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500多小额信贷员帮农民致富 16人挂职副乡镇长
帮农民致富 育诚信意识
海南五百多信贷“小鹅”田园放歌(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五月的五指山,溽热难耐。过小桥,盘山路,到毛阳镇初保村。山上,茅草屋层层叠叠;山下,新楼房整整齐齐。“从前流大汗、战蚊鼠,如今吹空调、喝凉茶,全靠政府盖房、农信社贷款。”村民感叹。
3年前,五指山市改造茅草屋,盖一套83平方米新居,村民只需掏2.5万元。知道山里人缺钱,农信社的小额信贷技术员邱晓鑫不请自来,阿嫂们却迟疑不决。
邱晓鑫不急于辩解,挽起裤管,走进稻田,一边帮阿嫂们除草,一边唠嗑:“农信社是农民的银行。首次2万元以下贷款,只要3至5户联保、无需任何抵押,5天培训,即可获贷。”
“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011年5月20日。拿到1万元贷款,我抱着孩子哭了。”村民陈琼梅说,她是单身母亲,度日艰难。贷钱给她,风险不小。
海南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广大农民急需面广量小的金融支持。但是,银行“谈小色变”,农信社偏不怕,凭啥?一是省委省政府态度鲜明,大力支持;二是农信社自身转变经营理念。海南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吴伟雄提出,“帮借钱的人先赚到钱。”小额信贷技术员送技术、送信息、找市场,不到2年,初保村30多个贷款户还清贷款。农民二次申贷,户均年收入从几千元增至4万元。
诚信是可以培育的。海南农信联社在小额信贷中设立诚信奖励金,按时还息者,结清本金时给予诚信奖励金,还能享受政府贴息。若发生还息拖欠甚至跨月,就减少甚至不发诚信奖励金。
欲要农民诚信,先要自己诚信。小额信贷技术员下乡,谨守“三条铁律”:不喝农民一口水,不抽农民一支烟,不拿农民一分钱。“放贷时清正廉洁,收贷时理直气壮。”海南省农信联社副主任、原小额信贷总部主任陈奎明说。
2007年,时任海南省省长罗保铭,与孟加拉国的尤努斯“拉钩约定”,引入格莱珉小额信贷模式。实践中不断创新,“格莱珉模式”演变为“海南模式”,其突出特征是锻造了一支500多人的小额信贷技术员队伍。他们进农家屋,说农家话,干农家活,交农家友,被乡下阿嫂亲切地称为“小鹅”。
6年间,“小鹅”们为农民发放小额信贷63万多笔、近130亿元,惠及农户51.8万户,时点不良贷款率仅2%。帮助农民致富的同时,“小鹅”们在锻炼中成长,128人挂职村“两委”干部,16人挂职副乡镇长。不经意间,农信社正成为海南培养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摇篮。
“让父亲不叹息,让母亲不流泪,让乡村的童年拥有无忧笑脸……”
6年前,刚出校园的郑诗程,第一次听到《小额信贷之歌》,深受感染,加入海南农信联社“小鹅”行列,成为一名信贷员。而今,他不再是满脸青涩的毛头小伙,见了农民,未语先笑,话匣子打开就没个完,逗得阿婆、阿嫂乐弯了腰。
海南农信联社现有541名“小鹅”,和郑诗程一样,他们骑着自行车,自带水壶、干粮,走村串户,帮农民致富,育农民诚信,在田野中淬炼美丽的青春梦。
信念:帮借款人先赚到钱
“每一个农民都有融资权,都应该脱贫致富。”
——“小鹅”感言
郑诗程当“小鹅”,遇到不少棘手事。去年,琼海市嘉积镇推荐一名帮扶对象,吸过毒,打过架,数次“进出”派出所。经过教育,此人改邪归正,养了五六只羊,急缺钱买羊羔。
可是,农信社有规定,小额信贷必须符合“四有、四无”:有本地户籍,有固定住所,有合法生产或者经营项目,有劳动能力;在金融机构无不良信用记录,无吸毒、无赌博等不良嗜好,无违法犯罪记录等。
“放贷,风险极大,可能影响业绩,甚至下岗;不放贷,农民缺钱,一家难脱贫。”郑诗程左右为难。
“我当过坏人,真的想做一回好人。”对方恳求说,妻子怀孕,为了养家糊口,他想多养几只羊,可是没人愿意借钱给他。
“让人人享有平等的融资权。”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的呼吁,是海南农信联社“小鹅”的理念。经过3次谈心,郑诗程发现,此人有项目,想干事,决定放款1.5万元。
钱会不会打水漂?郑诗程心里打鼓。没承想,刚过半年,这人卖了羊,提前还款。
