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岛”旅游发展模式带来的启示
巴厘岛最著名的海神庙,建于伸入海中的悬崖之上,潮涨时与陆地隔绝,景观奇特。
巴厘岛,一个南半球热带小岛,虽然基础设施远不如海南,但却成为了一个全球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它有很多经验值得海南学习。
巴厘岛有非常准确的定位,即把目光主要集中在发展国际休假旅游和观光旅游胜地的建设上,稳固业已形成的“天堂岛”旅游认可,同时依托热带海岛来设计自身的旅游模式。海南岛在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完全可以借鉴同类型的巴厘岛,将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并举,通过合理的布局分区、旅游消费结构细化,让度假旅游区、观光集中景观区、商圈综合区等相互结合。
巴厘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旅游文化和人文景观的培养。自然景观可以悦目,而人文景观则可以赏心,这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巴厘岛人深知椰树、海滩没有独特性,而地域文化才可以在人们心中留下深远的记忆,才能构筑游客的心灵港湾,吸引回头客。海南岛本身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岛内原住民的生态原汁原味、色彩斑斓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独特的民俗祭祀和民间文艺都是值得深化挖掘的原材料。巴厘岛的人文景观建设都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没有生硬移植,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对于海南岛人文景观的培养有着强烈的参考价值。
交通物流强大的硬件保证,是一个成熟的旅游区域拥有广大市场的必要条件。巴厘岛四通八达的航空网络令人赞叹,海南在航空港的建设上,国际航空港也已经初具规模,但在国际航空网络的建设上却依然不够成功,需要大力发展。
旅游区开发要注重与当地民众的和谐,旅游开发对当地原住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虽然不可避免,但巴厘岛很好地将游客与当地居民区分开来,旅游开发过程中不仅没有侵犯旅游区内居民的利益,反而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旅游目的地的最高目标是要让旅游者感到放松和带来心灵上的慰藉。海南岛的旅游不能仅停留在美景、美食这样视觉和感官层面的建设,而是应该打造能够承载起现代人心灵港湾的支点,要建立足够的人文情怀和景观底蕴。
完善温馨的旅游服务,是留住游客的关键。在巴厘岛,随处都可以享受到温馨的服务和方便的WIFI。只有做到这些,旅游形象才能树起,游客才能“回头”。
巴厘岛的开发体现的两个关键词是:连续性和渐进性。海南要打造出一个世界级旅游胜地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目标恒定、脚踏实地、稳打稳扎、一代代人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