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南地区首例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导管室完成

14.06.2017  13:03

      近日,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何喜民主任带领电生理团队完成了琼南地区首例零射线的射频消融术。该手术的整个过程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3指引下操作,不用X射线透视,最大限度保护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这在海南省甚至国内均属领先。

      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导管室内,何喜民主任的电生理团队都已“轻装”上阵,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以前,做常规的射频消融术,医生及护士都得全副武装,穿上重20斤的铅防护服,戴铅围脖、铅帽、铅眼镜,而病人则完全暴露在X射线的照射下。医护人员虽然做了严密的防护措施,但长期在射线下工作,射线在体内的日积月累,会造成严重的损害。沉重的铅衣对术者也是一种体力上的摧残,许多医生都因此而患上椎间盘突出,颈椎增生等慢性劳损性疾病,而射线对血液系统的积累性损伤更为常见,白细胞减少对于从事射频消融的医生更是司空见惯。射频消融术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保证术中导管能顺利到达心脏并准确的停留在有效的消融靶点附近,常规的射频消融术就必须在X线透视下进行引导,透视可以帮助医生看清导管在体内运行的整个过程,这是保证射频消融安全进行的必要措施,但这就很自然会对患者和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造成放射损害,虽然常规情况下的放射剂量并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害,但对一些特殊人群,如正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育龄期妇女以及血细胞(尤其是白细胞)较低的患者存在潜在风险。

      如何能避开X射线又能看清楚导管在体内的轨迹呢?电生理团队采用全球领先的三维定位导航系统美国强生公司的carto3解决了这个难题。该系统类似于GPS定位系统,在患者的体表贴上参考电极,以磁场作为定位参考,电场辅助,当导管在体内移动时,其磁场发生改变,定位系统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类似于车辆在道路上移动时GPS能够准确定位车辆的位置。以腔内或体表电极作为位置参考,感知及定位电场内任意电极的位置以及消融导管顶端位置、弯曲程度和运动方向,并经由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后显示出来。一台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手术整个过程中医生没有踩一脚透视,X光机处于闲置状态,达到了零射线的预定目标。

      何喜民主任介绍到心律失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中,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在医院门诊中较为多见。患者若不加以重视并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很多严重后果。室上速常见症状为心慌,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特点,持续时间短至数秒,长至数小时,临床偶尔见到无休止发作的患者。有些患者因心动过速造成的心慌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者发作时心率过快,导致低血压、头昏、眼前发黑,乃至晕厥;更甚者,有冠心病的患者还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发作引起胸痛,危及生命。此外,室上速还具有随病程的延长有越发越频繁、发作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难控制的特点,因此建议患者一旦出现症状需尽早就医,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治疗。室上速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终止治疗、慢性期的预防发作和射频消融术根治治疗三种。目前医学上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术治疗,这种方法不开刀,创伤小、风险低,成功率高,目前已成为根治室上速的首选方法,其临床根治率达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