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三笔账 “小机场”也有大作为
“今天进港航班8人,出港航班11人。”这是湖南省一地级市机场7月份一个平常日子里的客流量“日报”。如此“冷清”的场景,是全国部分小型机场的缩影。全国多地正掀起一股主要起降支线航班的“小机场”建设潮。然而,这种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是全国近八成“小机场”亏损,靠巨额财政补贴维持。(10月29日新华网)
小机场大规模亏损,各地上马新机场却热情高涨。以最简单的经济学逻辑来看这一怪象,亏损往往意味着供给过剩,但具体到机场建设上,这一结论却并不一定成立。首先,数据上看我国机场数量并不过剩。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2013年曾表示,中国每万平方公里仅有0.19个机场,美国为0.57个,欧盟是0.92个,日本高达2.59个,印度也有0.38个,中国的机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其次,机场产生的效益,恐怕不能简单地看其自身盈利与否。机场既是商业设施,也是公共服务设施,还有国防、抢险救灾等战略意义以及便利居民出行等民生意义。正如地铁建设大多亏本,但地铁依然是现代公共交通的重要一环一样,“机场热”不能因其亏损而简单批判。如何评价“机场热”,除了看其自身运营的账本外,至少还要看以下三本账本。
首先,要算清对地方经济的“拉动账”,这是机场上马与否的重要前提。据国际权威机构测算,民航投入和产出比率是1:8。正如“要想富先修路”,机场对于拉动招商引资、带动居民致富大有帮助。但道理如此,实际如何呢?让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机场并未测算过这一账本。1:8毕竟只是理论测算,甚至可能是一种平均状况,具体到特定机场而言,科学而详尽的测算应当成为决策基础。但在此方面付之阙如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绕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过程,盲目砸下巨额建设费用及运营补贴,无疑是对纳税人的不负责任。
其次,还得算好“统筹账”,方能最大化中小机场的效用。一方面,必须统筹好大型机场与中小机场互相补位而不是直接竞争。北上广等大城市机场早已不堪负荷,航班延误乃是家常便饭,而周边城市的中小型机场往往“吃不饱”显然是个怪现象。若能做好科学分流,这些中小机场不一定会亏损,还能有效缓解大机场的重负。另一方面,还有必要在航线上错位安排,大机场主打一线城市、国际航班,中小机场完全可以省内航线、短途航线为主,甚至可以联动高铁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再次,则是要算好“潜力账”。随着民营航空的政策壁垒逐步消失,支线航空迅速发展,乃至未来低空航空向私人开放,都给中小机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这就不仅牵涉到机场自身的运营方向问题,还牵涉到航空市场开放、空域管理改革等更为宏观的层面。
从这几方面综合衡量,我国“机场热”确实存在决策不科学、统筹管理差等问题,但单纯以暂时盈利与否来全盘否定机场建设也过于武断。作为一项大规模投资,机场要在短时间内盈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现阶段机场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现有问题视而不见,对应改革发力的方向置若罔闻,缺乏全面评估而只是依赖财政“输血”得过且过。只要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统筹管理水平,并加快相关领域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中小机场依然大有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