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热风:海南粉——琼籍华侨的乡愁记忆
中新网海南频道7月2日电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采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题目:天涯热风:海南粉——琼籍华侨的乡愁记忆
中新社海口6月23日电 题:天涯热风:海南粉——琼籍华侨的乡愁记忆
作者 张茜翼 陈路路
“肉丝、芳油、酸菜、芳菜、炸落生、油麻、豆芽,海南粉真是好食……”海南话原创歌手唐强的一曲《海南粉》,道出了海南人对粉的喜爱。
29日早晨,海南文昌一家名为“林记天机”的老牌抱罗粉店门前,坐满了埋头吃粉的人。
产自文昌抱罗镇的抱罗粉,相传早在明代,就已经是海南著名美食了。抱罗粉略粗,所以在琼北一带又称“粗粉汤”。
这家经营了25年的林记抱罗粉店面不大,店里的除了可“腌”吃,更多是汤食。抱罗粉汤多采用猪大骨、老鸡、海螺、瘦肉等熬煮。
做粉的老师傅把手脚麻利,不到一分钟可盛好一碗:把已烫熟凉却的米粉沥干水分,逐一加入炒花生米、炒芝麻仁、炒笋丝、炒酸菜、特制牛肉干丝、香菜、葱花等,再打一勺滚烫靓汤浇过粉面,洒进少量胡椒粉即成。汤热味鲜,不膻不腻,鲜香略带酸辣。难怪有人说“海鲜可以错过,惟独抱罗粉不能”。
抱罗粉店的林老板说,制做抱罗粉需经磨浆、压干粉、熬浆、煮粉、洗粉、装筐等几个过程,非常辛苦,“常常会有一些驴友结伴慕名而来”。
从抱罗镇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闯荡的华侨,在春节、清明节回乡祭祖时,都会带领家人来镇上定做抱罗粉,一解乡愁;有些人干脆在落脚之处开起了海南粉店、抱罗粉店等,把乡情带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异国他乡。
在海南,“粉”是海南人早餐必不可少的食物。海南的米粉种类很多,有粿条的、白色宽型、扁圆形的,光是出现在早餐中的粉就有7、8种。海南各地还有“招牌粉”,如陵水“酸粉”、儋州“米烂”、文昌“抱罗粉”、万宁“后安粉”等,口味各不同。
海口老街博爱路骑楼下的“亚妹正宗海南粉店”,也是老海口人和华侨们惦记的粉店。
亚妹的手艺来自父亲。上世纪50年代,亚妹的父亲挑着担走街串巷卖海南粉,由于配料丰富口味好,很受欢迎。到了80年代,她继承父业开店卖海南粉,这一卖就红火到了今天,成为海口远近闻名的老字号海南粉店。
当年的潘亚妹,现已成了70多岁的阿婆。今年,她把海南粉店交给儿子阿甘经营。
亚妹海南粉,细白的米粉上盖满了豆芽、香菜、肉丝、油炸花生米等配料,浇一层卤汁。食客开吃之前,需要自己动手将配料搅匀。如此“凉拌”而成的海南粉,海南话称之为“腌粉”。
海南粉店在海口骑楼老街里就有十多家。19世纪末期,一些琼籍海外乡亲联合在海口得胜沙修建了几条骑楼街道,它们面对海口的长堤码头,得地利之便,商贾往来,货流相接,很快就成为当时海南的商业中心。骑楼里的海南粉也成为了老华侨的念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