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农田抛荒,如何让农民回归乡村?

16.06.2015  10:58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农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因种种原因,农民丢荒,造成宝贵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我省西部某县去年组织了一次调查,发现全县有三万亩耕地丢荒(含单造田),其中有部分耕作条件非常好的基本农田。(6月12日《海南日报》)

  近年来,农田抛荒话题在全国范围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曾几何时,村边绿树、郭外青山,流水潺潺、荷叶尖尖,朝露夕霞、袅袅炊烟,儿骑竹马、女戏青梅……村在景中、人在画中,记忆里的乡村是诗意的,是美好的,和睦的。而现实中的一些乡村,则是荒芜的、凋敝的,伴随土地抛荒的是工业文明的入侵,污染的加剧、农民的断层、人口的外迁、农村的衰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空心化愈演愈烈。原本是因生活的无奈所迫,才会选择的背井离乡,如今却演变成一股追求美好生活的潮流,席卷全国。城镇化所带来的,既有自然生态的失衡、环境的破坏,也有农耕生态的割裂、乡土社会的瓦解。随着美丽的流失,乡村逐渐成为了回不去的故土。

  土地将芜胡不归?“不归”的背后,是长期以来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农民在土地上日复一日的耕作,却产出微薄,收成看天气,收入看市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是真实的写照。始终处在产业链末端的农民,普遍低学历、低收入、低保障,“跳出农门”自然就成为了一个个家庭的梦想。然而,城市生活虽美好,但若没有了乡村,没有了农业,城市也将毫无生机。

  让农民回归乡村、回归田园,并不是要将农民世世代代禁锢在土地上,而是要让他们活的有尊严、收入有保障、体验无差别、出彩有机会,让他们不再以农民身份为耻,不再将摆脱农民身份看作是出人头地。当前农民断层,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务农,并不是单纯地怕苦怕累,嫌收入低,而是缺乏存在感、安全感、公平感、幸福感。只有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甚至是优质服务均等化,让农民不再成为便捷交通与优质的医疗、教育、文化、通讯、网络等服务的“化外之民”,不再被社会边缘化,而是公平地享有人生出彩机会,农村才会更有魅力,农业才会后继有人。

  让农民回归乡村,还要寻找一种精神内核,将离心力变成一种内在的向心力。“少年辛苦事犁锄,刚厌青山绕故居,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古诗《野人庐》描写的就是一个村民的回归过程,现代版的乡愁就是要寻找精神里的故里。正如苏轼笔下所言:“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心安处”正是一种情感的维系,让农民回归,尤其是让年轻农民回归,就需要以情感为纽带,来维系族群关系、家族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只有对智慧的先民和足下富庶的土地充满敬畏,对传统的村落文化深刻认同,才能真心热爱自然、尊重劳动、感恩先辈、注重交流,才能让农村这片美丽土地重焕勃勃生机,成为宜居的乐土、希望的原野。(饶思锐)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