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仙沟一老汉卖粽子一年赚30多万

25.05.2014  01:43

  中新网海南频道5月24日电(叶彦彤)定安粽子一直以来以其独特口感和优良品质备受消费者青睐。在定安县仙沟墟就有一位卖了24年粽子,年过六旬的老汉吴必礼,他家的粽子香而不腻,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天可售出300多个粽子,一年赚30多万。看不出来,小粽子也能赚大钱,究竟他家的粽子好在哪里?记者就此事专程做了个采访。

   每日300个粽子一大早被抢空

  “还好今早7点就出门来仙沟,不然又吃不到你们家的粽子了。”5月20日,家住定城镇老县城的蔡女士特意起了个大早,从县城赶到6公里外仙沟墟购买了吴老汉的20多个粽子送给亲朋好友品尝。

  “这摊主卖的咸鸭蛋粽子味道好极了,价格也不贵,5元一个。几乎每天早上8点多就卖完了,不早点来是买不到他家的粽子的。”蔡女士说。她告诉记者,今年初陪同家人到定安仙沟一家骨科诊所治疗时吃过吴老汉家的粽子,其独特口味,香而不腻,使家人吃后念念不忘,正好端午节快到了,买些送给亲朋好友们品尝。

  蔡女士口中所说的吴老汉是定城镇仙沟墟民生街的吴必礼,他每天天刚蒙亮就在仙沟墟摆摊卖粽子,这一卖就是24年,他卖的粽子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销路一直很好,每日300个粽子总是一大早就被抢空。 

  “粽子已经卖完了,下次要来早点。”在采访的过程中,吴必礼一刻也没有闲着,他忙着拆粽子叶,把剥好了的粽子递给客人,数钱收钱……不到8点半,粽子已经卖完了,之后还时不时有顾客前来买粽子,吴必礼只能这样“”他们再来早一点。

  个子不高,体型偏胖的吴老汉今年67岁,他总是戴着一顶印有“天涯海角”字样的草帽,那顶草帽似乎成为了他的最爱,即使大热天他也不肯脱下,草帽下面是一张憨厚老实的脸,大眼浓眉看起来十分有神,爽朗的笑容流露出他的热情好客。

  “昨天有客人专门找我订购了120个粽子带去深圳,所以我们全家连夜多包了120个粽子,一刻工夫也没闲着,粽子出炉晾干后,早早就给客人送去。”吴必礼一边数着钱,一边乐呵呵地说,端午节前是他们家粽子卖得最火的时期,包的粽子要比平常多出一两百个。

  销量好,一年可赚30多万

  吴必礼卖的粽子属于家族小作坊经营模式,从父辈开始包粽子卖粽子,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了。

  1990年,43岁的吴必礼从石墨矿工厂工作下岗后,继承父亲手艺包粽子卖。据吴老汉回忆,当时粽子才卖几毛钱一个,没赚多少钱,只能算是糊口而已,全家6口人都挤在一间祖辈的老屋子里,煮粽子的厨房浓烟滚滚,时常呛得眼睛睁不开。

  “当时想过卖粽子不赚钱,考虑要放弃转行做别的,但是转念想自己的父亲包了那么多年粽子所积累下的手艺荒废掉十分可惜,加上自己并没有更好的出路,所以决定接手父亲的手艺,这一干就是24年。”吴必礼说。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吴必礼也没有想到,卖粽子也能赚大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粽子可获利3元,一天平均卖300多个,一年下来也能赚30多万元,现在他不仅住上了楼房,还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

  粽子越卖越火让儿子继承手艺

  吴必礼告诉记者,经过长期的研究摸索和不断改良,形成了一套自家的包粽子手艺,包出了独特风格口味的粽子,受到市场欢迎。他说定安粽子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在选粽叶的环节,一定要将采摘的新鲜粽叶浸泡冲洗干净,还要晾干水分,如果包粽子时叶子上带水,煮熟的粽子就容易发馊。

  吴必礼家,包粽子是传统的人工包扎。先将三四片粽叶铺开,薄薄地放米一层,肉馅一层,循环三四次,咸蛋黄放中间,然后将粽叶边合拢折叠,封住斗口,将多余的粽叶沿边剪齐,用细小的麻绳拦腰扎紧,整体呈瓷实的方锥体,粽子就成形了。

  包粽子过程中,米和肉搭配比例是关键,定安粽子的最佳搭配是肉与米的比例为1:1。也就是说,定安粽子糯米和肉各二两,这样的比例配置是最佳搭配。

  煮粽子环节十分讲究火候,一般火要旺,需要十几个小时不断地加柴添火,煮粽时间的长短可决定粽味的浓厚醇香,煮好的粽子还要摆开晾凉。

  “端午节期间全家人都包粽子,主要是以接外来订单的方式售卖粽子,前两天已经收到订单200多个,忙不过来,把在外打工的儿子也喊回来一起包粽子。”吴必礼说,每天下午4时全家聚在一起开始包粽子,直到次日凌晨5时新鲜出炉,将粽子晾干后就可以运到市场销售了。

  看到粽子越来越好卖,在外打工吴必礼的儿子吴林谦表示打算回来接过父亲的活,继承父亲手艺,打造自家粽子独特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