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龙门镇槟榔树上种“金草”

04.07.2017  18:52

  ■ 海南日报记者 邓钰

  特约记者 司玉 通讯员 陈红艳

  今天,在定安县龙门镇的一处槟榔园中,高挺的槟榔树上长出密密的绿草,村民陈妚兰不但不急着除草,还把它们当宝贝一样护着。面对旁人的不解,她笑着说:“这草可比树值钱多啦!

  草比树值钱,这可是稀罕事。陈妚兰解释,原来这在槟榔树上疯长的绿草正是有着“中华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石斛成熟后,市场收购价约每斤300元,每棵槟榔树上的石斛产值能达到五六百元。

  “过去,一棵槟榔的产值最多也就百余元。”陈妚兰说,如今这样的转变得益于龙门镇引进企业,发展树栽石斛种植技术,集中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及旅游健康为一体的富硒铁皮石斛产业链。

  树上仙草虽金贵,可要把石斛种上树,却需要费番周折。2014年8月,海南龙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龙门镇,尝试在槟榔树上栽种石斛。“石斛喜阴需透气,龙门镇连片的槟榔园能为其提供适宜的遮阴度和通风度,且土壤富硒肥沃,种植出的石斛品质高、品相好。”该企业负责人李成介绍,本地优越的土地条件为石斛生长提供了极佳的生长环境,然而石斛种植需要经过组培、驯化和树栽等过程,成活需克服驯化成活率低和海南高温高湿环境等问题。

  2015年7月,该企业在广西梧州成功培育石斛组培苗30万瓶共计540万丛。同时在龙门镇开发专利驯化大棚,于2016年3月开始在本地驯化石斛组培苗。

  在驯化大棚里,陈妚兰按下雾化喷水装置的开关,一丛丛石斛喝饱了水,活力十足。她高兴地说:“经过专利大棚驯化,石斛成活率从六成提高至九成以上。在公司里打工学技术,经过简单培训,农民就能养活娇嫩的石斛。

  “目前,我们有50亩一期驯化棚,苗床2万平方米,每年可稳定驯化石斛大约500万丛。”李成说,目前企业和海南大学合作并成立农业科研基地,共同研发稳定的石斛苗驯化技术,为向农民推广石斛种植,进一步铺开产业链条奠定了基础。

  农业科研基地相关负责人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博士王健介绍,现在,首批驯化苗已经成功栽种在槟榔树上,成活率达到近9成。随着树上金草蓬勃生长,不少企业前来参观合作,现在龙裕已经收到来自修正药业的首笔订单——70万丛石斛鲜条。“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企业+农户’的模式,为农户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帮扶,并保底收购,让树上金草长入千家。”李成说。

  龙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并结合当地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旅游产业。(本报定城7月3日电)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