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专论:改革关头勇者胜

20.07.2015  09:36

改革关头勇者胜
——一论推进海南深化改革重点攻坚

  ■ 穹平

  如果说海南有一种永不褪色的个性,那必是改革;如果说海南有一个矢志不渝的信念,那也是改革;如果说海南有一座永不枯竭的宝藏,那仍是改革。时光在一天一天流淌,草木在一年一年枯荣,历史在一轮一轮向前。没有什么经得起时间的淘滤,除了这改革的血统奔趋不息,除了这改革的勇气与时俱增。

  时间的晷影,如期指向了深化改革关键期。这一刻我们似曾相识,穿行于波诡云谲才知道什么是万众期盼;这一刻我们从未来过,投身于急难险重才知道什么是意气风发。

  热风吹拂,骀荡天涯。琼州大地,奋心竞逐。在海南深化改革、重点攻坚的路上,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注定又要高扬一种敢为人先、破冰除险的时代精神,注定又要刻下一串闯关越隘、顽强向前的坚实足印,注定又是一个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历史段落。

  在深化改革的关口

  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就在这片勇于改革、惯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天涯热土上,依照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回应各族人民改革关切,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紧迫性、关键性的改革事项,已经咬定问题,大胆探索,全面铺开,扎实推进,甚至在全国引领风骚。

  面对岛屿资源宝贵、环境承载力低的问题,海南因地制宜、谋划长远,成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对土地、林地等宝贵资源集中规范管理;实行省森林公安机关垂直管理,大力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率先将小Ⅰ、小Ⅱ型水库收归市县统一管理,在防御超强台风“威马逊”时发挥重要作用,得到水利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面对行政干预司法、审理权责不明的问题,海南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把法官检察官员额严格控制在政法行政编制的39%以下,打破行政划分,设立法官会议、检察官联席会议,真正体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得到中央政法委的肯定。

  面对国企活力不足、改革久推不动的问题,海南雷厉风行、紧抓落实,顺利完成第二轮农场移交工作,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海南港航与洋浦控股合资成立海南港航港务公司,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在全国率先启动供销社系统改革,使之真正成为服务农民的经济合作组织。

  面对行政效能低下、行政审批长征的问题,海南壮士断腕、“自砍一刀”,率先在全国推进工商制度改革,实行“先照后证”;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后“瘦身率”达79.3%,省政务服务中心80%审批事项可当天办结;出台首个服务业“负面清单”,推进“一张网”阳光审批、串联审批、全省通办。

  面对存量改革迷茫、改革可能回头的问题,海南看准大势、不畏浮云,把财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荣登全国财政透明度第一名;不遗余力地推动公积金改革试点,在全国首创全省公积金统一垂直管理,公积金覆盖率遥遥领先全国平均水平,成为真正造福于民的“一池活水”。

  一系列力度明显加大、节奏明显加快、发力明显精准的重大改革的全面推进、次第开花,形成了海南各级干部主动作为、群众热情高涨、发展活力迸发的生动景象。一时间,矢志改革的琼州大地上,取经队伍纷至沓来。

  省委书记罗保铭强调,“改革要从海南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生动的实践证明,只有解决问题的改革,才有生命力。山还是那座山,海还是那片海,人还是那些人,改与不改,是否真改,自有云壤之别,这就是改革的魅力和实干的威力。

  然而,改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进程。今日海南,不可逆转地来到改革关键时:绿色发展,是一种更具科学性的发展;而重点攻坚,是一种更有针对性的深化改革。这一切,是时代的剀切呼唤,是海南的坚定选择。但是,在“深水区”的改革与以往迥乎不同,尤其是一些事关发展大局、事关利益调整的事项,若力道不够、狠劲不足,“老大难”问题就会树倒根存、死而不僵,其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往往超乎预料。

  生态是海南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最大的发展本钱。但作为海南的母亲河,万泉河近10年来遭遇非法采砂,屡禁不止,部分河段满目疮痍,两岸百姓为此发出“谁来救救万泉河”的紧迫呼声。面对这一切该怎么办?