“农信社贷款给我,不单救了急,还肯定了我的人格。砸锅卖铁,都不能拖欠。”卖羊人的话,回响在郑诗程耳边。
帮借钱的人先赚到钱,是海南农信联社的经营新理念,也是“小鹅”们的工作信念。
澄迈县农信社永发分支经理唐华理,年纪不大,善于总结,她的“帮扶三招”广为流传:供信息,搜集各类致富信息,印成传单;传技术,请农信社技术专家,开设讲座;找市场,帮助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
2012年,一场猪瘟突如其来。瑞溪镇的养猪专业户曾令武缺钱买药,急得团团转。唐华理听说后,送来“及时雨”:放贷2万元,帮他申请政府贴息,4818元利息全免。
渡过难关,曾令武又面临新难题:养猪规模大了,污染咋处理?唐华理建议,改为立体生态养殖:猪粪干湿分离,干的晾晒,用作农作物底肥;湿的流入化粪池,净化、沉淀,施进鱼塘,用来养鱼。曾令武听从建议,还清贷款,再贷2万元,养殖塘角鱼,扩大养猪场。现在,已有2口鱼塘,养鱼7000多条,养猪35头,年收入七八万元。
“小唐一直关心鱼塘、猪场,每逢刮台风、下大雨,我总是第一个接到她的电话,特别感动!”曾令武说。
责任:把诚信植入农民心底
“一套诚信奖励机制,让以前的‘老赖’改变了态度,主动还息。”
——“小鹅”感言
海南省农信联社是全国最后一家改革的省联社。2007年改制前,不良贷款余额46.8亿元,不良贷款率88.3%。农民诚信意识不强,拖欠利息、不还款等现象,时有发生。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一户农民,借款1万元,一直不还。小额信贷技术员几次上门催款,对方拿着棍子,气势汹汹:“谁再上门,别怪我不客气!”吓得“小鹅”不敢靠近。
时任海南省农信联社小额信贷总部主任陈奎明,决定会一会此人。他带上两名“小鹅”,来到欠款人家门口。
“老乡,你好啊,我是信用社的。”陈奎明笑着说。
“怎么着?”对方袒胸赤膊,冷眼横眉。
陈奎明一看阵势,便不搭腔,身一侧,进了屋。他事先了解到,欠款人有位老父亲,瘫痪在床。
“大爷您好,农信社领导听说您病了,派我来看望。”
陈奎明蹲在床前,大声说着,拿出200元钱。大爷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
“您很幸福,儿子多孝顺,站在门口守着您!”陈奎明补了一句,“以后有困难,就找农信社。”
陈奎明走时,欠款人神色大变,低声央告,千万别让父亲知道欠了钱。
“你这么孝顺的儿子,怎么会欠钱?”陈奎明说完就走。
过了一周,恶汉竟把欠款全部还上。
“农民不是不讲诚信,缺的是诚信习惯的培养。”陈奎明介绍,农信社因此创设诚信奖励金机制,谁讲信用,谁的利息低。例如,一个农民贷款1万元,视诚信度不同会出现4种情况:一是,每月20日前还上120元利息,月奖39元,实际利息81元;二是,利息逾期但月底前还上,本月没有奖励,其他月份按时还息,月奖21元,即实际利息99元;三是,贷款本金到期,暂时没钱还本金,只要每月按时还息,贷款结清时每月可奖21元,即每月实际利息99元。如果利息拖欠跨月,每月奖励零元,即每月实际利息120元;四是,资金回笼后,如把钱存到农信社,存款等于贷款金额的部分,每月奖励50元,实际利息70元。另外,在农信社账上来往的钱越多,可以申请的贷款额度越高。
诚信与利益相联,就在大地扎下了根。农民讲信用,农信社的业务像长了翅膀。2007年至今,存款从96亿元增至930亿元,贷款从53亿元增至570亿元,不良贷款率从88.3%降至3.4%。其中,改革后新发放贷款的不良率仅0.6%。
廉洁:“三不”铁律与“八大”机制
“放贷时清正廉洁,收贷时理直气壮。”
——“小鹅”感言
海口三江镇大黎村的张世荣要盖新房,预支了工资,借遍了亲戚,左凑右兑,还差4万元。情急之下,他甚至想到高利贷。
今年4月25日,“小鹅”许志芳、孙亚妮恰到大黎村办贷款。张世荣听说,忙见两位姑娘,央告贷款买建材。许志芳看了材料,访过邻居,答应5天放款,但经过测算,只能贷3.4万元。
临走,张世荣拿出300元:“通融通融,贷4万。”
“不抽农民一根烟,不喝农民一口水,不拿农民一分钱。这是农信社的铁律。”许志芳语速不快,说出来的话像秤砣。
张世荣脸一红,手缩回去,端出一盘西瓜。两位姑娘仍旧谢绝。
“不给面子!”张世荣面子挂不住,怒气冲冲。
许志芳、孙亚妮没解释,两天后,再次登门,收材料、签字、按手印,不过10分钟,办完所有手续。张世荣拿到3.4万元,竖起了大拇指。
“第一次不拿他好处,对方可能觉得没面子。第二次、第三次,你仍坚持,就会赢得尊重。”许志芳说。如今,海南的农民有个共识:借信用社的钱,不能不还!
