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号”核心任务“太空加油”技术历时十载被攻克

21.04.2017  07:30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今天(20日)晚成功发射,它最大的亮点,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后,要完成太空在轨推进剂补给,通俗讲就是“太空加油”。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的验证,将为我国后续大型空间站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行发射,既是载人航天工程二步走的收官之战,同时也是第三步走空间站阶段的开局之战,其核心攻关项目——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是空间站实现长期驻留的必要条件,在此之前,世界上仅有个别航天大国完全掌握,而这项技术的攻关正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一支年轻的研制团队历时近十年攻关完成的。

      该所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实验室主任设计师刘建盈说,面对国外的技术垄断,取得成功最难的突破点就是补加系统的设计。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拦路虎”依然是一个接一个。“太空加油”和我们平时在陆地上加油完全不同。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介绍,“天宫二号”的油箱工作原理是用高压气体把燃料从油箱挤出去,为发动机提供动力。油箱里油没了,却充满了已经从高压转化为低压的气体。要为油箱加油,首先要把这些气体送回高压气瓶。为此,航天六院研制团队攻克了压气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在太空中“加油”,还要满足密封的要求,推进剂绝对不能泄漏。加油枪最细处仅有8毫米左右,如何才能让油枪和油箱嘴准确对接?航天六院研制的浮动断接器解决了问题。航天六院院长刘志让说,“浮动的意思就是本来油枪插到嘴里要严丝合缝,现在结构上要去适应它,进去以后偏一点也没关系,依然可以保证密封。”

      “太空加油”这一关键技术,完全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独立自主研制。它的成功,填补了中国航天领域的空白,更为我国的空间站建设做好了铺垫。航天六院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实验室主任设计师刘建盈表示,“这次补加技术的验证主要是为后边的空间站做准备的。其实现在天宫二号的实验不是目的,目的在后续的空间站,只有建好空间站,我们才可以在太空开展更多的科学实验。空间站建设的成本特别高,我们不可能第一次发射的时候带上去的燃料用完之后,这个空间站就废了,我们就需要通过推进剂补加的技术延长空间站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