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海南大学多学科、多角度、多举措扛起海洋科研担当

03.12.2015  09:02

 

海南大学多学科、多角度、多举措扛起海洋科研担当

聚力呵护那片蓝

 

海南日报 】记者 陈蔚林 周元

登上海南大学的制高点,可以望见一片蔚蓝向远方无限延伸。日日浸润在海风的轻抚之下,海南大学的教师、学生对海洋的情感和认识也越来越深。

当前,海南大学正在积极申报“南海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若能申报成功,必将整合该校已建成的“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资源和优势,为促进海南大学的海洋学科建设、提升海洋科研实力和水平提供对口智力支持和帮扶作用。

不难推测,这座位于南海之滨的“211工程”重点大学,在海洋学科建设过程中不断勇攀高峰,也将对提高海南乃至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以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倾心海洋科研作出良好示范

谈起海南大学师生在海洋科研工作上取得的进展和突破,海南大学副校长胡新文如数家珍——

近年来,海南大学在南海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已先后建立了“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岛屿资源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平台,开展了大量的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

目前,在南海海洋生物技术、热带海洋药物、南海海洋环境工程与生态效应、南海岛礁工程与海洋工程材料、南海海洋信息技术等方面,海南大学已成为人才较为集中、热带海洋特色鲜明的重要研究基地。

一座综合性重点大学,为何如此倾心于海洋科研?

胡新文提出,海南大学是海南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大学,应当顺应形势发展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国家启动大学“双一流”建设两大发展机遇,争取新一期《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支持,去制定学校“十三五”期间事业总体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经过全校师生多年携手奋进,该校已经形成的“热带、海洋、旅游、特区”专业学科体系,立足海南发展实际、符合科研发展趋势,为其他高校作出了良好示范。

勇攀科研高峰呵护海洋生态

良好示范不止步于正确的发展定位,更在于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

记者从海南大学了解到,当前,该校在我国南海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药物和海洋环境生态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波纹唇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驼背鲈健康高效工厂化养殖技术”“点带石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等一批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罗素兰的团队长期专注于海洋药物芋螺毒素的研究,证明了芋螺毒素在镇痛、治疗成瘾、帕金森症、癫痫、精神病等多种疑难杂症和抗癌等方面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值得一提的还有,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爱民主持建设的中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三亚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还为我省渔业资源和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中起到了带头作用。

王爱民介绍,该项目在三亚蜈支洲岛西南侧的100亩海域内投放了2.6万个人工鱼礁立方,通过人工环境改造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等措施,以人工鱼礁建设为中心给海洋生物栖息营造了良好环境。建设4年多来,这座海洋牧场吸引了大批鱼类、贝类、珊瑚类海洋生物繁衍生息,不仅达到了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还让“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海洋环境”的梦想成为现实。

挖掘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

海南岛是中华文明中重要的分支,受四面环海的影响,形成了底蕴丰厚的海洋文化。因此,挖掘和传播海洋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唤醒和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也是海南大学的责任之一。

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伉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受有关部门委托,主持编纂海南地名词典。在此过程中,海南渔民记录航行西沙、南沙众多暗礁、岛屿的更路簿,引起了他们的关注。目前,他们研究形成的100万余字著作《南海天书:海南渔民南海“更路簿”文化注释》进入了最后的校对修改阶段,即将正式出版。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长期在南海耕海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我国南海维权的重要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周伟民认为,更路簿中的每一项经验、每一个地名,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间和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是一个群体的集体智慧结晶,在中国南海权属上刻着醒目的历史印记。

醉心于海洋文化研究的海南大学师生表示,海南担负着国家在南海维权管海的重任,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作为地方高校,海南大学鼓励倡导教师围绕海洋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工作。比如,该校与省社科联共建的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就为研究南海重大法律问题、服务国家战略作出了贡献。(本报海口12月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