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发力“产业+” 念好“脱贫经”

04.11.2019  10:30

      定安创新帮扶模式实现“五带动全覆盖”,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

      发力“产业+”念好“脱贫经”

      在定安县定城镇龙岭村委会沙洲村,俯瞰建设中的渔光互补光伏扶贫电站项目。

      定安新竹南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在给鹅喂食。

      日前,走进定安县新竹镇卜优村委会南四岭村小组,一个个家庭农场坐落于此。放眼望去,鸡鸭在橡胶林下奔跑,果树翠意盎然,鱼塘波光粼粼,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现在越干越带劲!”卜优村脱贫户周忠标去年还欠了10多万元外债,但通过参与政府引导的“家庭农场+贫困户”帮扶模式,他免息贷款5万元办起家庭农场,一年赚了28万元,顺利脱贫。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定安县坚持把“三不减、三提高、三加强”工作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以“六个精准”为抓手,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着力抓好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创新机制发挥产业扶贫“造血”作用

      “我们用自己种植的牧草饲养优质黑山羊,利润较为丰厚,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在位于定安县龙湖镇桐树村的天堂山黑山羊饲养专业合作社里,桐树村党支部书记、该合作社创始人陈宁正在照顾着自己的“宝贝”羊群。

      “贫困户能否脱贫,全指望着这些黑山羊。”陈宁算了一笔帮扶账:2018年,桐树村委会有62间羊圈,共出栏2100只羊,纯收入100多万元,为138户贫困户总共分红32.8万元。

      不仅如此,桐树村还开创了“党小组+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除了“引导入股,合作分红”,还通过对贫困户进行强化养殖技术指导、扶持贫困户种植牧草、提供务工岗位等方式,多措并举开展帮扶工作。

      “产业扶贫是一汪活水,能有效地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户既能学习到技术,又能达到永久脱贫的目的。”定安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产业扶贫方面,定安创新帮扶模式,实现“五带动全覆盖”,即由企业、共享农庄、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能人五类经营主体覆盖带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达到100%。

      今年,为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作用,定安安排产业发展资金5565万元,并因地制宜策划了44个村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发展项目。

      多点发力打好就业创业帮扶“组合拳”

      “自从去年年底来到公司后,我每月能为家里增加约3000元收入。今后我会介绍更多的贫困户前来工作,让大家都富起来。”通过参加定安举办的就业扶贫招聘会,龙湖镇贫困户张英在海南鹰航航空饮品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质检工作,对此十分满意。

      当前,定安紧盯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全力打好就业创业帮扶“组合拳”,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为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工作目标,定安县找准着力点,在送岗位下乡方面精准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定安在就业扶贫工作上主动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新常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牵线搭桥”,一方面深入开展就业局扶贫行动日活动,进村入户送岗位、送政策,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培训信息,宣传就业扶贫政策;另一方面,积极与全县各企业联系,准确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动员企业开发专门针对贫困劳动力实际情况的工作岗位。

      此外,针对贫困群众文化程度低、年龄大、就业难等实际情况,定安大力开发乡村保洁、河道管护等公益性岗位,对有就业愿望、就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安置。

      数字见证成效。今年以来,定安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10场,组织2019年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1093人;举办技能培训班36期,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1571人;开发就业扶贫公益专岗,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484人;为2998人次发放外出务工奖补和交通补贴819.6万元。

      精准施策全方位帮扶助力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刻也不能松懈。这正是定安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道路上的真实写照。

      今年,定安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99户35640人,截至10月28日,当中已脱贫人口达到7543户32197人。

      在积极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中,定安着力改善贫困户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共建设27个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已有15个完成建设。

      在教育保障方面,到今年8月30日,全县7103名贫困生2019年春季学期的教育扶贫资金已完成发放;截至目前,今年秋季学期教育扶贫特惠性资助发放工作也已全部完成,共为8824名贫困生发放2019-2020学年教育扶贫特惠性资金1979万元。

      医疗保障方面,定安今年新农合代缴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制定医疗兜底实施方案,每月由多部门对贫困人口享受兜底保障情况进行联审,主动为未在医院进行“一站式”结算的贫困患者进行兜底救助。

      而当前,随着定安旅游的升温,在“全域旅游+扶贫”模式方面,定安也作出新探索:通过将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定安打造出一批具备一定游客接待能力的星级美丽乡村,依托全域旅游,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土特产与手工制品销售、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使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

      (本报定城11月3日电)

      定安县罗温村贫困户陈益清:

      养鱼有“钱途”脱贫有奔头

      定安新竹南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给黑猪喂食。本版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张茂摄

      近日,在定城镇罗温村,贫困户陈益清在自家鱼塘前清点着剩下的几尾大头鱼,准备将其捕捞销往市场。

      “是扶贫集市让我尝到了甜头。一开始我还担心卖不出去,没想到,鱼在集市上很抢手,没多久就卖光了。”在前不久举行的“爱心扶贫大集市”百场百家活动中,4条体长超过60厘米、重量超过7.5公斤的大头鱼,为陈益清带来了650元的收益,也让他对继续发展大头鱼养殖产业充满希望。

      陈益清虽然有着10多年的养鱼经验,但因过去养殖方法不当,加之对市场行情不了解,一直没挣到什么钱。直到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益清在市场上看到超过5公斤的大头鱼颇受欢迎,令他很受启发。

      “见到他们养的大头鱼个头很大,一个上午能卖出好几条,我也想尝试一下。”陈益清的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罗温村委会干部的支持。罗温村委会委员陈光祥说,为了帮助陈益清养鱼,村里请了专家到陈益清的鱼塘进行考察,并给陈益清进行一对一授课,讲解养殖大头鱼的技巧。

      控制鱼苗的密度、按时打氧、调配鱼食……陈益清一笔一划将专家的讲课内容记录下来,并认真执行。

      一技在手,赛过存粮千斗。经过两年的精心养殖,陈益清0.8亩的鱼塘养出了12条重量都超过5公斤的大头鱼。“接下来,我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专门养殖大头鱼。”陈益清表示。

      据了解,在罗温村,因技能培训而受益的远不止陈益清一人。近年来,罗温村根据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提供种养工具等多种方式,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群众凭一技之长实现脱贫致富。目前,该村已引导35户154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下一步,罗温村还将充分利用本村现有的鱼塘优势,引导贫困户发展养鱼产业,并指导贫困户科学养殖,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通过产业扶持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本报定城11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