  司法是维护海南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4岁的村民黄家光无端卷入一起命案,被判无期徒刑,历经漫漫申诉,终于在42岁时平反昭雪、无罪释放。但如何看待一个青年蒙冤入狱的18年岁月蹉跎,如何重建一个社会对司法公正的信心防线,值得深刻反思。面对这一切该怎么办?

  海南全面小康的路上,必须一个也不能少。但创造过北纬18度种植橡胶、粉碎帝国主义封锁的光荣历史,占有着海南全省1/4沃土、1/9人口等富集资源的海南农垦,仍然守着“金饭碗”过着苦日子,甚至成为全面小康路上的结构性短板,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1元,仅占全省水平17476元的79%。面对这一切该怎么办?

  简政放权是激发海南发展内生动力的治本之策。但省人大代表邢诒川在2014年省“两会”上,晒出自己亲历的“审批长征图”:一个投资项目办完手续,需盖100多个章,最长历时3年。省歌舞团团长彭煜翔今年为盖章一事,差点错失全国劳模的荣誉,最后省领导出面才顺利盖完章,让他感慨万分,潸然泪下。一个省人大代表,一个歌舞团团长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办事之难可想而知。面对这一切又该怎么办?

  民之所呼,政之所应。“万泉河之问”、“黄家光之问”、“金饭碗之问”、“邢诒川之问”这四个追问,绝非是“深化改革中的漏网之鱼”那么简单,也难以一蹴而就地解决,它们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改革进入“深水区”,由于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所啃到的必是“硬骨头”、所遭遇的必是攻坚战、所呼唤的必是勇敢者。

  故而,越是开局良好,越不可掉以轻心;越是艰难时刻,越是要清醒认识。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决胜期,海南没有退路,只有突出重点、找准穴位、击中要害,在协同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新一轮农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重点任务上一鼓作气,彻底破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海南发展全局的一系列基础性、制度性、关键性障碍,在推动改革真突破的过程中找出最大公约数,在展示改革含金量的过程中激发最大原动力,在增进改革获得感的过程中凝聚最大正能量。

  在风急雨骤的中心

  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丝毫不比发展时少,需要用进一步改革来纾解。改革远征时的矛盾丝毫不比启动时少,需要用重点攻坚来破除。

  “四个追问”不是空穴来风,所对应的“四项改革”事关全局,且互为关联,处在问题矛盾的风口,处在利益调整的中心,既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可“一子落而满盘活”。对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的总体布局,可以说没有海南农垦的小康,就没有海南的全面小康;没有“多规合一”和行政审批的自我革命,就没有全面深化改革、海南永续发展的效用;没有司法体制改革,全面依法治省就是一句空谈;而这一切美好蓝图的实现,都有赖于全面从严治党、一抓到底。

  深化改革的路上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没有一帆风顺的捷径,注定我们要像远征者一样,把越激流、涉险滩、穿丛林、爬陡坡当作一种常态生活;要像工程师一样,把制定蓝图、施工图、联络图、时间表当作一种必备技能;要像实干家一样,把直面问题、找准要害、创新思路、重点攻坚当作一种工作习惯,每每谋事干事,必先标示真问题,而后使出撒手锏。那么,我们面临着哪些关键难题?未来的海南又是什么景象?

  未来的海南,必须是一个科学永续发展的海南。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放眼全国,当北方深受雾霾困扰,海南却是风景独好;着眼长远,脆弱的热带岛屿生态系统,几乎是打造“旅游特区”的第一要素;回归当下,海岸线、河道、原始热带雨林被侵蚀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该如何谋划永久地保护好海南发展的“金饭碗”?海南的发展需要规划引领,而规划如何才能突破领导意志、资本意志、部门利益的干扰,形成“全省一盘棋”的空间管控效力?在建成全面小康的路上,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的融合发展,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守得住心神?

