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党建+”的高附加值 整合资源、理顺机制,打造服务型基层组织
整合资源、理顺机制,打造服务型基层组织
定安:“党建+”的高附加值
■ 本报记者 赵优 见习记者 叶媛媛
通讯员 司玉
“在村里就能缴水电费,方便!”在距县城15公里远的定城镇茅坡仔村,村民莫淑华笑得合不拢嘴。他的满足,来自村级便民服务站的贴心服务。
“自家种的富硒香米供不应求,高兴!”翰林镇章塘村村民劳永孝望着扩种的翠绿水稻,脸上透着一股浓浓喜气。他的满足,来自村干部网上叫卖农产品的创业热情。
去年以来,定安县围绕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党支部+便民服务站+互联网+”模式,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还实现了基层党建的高附加值。
创新载体
综合服务平台“一站”便民
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得益于定安以现有的基层文化设施为平台,整合公共服务资源。
长期以来,农业、文化、计生等部门在服务基层过程中,投入不少资金,却也存在力量分散、资源重复等现象,以致出现一个村委会办公室竟有4台电脑这样的浪费情况,服务百姓更是效果寥寥。
“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工作举措,把建设服务型基层组织作为新时期党建工作和凝聚党心民心的核心点,打造新载体,大力整合有效资源并下沉到基层,发挥最高效益。”定安县委书记陈军告诉记者。
分散的资源如何化零为整?通过深入调研摸底,定安将各部门在农村的资金资源系统打包——整合县工信局、县文体局、县政务中心资金,统一为各村购买电脑、办公柜台、复印机等,完善了硬件配备;整合计生、财政资金,建设了“直通定安”网络系统;整合文体、地震、农保、远教等投入向基层聘用人员的零散资金,统一招聘全职工作的村级政府雇员,统一承担各部门的零散工作……
有效整合了一类资源,一个党支部领导下的综合服务平台便应运而生。
在雷鸣镇同仁村,记者看到,村委会办公室里,“农家书屋”“海南村邮站”与“便民服务站”一体多用,服务柜台、复印机、办公桌椅等一应俱全。据了解,除了转账刷卡、缴费、代买车票、收寄物品等生活服务,定安还梳理出来可以在村级便民服务站约办代办的75项服务,并以清单的方式详细公示,实现了公共事务办理下沉至村一级。
健全机制
政府雇员实现村级覆盖
平台既已建成,如何进行制度安排,保证服务群众不打折扣地执行?定安给出了答案:建设一支专职村级政府雇员队伍。
此前,县直部门在农村基层投入零散资金招聘的各种工作聘员数量多,补贴待遇少,从每月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发挥的效果有限。2015年以来,定安将村图书管理员、农保协管员、村邮站管理员、远程教育管理员等整合起来,将分散的工作职能和补贴待遇都整合到村级政府雇员上。“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真正使基层‘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章理事’,并实现人员管理从多头指挥变为统一管理。”定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开俭表示。
记者了解到,村级政府雇员由镇村推荐,县委组织部逐一审核,采取考试合格才能上岗,还接受了统一授课、电脑机房练习、实地操作等方式的2次系统培训。同时,定安制定《村雇员考核办法》,细化村雇员年底绩效评定与工资奖金挂钩等相关制度,实现了“两委”与村雇员相互补充,携手为群众服务。“在对村级政府雇员和村便民服务站的管理监督中,村党支部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为群众做好事实事,强化了村支部的核心领导。”王开俭说。
如今,一支有热情、有文化、有责任的村级政府雇员队伍已实现对108个行政村的全覆盖,成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连心桥。
强化功能
“互联网+”推动产业发展
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的机制理顺了,产业发展也能成为附加值。依托覆盖全县的村级便民服务站和有文化的政府雇员,被电子商务激发创业热情的党员干部也搭建起了电子商务代销平台,帮助群众实现网上销售。
去年,当万亩芋头大获丰收却出现滞销时,各村党支部组织政府雇员在网络发布供应信息吸引收购商,在邮乐网和“直通定安”网进行销售,同时发挥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效应,打开了芋头销路,为农民解忧;在龙湖镇桐树村,放在网上的黑猪展销吸引来了深圳的公司前来收购,每斤高出市场价格1-2元的收购价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定安县15个重点旅游景点、8条旅游精品线路、还有近100个乡村的美景美食,走上了“直通定安”等网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围绕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资源,打造平台,建设队伍,理顺机制,定安创建出“党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基层组织,实现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的高度融合、无缝对接。
“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联通党群干群关系的主干线、凝聚党心民心的主渠道。”陈军表示。
(本报定城1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