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30年 | 三十而立 让创新火炬薪火相传
从1987年武汉东湖边的6间旧厂房,到遍及大江南北的7000家各类创业孵化机构;从5个人的筹备小组,到十几万的孵化器管理人大军;从最初仅服务3个项目,到孵化出上千个上市挂牌企业……
30年间,中国孵化器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政策设计到模式创新的不平凡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30年间,中国创业服务业从“零”起步到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孵化大国,为支撑我国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科技大国、经济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时表示,从30年前你们推动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到着力扶持众创空间,再到今天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中国创业孵化可谓“三十而立”。希望你们让创新“火炬”薪火相传、铺天盖地,更好普惠大众,普惠社会。
总理对创业孵化事业的殷切关怀和诚挚的期望,让广大孵化器人备受鼓舞。他们心中涌动的是喜悦、是自豪;肩头倍增的是使命、是责任。
回望孵化器建设30载不平凡的奋斗岁月,几多风霜,几多磨砺,几多耕耘,几多汗水。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开创的中国科技创业孵化服务业历经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程,从国家最高决策层到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从不断成熟的孵化器服务团队到持续多元扩容的孵化器阵营;从几十万辛勤跋涉的科技创业者到渴望创新创业创富的社会大众,亿万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改革创新,缔造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辉煌。
辉煌历程
科技创业大潮澎湃
1987年6月,中国武汉,东湖之畔,丁字桥108号。在一个闲置的营房里,诞生了一个简陋的新型机构——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那时没有人会想到,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孵化器发展的历史,甚至改变了世界孵化器发展的轨迹。
就在那一年,白发苍苍的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基金会主席鲁斯坦·拉卡卡来到这个刚刚诞生的中国首个孵化器参观后说:“这是我在世界上见过的最简陋的孵化器之一,但你们的理念和服务精神却是与世界接轨的,你们很有前途!”
作为典型的“舶来品”,孵化器在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滚滚洪流中脱胎换骨、推陈出新,这一切都缘起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的中国,随着思想解放下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转轨,市场与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被逐步认识和重视,科技创业的活力和需求日益彰显。同时,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地球彼端掀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早已引起中央决策层的高度关注。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着手研究企业孵化器这种国际通行的培育小企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1984年,一份关于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对策性文件由国家科委呈报到国务院。这个文件提出了要在我国有条件的城市试办科学园区,同时提出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科学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的有关优惠政策。这颗火种开启了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大时代。1987年,国家科委党组部署了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在武汉开展科技创业中心可行性研究工作,并迅速扩展至天津、广州、深圳、上海和西安等全国有条件的城市。
全面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得益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火炬计划的实施。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火炬计划在大力倡导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开发区或科技园区的同时,鼓励结合中国国情,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为企业建立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它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列入国家科技产业发展计划。
孵化器作为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企业家的重要使命。不同于国外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孵化器从一开始就定位于高新技术这一方向,把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培育,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家的培育和培养作为核心任务。结合我国实施的以“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为方针的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扶持科技型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分流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动员、鼓励更多的科学家,特别是中青年科学家面向市场,努力培育有高新技术背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的中小企业,培育支柱产业,形成富有勃勃生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
随着一系列支持和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行动即付诸实施,深圳、山东、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先后成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到1999年年底,全国已经建立了117家企业孵化器。
如果说1987-1999年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探索发展阶段,那么,2000-2013年则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蓬勃发展阶段。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从2000年的137家增长到2013年的1467家。这一阶段,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业投资、创业教育快速发展,国家和各地方将孵化器纳入创新战略,孵化器行业管理更加体系化,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民营孵化器异军突起,国营孵化器大量涌现,大学科技园发挥独特作用,留学人员创业园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行业组织开始建立并发挥作用,北京以及各地的孵化器行业协会成立。企业孵化器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特征,孵化器对科技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包括从构想、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以至企业包装、上市的全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服务,孵化质量大大提高,从而提升了毕业企业的成功率。
2014年至今,是中国创业孵化的迅猛发展阶段。孵化器的数量从2014年的1700余家增长到2016年的3200多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创业潜能,“众创空间”甫一降生,就生机勃勃。到2016年年底,全国超过7000家创业孵化机构,当年共服务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近4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00万人,实现了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循环。在“双创”战略与政策激励下,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机构发展波澜壮阔,中国的科技创业大潮汹涌而起。
卓越贡献
培育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已超过作为孵化器发源地和实力最强大的美国,规模居世界第一。强大的孵化实力,在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已形成雄厚社会基础,社会共识高度凝聚,形成了新型的科技创业孵化服务行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整个创业孵化服务业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趋势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服务,满足更广大创新创业者的新需求,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保驾护航,助力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同时,孵化器也有效促进了我国创新创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孵化器是科技创业者的栖身之所,改革开放之初科技人员下海,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互联网时代草根青年创业,都对孵化器有很强的依赖。“骑着自行车进来、开着奥迪出去”,一批批初始创业者在孵化器创业成功,为大众提供了身边的创业榜样。
“集聚”是孵化器的精髓,其内部创业者的集聚形成独特的创业文化环境,因而产生外部创业资源围绕孵化器的有机集聚。“创业咖啡”、创新型孵化器,顺应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文化发展趋势,倡导和创造了科技创业的共享理念与模式。“成人达己”,与创业者共同成长,以孵化器为核心,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生态。