  此时细一思忖,可以说没有“多规合一”这个“规划之上的规划、规矩之中的规矩”,就不可能有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持久而刚性的保障。在全国率先试点省域“多规合一”,既是中央赋予海南的历史使命,也是海南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海南再一次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既解决自身问题,又形成全国示范,就必然要求把改革攻坚的重点放在科学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上,排除行政壁垒和部门利益的藩篱,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要把重点放在划定生态红线上,确保主要生态指标只升不降,明确空间布局,培育壮大符合“多规合一”、绿色发展的重点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理顺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得益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显威力、见效力;要把重点放在制度创新上,建立统一信息管控平台,切实提高政府创新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让规划“通上电、长出牙”,实现“一个平台管到底”。

  未来的海南,必须是一个公平正义高扬的海南。

  如果说“多规合一”是自然生态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司法正义就是社会生态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司法体制改革上,海南同样是全国首批试点省份,大刀阔斧推进“去行政化、去地方化”改革,确保法官检察官是权责统一、终身负责的办案主体。从近日一起海南储户45万元被异地盗刷、法院判银行全赔案件所引发的舆论热议看,群众已经初尝法官独立审判的甜头。然而,解决了行政干预司法的困扰后,法官检察官如何真正有能力、有责任、有良知保证办案质量,让群众在每一件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义?如何在法院系统不再进行大接访的“诉访分离”后,破解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难题?每一项司法改革都会牵动着群众敏感神经,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一切只是开始,一切有待深化。

  一次审判不公,恶于十次犯罪。无论怎么改,维护公平正义永远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第一旨趣。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成效要尽快落地生根,就要把改革攻坚的重点放在拓宽法官检察官选任渠道上,突破人员板结的利益藩篱,让真正有专业才干、职业良知的人才脱颖而出,服务司法裁判的第一线;要把重点放在建立法官检察官依法履职不受追究的保障制度上,让司法人员“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要把重点放在提升办案质量、自觉接受监督上,实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革,守住海南民心舒畅、正气昭彰的人间正道,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易操作的典型经验。

  未来的海南,必须是一个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南。

  号称海南“半壁江山”的海南农垦,启动改革历时7年,已经迈出了坚实一步,但“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的地位仍没有改变,足以证明思想束缚、利益藩篱的阻力有多大。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运行机制上的吃“大锅饭”,土地分配上的差异悬殊,产业布局上的“一胶独大”,资源利用上的低能低效,公共服务上的诸多欠账……都让农垦改革举步维艰。

  谁不懂得农垦的历史,谁就不懂得农垦的改革。但农垦的光荣只能靠不断创造,而不是依赖继承。可以说,当前不进行“爆破式”改革攻坚,不足以撼动海南农垦的深层利益格局,不足以破解农垦改革的长期胶着状态,不足以实现农垦发展的全面持久复兴。

  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间表,农垦改革迫在眉睫,要把改革攻坚的重点放在战略调整上,以推进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改革为主线,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切实发挥农垦在海南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引领作用;把重点放在政策落实上,在深化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激活农垦经营机制、完善优化农垦土地政策、推进产业发展“八八战略”、推进垦区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任务上狠抓落实;把重点放在凝聚共识上,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切实破解影响农垦改革的突出问题,保证农垦职工公平享受改革的红利,早日把农垦打造成海南新的经济增长极。

  未来的海南,必须是一个社会朝气蓬勃的海南。

  以简政放权、规范服务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海南一路高歌猛进,但为什么仍面临着含金量不够、获得感不强的指摘?为什么仍然有政府中介机构垄断现象突出的质疑?为什么仍然有要防止事中事后监管成为各种变相检查、增加基层负担的忧虑?

  海南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再砍一刀”,把改革攻坚的重点放在进一步简政放权上,将没有法律依据的审批一律取消,让中介活动与行政职能部门彻底脱钩,全面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要把重点放在创新审批方式上,推进全省统一身份认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落地生根;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上,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全面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审视海南这一轮以“趟地雷阵”、“啃硬骨头”为特征的重点改革攻坚的战略布局,今天我们不禁再度追问:我们来自哪里?置身何处?又将去向何方?

