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成省部级高官落马最多省份 已有6人被调查
昨天,中纪委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和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聂春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至此,山西省被调查的省部级干部已达6位。6月19日,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同日被调查,4人被查均展现反腐“秒杀”特点,即被调查之前两日均正常出席公共活动。
被查前一天仍在开会
据山西卫视报道,被查前一天,也就是22日,陈川平和聂春玉曾双双出席山西省委常委会议。《太原日报》显示,22日,陈川平还主持召开太原市委常委会议,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情况汇报。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上来,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采取有力举措,抓出实效。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要将整肃工作纪律和整治“四风”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力度,形成常态;要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典型案件教育警示作用;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陈川平与聂春玉的被查再次展现了中纪委反腐“秒杀”特点,此前,山西省另两位省部级高官被调查前,也在进行正常的工作。
根据山西媒体公开报道,就在中纪委发布消息的两天前即6月17日,令政策还曾带队山西省政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组,在交城和文水调研。
《山西日报》6月19日头版消息称,6月17日当天,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李小鹏在太原会见了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参加了会见。
已有6省部级高官落马
京华时报记者观察发现,中共山西省第十届委员会的13名成员中,落马的官员达到4位,包括副书记金道铭、常委陈川平、聂春玉、杜善学。
伴随着聂、陈的落马,山西也成为十八大之后省部级官员落马最多的地区,共有6名“大老虎”先后接受组织调查。其他两名为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申维辰曾在山西担任太原市委书记。
另外,6位落马的官员中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2008年,令政策、申维辰、陈川平曾共同参加了太原西山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启动仪式。申维辰担任太原市委书记时,多次到太钢集团视察,后陈川平接任其职。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委书记赵鹏率代表团前往山西考察,陈川平会见了代表团。次日,令政策又会见了赵鹏一行人。据了解,令政策与陈川平同为山西平陆县的老乡。
聂春玉曾两次接任杜善学担任过的职务,杜善学对聂春玉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记者发现,十八大以来,已有近50位省部级干部落马,截至昨日,山西省已成为落马省部级官员最多的省份。其次为四川、江西、湖南、湖北等。
据了解,山西是去年中央第二轮巡视中的被巡视点。今年2月,巡视组组长叶冬松指出,山西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利益,查办案件工作和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管有待加强,尚未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仍然存在,一些部门和地方主要领导调整比较频繁,有的地方超职数配备和高配领导干部,一些干部档案存在不清、不实、不真问题。
□人物
陈川平
男,汉族,1962年2月生,山西省平陆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典型商而优则仕官员
1982年,从沈阳冶金机械专科学校铸造专业毕业,陈川平正式开启他在太钢的奋斗史。从太原钢铁公司机械厂铸铜工段技术员、副段长,再到二铸钢车间副主任、主任,机械厂副厂长,陈川平一步一步从基层干部走向重要领导岗位。
一些退休的老工人对年轻时的陈川平记忆深刻,为人朴素,精力充沛,实干能力强。
陈川平是技术型人才,在第一炼钢厂担任副厂长、厂长期间,他的一项新发明,让太钢技术研究迈进一大步。1995年,升任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后,他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才干开始显现。在任期间,他与民营企业合作,建立营销激励制度,太钢完成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
2001年,39岁的陈川平开始担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常委。他很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建立科技奖励制度,并提到公司中高层人员一般不要参加科技进步奖评选。
商而优则仕,这是近几年政府选用人才的一个特点,目的是让企业老总的注重创新和经营的意识带入政府机关。2008年1月陈川平开始步入仕途,任副省长。2011年,陈川平成为山西省委常委,并兼任太原市委书记一职,接替前任申维辰。
聂春玉
男,汉族,1955年7月生,山西省侯马市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
吕梁8年打下“江山”
聂春玉的经营一直都没离开山西政府机关。1973年他进入阜新矿业学院地测系测量专业学习,3年后,他没有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技术活,而是进入侯马市委宣传部,当了一名通讯组干事。
聂春玉善于经营人际关系,很快从一名干事成长为干部。团市委副书记、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业处副处长、地县处处长,1992年9月,他出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01年6月,任省政府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
聂春玉的第二季从吕梁开始。2003年1月任吕梁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2011年,聂春玉从吕梁市委书记的职位离开,赴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聂春玉对自己在吕梁的8年经营甚是满意,称吕梁人好、发展态势好、发展前景好。他说自己对吕梁的感情至深,在离开吕梁之时发表了动情的演说,“在吕梁工作8年多来,从广大干部群众身上汲取了许多营养,学到了许多好的东西,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聂春玉在吕梁曾任杜善学的副职,杜离开吕梁后,聂春玉接任其职位。两人合作期间关系不错,2011年聂春玉离开吕梁时,杜善学专门参加了他的欢送会,并给予其高度评价。巧合的是,时隔几年,聂春玉再次接任杜善学的职位,任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一职。
□观点
用人制度问题易引发“窝案”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官员任用呈现“前赴后继”的特点,说明官员在选人用人方面有问题,不公开不透明。官员相互之间的交往密切,这就容易造成窝案发生,一个落马接连几个受牵连。
另外,山西省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各有官员落马,说明人大在用人监督方面也未能起到监督作用,如果政府、党委不能民主选拔官员,人大又未能起到监督作用,自然“窝案”的态势就愈加严重。
竹立家说,山西省自上到下都有“窝案”,省部级接连落马,而且交通、政法、国土等各部门也出现集体被调查的情况,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下关联,利益共享、风险承担,这在官场很正常。这种现象背后就是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现在不单单是省委书记,就连县、乡、村里“一把手”滥用权力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现在国家不断打“老虎”是在抓,但是规范权力运行不但要“抓”,还要注重“建”。真正建立制度体系,依法行政,强化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这样才能避免用人问题屡打不绝。(记者黄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