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要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10.02.2015  10:21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高校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等教育全过程,要求高校教师要积极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这是个历史的真理。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制度下,人们对教师传道具体内容的理解和选择有所不同。在韩愈生活的那个时代,传道的具体内容是儒家提出的那套核心价值体系;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传道就是要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本目的在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难理解,如果高校的教师不把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成是自己的政治责任和教育使命,不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正式非正式等各种途径向青年学生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在青年学生遇到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问题时及时给予积极、正面的和直接的价值引导,那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中提出的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会沦为一句空话,整个国家的教育工作就会失去根本的价值方向。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高校教师率先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充满理想,思想活跃,在价值观问题上遇到一些困惑或问题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确实需要来自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许多毕业生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时,感受最深的不只是专业的学习与进步,更深的是自己在价值观方面的积极变化与健康成长。在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上,没有什么比广大教师自身的正确榜样示范作用更有效的方法了。要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纽扣,教师自己的扣子也必须首先扣对了。教师爱国,学生则有爱国之心;教师公正,学生则富于正义感;教师敬业,学生也不会形成敷衍塞责的坏毛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教师节看望北师大师生所明确指出的那样,“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必须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价值观修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来源、内涵、体系和要求,保持清醒,坚守底线,自觉地将自己个人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在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追求什么样的社会和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公民等事关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和公民责任等重大问题上给青年人以正确的指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高校教师树立起价值观自信。首先,广大教师应该认识到,价值观无论是作为理想信念还是作为行为准则,都是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相对性的,从来没有一种永恒的、绝对的和普世的价值观念,对任何价值观念体系或任何一个价值观范畴的理解都必须置于具体的历史、社会和实践背景下进行,不能抽象地、孤立的和空洞地谈论价值观问题。其次,广大教师应该认识到,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任何的文化传统都有自己历史形成的价值观传统,其中包含了该文化族群对理想的国家、社会和个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任何一个时代价值观的建设都不能脱离这种历史形成的价值观传统,不能排斥优秀的价值观遗产,不能完全从别的国家或民族那里移植过来。再次,广大教师应该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新成就,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立国之基、民族之魂,在全球化时代既能在价值观领域内沟通中国与世界,同时又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是团结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的坚强纽带。只有当高校教师都树立了坚定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才能够更加积极、自觉和创造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自觉抵制一切错误的、低俗的和似是而非的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