孵化器是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锋,在从1985年启动的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孵化器在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院所改革、科技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孵化器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政府对孵化器的认识、对孵化器的管理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许多改革举措都是在孵化器中先行先试。孵化器是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推动者,创造了局域市场经济小环境,催生了一批批市场经济主体。
孵化器培育了一大批创业者和创业企业。30年来,累计孵化企业几十万家,留学归国人员、企业高管、科研人员等一批科技精英在孵化器中创业成功,孵化器培育出1800多家上市和挂牌公司。
进入“双创”时代,以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等新晋创业者在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中快速成长。
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孵化器中的科技创业者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不断诞生新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商业模式。孵化器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桥梁。
孵化器是国际创新资源的整合者,从1996年我国就开始孵化器国际化进程,目前已在海外建立了数十家孵化器。而以上海、北京承办的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孵化器国际培训班和西安APEC企业孵化器管理培训中心为标志,我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孵化器建设和管理经验,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近年来,我国孵化器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科技园建设高潮迭起,加入更加激烈的全球创业孵化竞争。如2012年启迪控股联合硅谷银行、瑞安集团和北极光创投在美国硅谷设立了首个中美跨境孵化器——创源孵化器,接着又在韩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地设立海外孵化器。北京瀚海集团用5年时间在美国、加拿大、德国3个国家四个领域建设了8家海外科技文化园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联合若干国内公司并与比利时著名高等学府新鲁汶大学合作,在比利时投资建设“中国—比利时高科技孵化园区”等。
孵化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助推器。30年来,孵化器不断培育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科技创业通过其高增值、高带动性、高战略价值,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一批新产业在孵化器中获得面市和发展的机会。据统计,截至2017年3月,在国内上市的孵化毕业企业总市值超过2.7万亿元,光伏、小核酸、石墨烯、光电、物联网、纳米等新兴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大都诞生于孵化器。
各地企业孵化器不仅培育了众多上市公司,更培育出大量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公司。这些科技型企业体现着国家的产业和技术发展方向。2016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的13.3万多家创业企业中,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企业占53.05%,先进制造占14.81%,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占8.58%,新材料占5.64%,文化创意占4.91%,新能源与节能占4.56%,现代农业占3.43%,环境保护占3.15%,现代交通占0.9%,航空航天占0.52%,地球、空间与海洋占0.38%,核应用技术占0.06%。众多新创小型科技企业的生长,对国家的经济结构、空间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创业经济正在中国形成。专业技术和产业孵化造就了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孵化器促进了区域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
中国经验
构建科技创业孵化生态
中国的创业孵化,与国家30年大变革紧密相关,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同步,改革开放为孵化器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孵化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孵化器本身就是中国创新发展的缩影。
作为独特的政策工具,中国的孵化器专注于高科技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中国孵化器由教育、科技发达的中心城市引领,形成了投资多元化、门类多元化、服务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30年来,孵化器与高新区发展共生互动,形成了有重点、多层次的布局,走出了一条孵化器发展的中国式独特道路。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两个重要载体,一方面,高新区一直以来都将孵化器建设作为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基础手段;另一方面,孵化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能够有效地优化、整合和配置高新区的资源,提升高新区的创新能力,推动高新区发展。经过30年辛勤耕耘,高新区与孵化器紧密结合,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生态。
政府在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定战略、出政策、抓服务、建体系、撬市场”,3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将孵化器作为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组织保障、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孵化器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是中国独特的组织安排。同时,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从以行政配置资源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引导市场力量进入创业孵化事业;从以服务产品为导向逐步转变为更具价值的以服务商品为导向,在注重孵化服务技术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价值链;从注重单一目标实现逐步转变为注重目标实现与注重效益并重,实现了创业孵化事业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30年来,孵化器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模式创新。创业孵化内涵不断丰富提升,孵化对象范围不断拓展。孵化器类型从单一到多样化,因应环境变化和创业者需求,孵化器的建设运营模式不断演进。
一支专业敬业的优秀管理队伍,是中国孵化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30年来,一代代、一批批与创业者同行的中国孵化器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孵化器建设和服务创业者的事业中。他们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过硬的整合社会资源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强烈的奉献精神。他们坚定、执着,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他们是一批有情怀的创业者。
前程锦绣
让创新火炬薪火相传
从亦步亦趋地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蹒跚学步到充满自信地向国外输出中国孵化器发展模式;从政府投资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单一发展模式到各种投资主体积极参与、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到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风潮;创业孵化服务业从“零”起步到世界第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近30年间实现了奇迹般的跨越,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孵化大国,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如今,三十而立的中国创业孵化行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创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利器,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
与以往一样,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孵化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建设,让孵化器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实现小康目标,落实“三大战略”,创业孵化系统义不容辞。
毋庸回避的是,当前孵化器的发展仍面临着挑战。一些管理体制的桎梏,市场经济的不完善,融资投资的缺乏,形成对孵化器充分发挥作用的制约。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孵化器的国际化,使中国创业孵化行业面临越来越明显的国际竞争压力。创业孵化行业自身也需要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孵化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征程中,中国孵化器人不忘初心,坚定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把科技的火炬向全社会传递,让创新发展更加普惠。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2016年全国新登记企业数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创业需求高涨。
历史在召唤,时代在引领,中国的创业孵化事业前景广阔,生机无限,前程锦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