  我们从孤悬海外的远古出发,穿越千年迷雾,一路风雨兼程,走上经济特区引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如今正处在深化改革、重点攻坚、加快发展的历史性关口;只有砥砺斗志、不畏艰险、排除万难,才能顺利抵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国际旅游岛的成功彼岸。

  以自我革命的勇气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尤其是回首海南因改革而立省、因改革而昌盛的27年峥嵘岁月,光荣辉映着光荣,梦想萌蘖于梦想,思考引申着思考,勇气接续着勇气。改革的重任前所未有,改革的精神传承至今,要在重点改革攻坚的历史性关口闯关成功,这呼唤我们必须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穿于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吃透重点攻坚的方法论,练就重点攻坚的精气神。

  推进重点攻坚,必须激扬特区精神。

  历史的长河有时一泻千里,有时千转百回,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客观规律,也有人的主观动因。站在海南深化改革、戮力攻坚的新起点上,回想邓小平同志当年提出创办海南经济特区的本来初衷,重温几代领导人对海南的殷切期望,总结海南27年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对照全省各族人民迫切的发展愿景,我们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越是形势艰难、任务繁重,越是要懂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道理,越是要进一步激发特区意识,激扬特区精神,续写特区辉煌。

  激扬特区精神,就要敢于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深刻认识特区的使命和核心竞争力就在解放思想、敢闯敢干上,人人争当改革先锋,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就要善于顺应大势、抢抓机遇,牢牢抓住中央赋予海南改革试点、“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干出成绩,谋得发展,形成示范;就要勇于艰苦创业、有勇有谋,既不能指望“天上掉馅饼”,也不能指望“一夜暴富”,既要学会“弹钢琴”,也要懂得“集中优势兵力”,认真学习和发扬新时期身边涌现的真抓实干、碰硬除险的乐东精神,志存高远、奉献青春的鹦哥岭青年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琼中女足精神,以“二次创业”的归零心态,扑下身子抓工作,攻坚克难促发展。

  推进重点攻坚,必须抓好“关键少数”。

  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帮。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改革的主体,又是改革的对象,这就需要以“壮士断腕”、率先垂范的自我革命精神,来撬动和牵引“深水区”改革。在海南推进改革的历史上,一系列改革先锋含泪上阵、自我革新、引领风尚,成为身边活生生、硬梆梆的生动教材,是深化改革、重点攻坚历程中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王光兴,就没有椰树集团的起死回生;没有彭隆荣,就没有南田农场的长期繁荣;没有林北川,就没有乐东的由乱到治……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一批精兵强将来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

  在深化改革的时代激流中,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在谋划改革和落实改革上都做到实打实、硬碰硬,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要有无欲则刚、鞠躬尽瘁的为官境界,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眼界襟怀,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热血浩气,用推动发展实实在在的速度和效益,确保“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来践行习总书记所提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做官情怀;要有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的从政品格,敢于从最难啃的“硬骨头”开始,把自己豁出去带头冲锋,以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千万,形成最有力量的引导力、动员力和执行力;要有廉洁自律、从严要求的政治本色,要忠实履行“两个主体责任”,老实做人、干净做事,把“”的精神和“”的要求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推进重点攻坚,必须一切依靠群众。

  无论是哪一种改革,都要以是否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增进群众的幸福感为评判标准。越是任务急难险重,越是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守望自己的宗旨意识,锤炼自己的担当作风,时刻不忘问一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只要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攻克不了的难关,就没有什么创造不了的奇迹。

  在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的过程中,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下功夫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精准把脉、精确制导,为改革举措接地气、攒底气;要坚决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把解决了多少突出问题、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作为第一评判标准,力争把每一项改革都办成民心工程,充分展示改革的含金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化千难万难为再也不难,在推动工作上一呼百应、一顺百顺、一往无前。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历史的轮辐滚滚向前,当我们经历着改革破冰的雄关漫道,深化改革的艰辛跋涉,重点攻坚的风急雨骤,任务一次比一次艰难,信心却一次比一次坚定,在集结号吹响的时刻,从无数坚毅的脸庞上都可看出同一种信念:坚忍不拔才能胜利,半途而废一事无成;从无数粗犷的嗓音中都可以听到同一种呐喊: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

  鼓点急促,号角声催。前路虽险,砥砺奋进。这是一个风雷激荡的时代,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时代,这是一个再立坐标的时代。让我们激扬特区精神,凝聚改革共识,挽起坚强臂膀,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得失所忧,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浩荡征程上,续写新的传奇,在深化改革、重点攻坚的任务召唤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勇前进!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给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
  “尊敬的纳税人,截至2019年7月申报期,国家税务局
海口试行“无税不申报”制度减轻办税负担
  新华社海口7月23日电(记者吴茂辉)海南自由贸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