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题词,求了就铲不掉了
近日,随着周永康这一“特大老虎”落马,其母校中国石油大学也尴尬地展开“去周”行动,先是遮挡周为学校的题字署名,后又将学校新闻网上有“周永康”的报道悉数撤掉。“书以人贵”、“字随人倒”远不止此一例。下马官员中,如胡长清、成克杰、王立军等人都是如此。官居高位时众星拱月,并非这些人“字好艺高”,而是位高权重也;贪腐倒台后摘牌铲字,决非这些字“情差意坏”,乃是人倒权消也。
这种现象危害不小。首先是劳民伤财。为了获题字,成立班子攻关运作,大肆宣传,装裱制作,树碑立传。等到这些人贪腐被抓,又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去摘牌铲字。据笔者调查和测算,这前后折腾一番,没有三五十万是下不来的。
二则败坏风气。一些单位组织把心思花在投领导之好,以获得领导题字、批示和青睐为荣,拉大旗作虎皮,做表面文章。这样既助长了一些无良领导的所谓雅兴,又败坏了社会风气,导致“关系学”大行其道。同时还给世人留下“世态炎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社会世象。
再则变相行贿受贿。近几年领导题词热之根源,意不在“字”本身,而是追求“字后之人、人后之权”是也。领导题词甚至成为一个单位赢得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要素,甚至是某个单位、组织的偷税漏税、坑蒙拐骗的“挡箭牌”。于领导干部而言,之所以乐意题词还因不菲的“润笔费”。可以说,领导题词已异化成“雅贿”的代名词了。
如何消除这种“书以人贵”、“字随人倒”的社会现象?作者认为,功夫不必下在这种事后消除痕迹上。一些比较明显、醒目的贪腐者的印迹固然需要消除,但功夫一定要下在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上。
一是要建制度,立规矩,禁止领导干部题词才是治本之道。中央新出台的“八项规定”,就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不题词、题字”,《国务院工作规则》也明确作出规定,不为部门和地方的会议活动等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领导不题词,既强化党性要求,又断绝投机钻营之徒的非分之想,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是要营造崇尚“干实事,说实话”的社会风气。让领导干部回归本真状态,以真抓实干为荣,以浮夸虚名为耻,不搞形式主义,真正懂得靠题词题字行不通。
三是面对“润笔费”这样“雅贿”要严惩不贷,以制度的笼子管束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