市——一根扫把,从街头抡到街尾,扬起高高的灰尘。”云一鸣说,1年前海口环卫还基本依靠人工捡拾和扫把清扫,由于路面尘土含量和油污残留量很大,路面难见本色。而主干道人工作业安全隐患巨大,环卫工人的生命安全难以保障。
一边是中国人口红利迅速消失,让机械化替代人工清扫成为不可抗拒的大趋势,传统环卫作业方式的“人海战术”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但一边是海口环卫作业依然沿袭过去的主要依靠人工清扫的旧模式,靠政府迅速进行机械化升级,将让“吃饭财政”更加吃力。
长期以来,海口环卫机械化清扫率不足20%,人工作业仅将烟头、纸屑、泥沙等垃圾收集到保洁车里,工人在暴雨中、烈日下推着无盖难闻的垃圾车,又苦又累又脏,效果又不好。部分小微环卫企业运营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专业化管理团队、资源整合能力、投融资能力和先进设备的投入能力。
一边是环卫体制改革的春风正在悄然吹遍中国,北京、大连、厦门、贵阳、龙岩等城市都开始了环卫体制改革,服务水平节节攀升,环卫正在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一边是海口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一样,依然沿袭传统的环卫管理体制,作业队伍依然是低效率的事业单位体制,依然是北京环卫集团总经理张农科口中的“管”、“干”不分离模式。
而马路设置的多头管理,更是凸显了旧体制改革的迫不容缓。如绿化带里垃圾归园林局管辖,下水道、雨水篦子归市政部门负责,经常是环卫视绿化带里垃圾如无物,雨水篦子里掏出来的脏东西就地堆放……在全市范围内,还有大量的卫生死角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大量城中村、城边村、三无小区,事实上处于环卫空白区。
尝试率先推进环卫PPP
变化:作业面实现全覆盖,装备全面更新,改变作业模式,设施改造升级
去年7月18日,海口市对环卫综合一体化的整体思路提出了推进PPP项目的要求。8月份,海口决定先期以琼山区作为试点,将琼山区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运营管理以及白水塘和江东两座二级转运站的运营管理,进行招标。
于是,海口市政府授权市政市容委作为本项目实施主体和项目的采购人,授权市保税区开发建设总公司作为政府方代表,与社会投资人组建项目公司。随即,通过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确定了社会资本方北京环卫集团,并于11月3日签约实施PPP项目。北京环卫集团与海口市保税区开发建设总公司合资成立了海口京环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据海口市环卫局负责人介绍,在实施环卫一体化前,琼山环卫存在多方面问题,如机械化清扫率仅为15.9%,超八成道路靠人工清扫,工人劳动强度大,清扫质量低;作业方式落后,人工清扫无法彻底清除路面尘土、污渍、油渍和积泥,路面长期未见本色等问题。
“‘双创’促使我们必须进行探索和改革。”该负责人说,按照中央和省里要求积极探索PPP投融资模式的要求,海口决心探索环卫综合一体化PPP项目。经过几个月的试点,如今成效显著:一是作业面实现全覆盖,主干道做到了“路见本色”。二是装备全面更新,投入资金4500余万元,新增专业车辆80余辆,机械化清扫率超50%,其中一至三级道路机扫率达到100%。三是建立作业示范区,改变了作业模式。手推车和大扫把被淘汰了,背街小巷放置了垃圾箱,垃圾清运全密闭了,二次污染不见了。四是启动了设施改造升级,城区6个小型垃圾中转站、城郊2个垃圾转运站即将改造升级,海府路环卫综合体正在抓紧施工。
治本三个层面一体化
目标:作业层面一体化、垃圾分类一体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
今天上午,在滨涯路上,一辆崭新的护栏清洗车正行进在路中央,车身伸出两把巨大的“刷子”卡住护栏,在马达带动下,刷子一边转动一边清洗,脏水也被塑料罩兜住不外溅、不落地。100米长的护栏,不到两分钟清洗完毕,又快捷又干净又安全。
“用机械清洗护栏,1个人相当于40个人。”海口龙马环卫环境工程公司副总张鑫如举例说,过去长堤路清洗护栏,从424医院的红绿灯到钟楼的红绿灯的护栏长度约为300多米,以人工清洗方式要20人清洗半天,而现在用护栏清洗车只需要10分钟。
“我们是一个海岛,产生的各种垃圾只能在岛内自己解决。”云一鸣说,国家对海南的生态环境要求非常严格,环卫要做到无害化、绿色循环处理,于是进行环卫一体化改革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在他看来,环卫一体化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作业层面上,从清扫、保洁、运输、中转,到最终处理,必须是一体化的。因为过去的作业方式,它在多个环节上不停地发生污染——
拿扫帚扫地扬起灰尘有二次污染,倒进垃圾车里有二次污染,垃圾车倒进垃圾桶有二次污染,从垃圾桶装到运输车上到中转站又是一次,每一个环节都产生二次污染。而海口又是热带城市,如果生活垃圾放在垃圾桶里3个小时左右,垃圾就发酵了产生有毒液体和气体。这就要求垃圾停留在垃圾桶里的时间要压到最短,从清扫到处理的全过程最好都是密闭运输,这就是作业一体化。
此外还有垃圾分类一体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分类一体化就是垃圾要从源头开始分类,到终端末端的时候要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绿色循环。城乡环卫一体化就是要在解决城市问题的同时,以同等标准解决农村环卫问题。
海口京环公司总经理张兴海说:“地域和环境的优势,让海口甚至海南最有可能率先全国实现环卫一体化。”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