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红毛镇养蚕村栋栋新房娓娓诉说致富梦圆 富美牙模:桑葚醉人桑叶肥
3月17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牙模村,桑田一片翠绿。本报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朱德权 实习生 陈若龙 摄
■ 本报记者 刘贡 通讯员 秦海灵
桑是什么?桑是春天
是童年,是故乡,是好日子……
沿途的胶林尚不肯露出绿意,村道向深处探去,有些许孤寂。依旧是随着地势上行转折,突然眼前一个下行陡坡,一座漫水桥兀自独立。小心翼翼走到桥上,嘘一口气,身边流水潺潺,抬头却被满眼的桑田震撼。牙模村到了。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番响村牙模村民小组,就坐落在这层层叠叠的山峦中。
心一下子雀跃起来。这就是桑,翠翠的新叶,肥厚的老叶,茎部吊着桑葚。忙不迭摘了果儿往嘴里送,紫黑的汁液触碰到味蕾,真甜!
绿野里突然立起一个苗条的红色身影:“桑葚不要直接吃,一会儿去我家用山泉水洗洗。”这位名叫阿凤的红衫女子,娘家在牙模村。前两天,她母亲挨个打电话给女儿们,说桑葚熟了,县城和镇上的人纷纷来采摘,再不回来就没得吃了。
跟着好客的阿凤一路走。原来村子三面绕水,四面环山。山上多为橡胶树,山脚竹影婆娑,眼前桑田滴翠。万绿丛中,村民在田间忙碌。看到我们拍照,村妇们有点害羞地建议“换上黎族服装会好看些”。
清晨,牙模村要比外面迟些看到太阳;傍晚,日头翻过西侧山峦又比外面早些。但牙模人勤劳,天不亮上山下田干活,中午日头最毒时,榕树下乘凉、聊天,下午劳作完,一头扎进清澈的河水里洗个澡,凉爽快意。
绕村的河水有两条,大的是昌化江上游支流;小的俗称村角河,一年四季也不干涸。河水伴着村民们从小到老。娃娃们放了学跳进水里嬉闹,个个好水性。妇女们在河边浆洗,白鸭子成群结队昂首踱过。男子们喝茶、下棋,宁静的
生活仿佛本该如此,一直天荒地老。
“牙模村只有王姓,都是亲戚。长辈留下规矩,青年男女不得婚配本村人。”阿凤捧着一篮子桑葚,边走边介绍。以前只要涨水,牙模老村就会被淹,无法外出。村里杂草丛生,道路难行,鲜有外人来访,人称“黑岛”。近年来,政府帮忙修了环村路,房子外墙刷成统一的米黄色,挖排水沟、安装路灯、立挡土墙、摆石桌椅,连村门都有景观造型。政府还帮牙模村新盖了12间蚕房,“今年的牙模最美!”阿凤说。
循着音乐声来到播放粤语老歌的房子,便是阿凤的娘家。阿凤的小弟王国存和堂侄儿在农耕的景致里享受着音乐的旋律,手却不闲着,铁丝扭成环勾套上捕鼠器,准备去捕捉田鼠。阿爸王家严钻进厨房蒸米酒,用米酒泡桑葚治疗风湿。他嘴里念叨着,切不可错过了桑葚成熟季。王国存说,现在出去打工不如在家帮忙,阿爸在山上种了花梨木苗,阿哥的桑田再过一周就要开始伺候蚕宝宝了。从4月到12月,每半月一批蚕宝宝成蛹,一年可收获16批蚕茧。
村民王有流种了5年桑,现在扩大到7亩,一年能挣三五万元。据说牙模最多的一户人家种了30亩。
“我们的桑葚随便摘,不要钱,因为桑叶才是宝。”阿凤说,山鸟喜欢吃桑葚,但吃多了是要醉的;桑叶用处可不少,嫩尖煲排骨汤特别鲜美,也可以切碎了摊蛋饼,连鸡吃了桑叶生出来的蛋都格外不同。“村里新房子一栋栋盖起来了,日子也就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本报营根3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