许志芳说,过去,信贷员有两大毛病:一是服务不到位,农民跑乡镇贷款,往返多次,还要找熟人、送好处,等贷到款,已误了农时;二是违规贷款。有名信贷员,借600个身份证贷款,账记到农民头上,款自己花完。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海南农信联社建立“八大机制”,实现阳光信贷。比如,师傅带徒弟,徒弟能否出师,师傅一票否决,徒弟有了问题,师傅终身负责;责任信贷员、直接审核人、间接审核人、第三人“鱼咬尾”监督,按比例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增设“廉政工资”,基本工资以外的部分,当月只发两成,其余八成,如果5年内发生案件,责任人、相关负责人、责任人所在网点职工就全部扣罚;鼓励内部举报,查实后奖励举报人5000元—50万元;公开承诺阳光信贷,但凡有“吃拿卡要”,一经查实,奖励举报人10倍金额,最低1万元,坚决处理当事人。
“小鹅”严格自律,令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焕然一新。在许志芳负责的区域,7000户贷款,只有7户拖欠。
境界: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说法
“压力、委屈、窘迫、劳累,还有不算高的平均收入,这份工确实苦。但看到农民的笑脸,一切都值了。”
——“小鹅”感言
在屯昌县枫木镇,我们走进农信社一个营业点。这是一栋老式二层楼,一层对外营业,二层4间房,分作厨房、办公室、男女宿舍。午饭刚过,灶台旁,一口炒锅、几副碗筷还未来得及洗。再看宿舍,没有电视、空调,只有几张上下铺床,床上垫张草席。
楼梯下,一间黑咕隆咚的三角小房,是“小鹅”洗澡的地方。
“我在这儿生活了4年。”“小鹅”梁其聪说,最初,吃水要从井里打,再提到二楼;澡房的门关不了,洗澡时,还要腾出一只手顶着。
“生活的艰苦,不算什么。最难过的是,上门贷款,经常吃闭门羹,或被当成骗子。”这让梁其聪既委屈,又迷茫,每次下乡回来,都沮丧地大哭一场。有几次,被批评工作不力,她甚至一甩手说:“不干了!”
“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说法。”梁其聪想起海南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吴伟雄的话,改变工作策略,不再干巴巴地宣讲,而是帮农户收稻谷、砍甘蔗;村民买了假化肥、假种子,她帮着讨说法、索损赔;农民种苦瓜遇到难题,她请来农技员……渐渐的,乡亲们当她为自己人。
经梁其聪办理,枫木镇九拉村村民林桂美先后从农信社贷了6次款,总额8.8万元,种植的苦瓜地从2亩变成了5亩,翻盖新房,还在县城买了经济适用房。更让她高兴的是,女儿吴清川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一名“小鹅”。
以心换心,心心相通。一次,梁其聪打电话,叫叔、婶开个短会,不到半小时,村口聚集起60多个农民。有的沾了一脚泥,刚从田里回来;有的睡眼蒙眬,刚从床上爬起来……在村民的心中,梁其聪不单是信贷员,也是政府派来的干部。
事实上,已有128位“小鹅”挂职村“两委”干部,16人挂职副乡镇长。他们正在服务“三农”的壮阔舞台上,演绎奋发有为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