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推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屯昌推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转”出脱贫新路
■ 本报记者 况昌勋 梁振君 邓钰 通讯员 余军军
屯昌县坡心镇关朗村,150亩的田洋里管道密布,浓浓的肥水从养殖场流出,经过沼气池后,进入田间,滋养着瓜菜。曾经的污染源,现今变成了“宝贝疙瘩”,专家称为生态循环农业,而农民称其为“转着圈挣钱”。
“农业成本高、利润薄、风险大,‘猪-沼-菜’转了一个圈,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利润,而且还保护了生态。”关朗村光明瓜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春光说,合作社里8家贫困户也尝到了甜头。
铺开屯昌生态循环农业地图,这种“转着圈”的养殖小区,密密麻麻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既带动贫困户脱贫,也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污染与发展“脱钩”
处于丘陵地带的屯昌,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当地农民过着相对殷实的生活。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日益增大、农业效益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挤压等挑战,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如何增加收入,是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屯昌县委书记田志强说,屯昌农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归纳起来就是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环境呼唤生态农业,市场也呼唤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屯昌农业的唯一路径。”
作为养殖大县和瓜菜大县,屯昌建设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将畜禽粪便“变废为宝”,沼气发电、沼液作肥,解决畜牧业污染和耕地质量下降问题,也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供给。
“用沼液浇灌,可以节省一半的肥料。”刘春光站在被沼液滋养的田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种苦瓜,以前需要2000元/亩的肥料,而现在只需1000元/亩,并且沼液养地,地肥了,苦瓜的产量和质量双提高;而农作物成熟之后的废弃根茎再喂食畜禽,又减少饲料使用。“两减两增,中间多出来的就是利润。”
目前,屯昌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年沼液沼渣利用量11万吨。政府补贴带动贫困户的林下养殖小区40个、农村生态养殖小区117个,已带动贫困户380户,以“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引导20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带动440户贫困户发展。
产业与扶贫双赢
屯昌县西昌镇大颜村,温暖的晨光穿过橡胶树叶间的空隙,一缕缕洒满林间,1000多只小鸡在林间的鸡棚里叽叽喳喳,鸣叫着村里莫信儒的冀望。莫信儒一家7口,长期依赖300株橡胶树,胶价低迷,让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一度惊慌失措。
莫信儒说,种苗政府扶持,饲料、技术和销售公司负责,我们只需提供土地和劳动力。“每批养殖4个月后公司回收,一年可以养3批1800只,每只纯利润6元,就有近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发几只鸡、两头牛或者两头猪的扶贫方式不可持续,如果滞销反而给贫困户增加负担。”屯昌县副县长蔡积东说,屯昌有许多特色农产品,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导致效益偏低,而其中关键因素就是散小乱,各家各户单打独斗、难成气候。
因此,屯昌县改变扶贫思路,利用企业与合作社的优势,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扶贫种苗“连接”起来,实现标准化种养、产业化经营。以香鸡为例,屯昌划出部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鸡舍建设补贴,用扶贫资金采购香鸡种苗,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争取5年后形成年出栏量达1000万只的屯昌香鸡产业。
蔡积东介绍,屯昌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屯昌黑猪、黑山羊、特色瓜菜等产业,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也促进了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输血与造血结合
产业扶贫,关键在于劳动力。某地扶贫曾出现一件尴尬的事:贫困户因为缺少劳动力和养殖技术,将扶贫种苗退回政府。屯昌坡心镇三宿村贫困户陈法林,也曾碰到这样的困境,造血式扶贫难以奏效。
陈法林,一家5口,母亲已经80岁,而两个小孩分别年仅6岁和1岁,妻子照顾老人和小孩,自己则打理着家中3亩地,偶尔外出打零工。今年9月,政府送来10只扶贫猪苗时,让他犯了难。“家里没有劳动力和技术来饲养。”陈法林坦言。但是,如果将扶贫资金直接给陈法林,扶持就只是一次性,钱用完了,就又返贫。
两难之际,屯昌县委县政府想出了一个办法:让缺乏劳动力和种养技术的贫困户以扶贫种苗(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都可以分红,实现“长期性输血”。陈法林和村里另外3家贫困户一起入股了村里的一家合作社,种苗资金一直留在合作社,利润实现五五分成,每年至少可分红1500元。
三宿村贫困户吴九雄,虽然有劳动力但缺乏技术,他也以23只扶贫羊入股一家养殖合作社。“除了分红,我也在合作社打工,每天工资40元。”吴九雄说,关键是学习养殖技术,以后就可以自己养,收入会更多。
截至9月底,屯昌完成脱贫1240户、5578人,脱贫率76%。
(本报屯城11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