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缺口?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近,“航班取消”的短信诈骗屡屡发生。受害者一般会将矛头指向航空公司或者订票网站,认为他们泄露了乘客个人信息。然而,航空公司和网站,都坚决强调自己保护乘客信息的技术措施非常严格。
一提起个人信息泄露,很多人虽咬牙切齿、深恶痛绝,但也无可奈何。2012年5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联合发布了《公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超过60%的被访者遇到过个人信息被盗用的情况。三更半夜受到澳门赌场信息骚扰;头一天登记买房,第二天马上有装修公司打电话过来“揽活”;第一天在银行办理业务,第二天理财经理电话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对你家庭个人信息了如指掌的诈骗电话……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已经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严重影响到市民正常生活。
信息社会时代,资讯即是金钱。近年来,个人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信用卡号、婚姻状况、工作经历、教育、医疗、经济活动等公民个人信息已成为犯罪分子手中争抢的“香饽饽”,均可进行“倒卖”。泄露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包括隐私的事件也频频发生,个人信息成了随意买卖的“商品”。不法分子掌握这些信息后,要么直接买卖非法获利,要么利用基础信息获取更多信息,进而从事电信诈骗、非法讨债、绑架勒索等更多犯罪。
个人信息泄露为何多发?究其原因是由于此类犯罪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由于市场细分竞争激烈,各种各样的商业主体都需要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所以不法分子为追逐不法利益,利用互联网,通过窃取、倒卖等不法手段获得个人信息。另外由于有利可图,一些“内鬼”将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非法提供给不法商人或者犯罪团伙,牟取暴利。
目前,我国保护个人信息的规定主要体现在行业规章制度上,或者零散地分布在部分法律法规之中,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虽然已经进入“有标可依”阶段,但这些文件面临概念模糊、主体不明、处罚乏力、人才技术不足等问题,对公民个人信息保驾护航的作用也一直“形同虚设”。而如何才能堵住个人信息泄露这个缺口呢?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要加快制定针对性强的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
应该讲,加快立法,加强执法,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这是符合世界潮流的。目前,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国,都已有了较完整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法系。新加坡国会已经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案,违法发送垃圾信息最高罚款100万新元(约合514万元人民币),并成立了个人信息保护署,作为新加坡保护个人信息的主要机构。
其实,针对大家不厌其烦的垃圾短信,上个月工信部就起草了《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还提出违规惩罚措施,这也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其中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