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路上工作室再推新作 中国领导人报道新语态受追捧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姚奕
还记得让你脑洞大开的时政视频“神作”《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吗?视频的出品方“复兴路上工作室”近期再度发力,连续推出“跟着大大走”之博鳌篇、万隆篇、巴基斯坦篇。
与之前大获成功的作品相比,复兴路上近期推出的三个作品也有新的看点。特别是今天刚刚推出的万隆篇和巴基斯坦篇,视角、风格均有突破。万隆篇追求电影大片般的画面和音乐,配合深沉的英文画外音,营造出史诗般的代入感;巴基斯坦篇则采用了口碑颇好的“快闪视频”形式,由一群巴基斯坦留学生和他们的中国铁哥们,演绎了一段温暖的歌舞。(还在狂粉某国总统竞选广告?果断转台来看本土新片吧!)
除了形式和风格上的多元,复兴路上新作的选题方向也由内转外,着重对于外交问题阐述主张和立场。如果说此前的作品是意在讲好中国故事,那么复兴路上近期的作品,则在力图对国际社会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名称寓意民族伟大复兴的工作室,胸怀(野心)不小。而复兴路上工作室作品所代表的重大党政议题报道上的新变化,不啻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一种新语态。这种新语态,也受到了普通网友的热烈追捧。
“复兴路上”是怎样红起来的?
中国社会一向有着“为尊者讳”的传统。对国家领导人的新闻报道,人们普遍习惯于庄重严肃。但在2013年底,这个惯性思维被一则轻松活泼的小视频打破了。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一部名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的动画短片广泛流传于互联网。短片有中文、英文两种版本,以轻松的方式比较了美国、英国和中国领导人的产生机制。而全片最大的亮点,就是七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都以卡通形象出现。这一设计,突破了人们心目中领导人形象必须“高冷”的讲究,使领导人的形象一下子生动起来。普通人更是觉得,自己和最高领导人的距离拉近了。
这部动画短片的成功,带动网络上出现了一批领导人的动漫卡通作品,如“习大大版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等。而制作短片的复兴路上工作室,也因此一炮而红,成为多家媒体报道的焦点。
复兴路上工作室的另一部作品《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则由于包括人民日报微信在内的一些知名微信公众号的推荐,今年初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又火了一把。甚至有观点称,2015年春节前后,如果你没在朋友圈看过、转过这个视频,那可能被视作“没朋友”。
关于这个视频的“红”,还有一个佐证。媒体报道称,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由时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捷带队的中国共产党友好代表团出访,在老挝和柬埔寨的交流活动中,每一场活动都会播放《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
领导人报道的新语态
复兴路上工作室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中国时政报道,特别是领导人报道领域的一种新思路、新语态。
2013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谈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时,强调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此后,报刊、广电、新闻网站,包括自媒体纷纷开始尝试创新报道样式。在领导人报道领域,“总书记的文艺范儿”、“习主席的国际范儿”等新鲜的报道措辞和话语方式开始出现,复兴路上工作室作品中出现的领导人卡通动漫系列,更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形象。
接地气、人性化、富有人情味儿的报道,获得了人们的普遍欢迎。一些网友在看过动画短片后跟帖称赞:“越来越有时代的气息”“感动了哈,纯朴”“如此真实,赞啊,让人很有认同感!”
受到这些热烈反响的鼓励,媒体和自媒体们持续推动着报道在话语方式上的创新。比如,复兴路上工作室近期推出的作品“跟着大大走”之博鳌篇延续了卡通动画可爱萌趣的路线;而刚刚发布万隆篇、巴基斯坦篇则风格完全不同,前者对接了流行的微电影广告形式,来传递中国关于亚非合作发展方向的观点和立场,后者则展示了中巴友谊的一个温暖片断。视频在拍摄机位、画面剪辑、叙事结构等方面均体现出精心的设计,称得上是良心之作,也代表了目前国内在“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