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不该有“昭君牧羊”式戏说

23.05.2016  13:13

  日前,在重庆大学中文系读大三的小赵和朋友在沙坪坝三峡广场聚餐,被一组雕塑吸引,雕塑上“昭君牧羊”四个大字引起大家讨论。“错了吧,牧羊的不应该是‘苏武’吗?”当晚回到学校,小赵开始在网上查资料,发现输入“昭君牧羊”四个字,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图书馆用知网搜索,都没发现相关内容,“出名一点的典故,也只有昭君出塞。”(5月22日《重庆晨报》)

  不光大学生小赵及其朋友质疑“昭君牧羊”的谬误,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董小玉也向记者表示,历史上确实没有“昭君牧羊”的说法,文学作品里也少有这样的描述,而“苏武牧羊”则在中国历史上有出处,是受到社会公认的历史典故。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嫌疑用错典故的城市雕塑,却在重庆三峡广场矗立了多年,也被老百姓称呼了多年,让人啼笑皆非。

  城市雕塑用错典故或许并不可怕,只要被人发现错误,可以换个名称或移走。然而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予承认。三峡广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的解释,就让人觉得其错得有理,甚至透着一种无知的狂妄:“这个雕塑描绘的并不是某个典故,而是对于王昭君在塞外生活的场景描述。”仅凭“应该”之类的想象,就创作古今中外名人的雕塑,那么,既然昭君“应该牧过羊”,杨贵妃是不是也应该葬过花,西施是不是也应该醉过酒,貂蝉是不是也应该浣过纱?我们是否都可以张冠李戴、指鹿为马?

  撰写历史小说、拍摄历史影视剧,允许进行合理想象,甚至还有创作者采取戏说理念来创作。而城市雕塑却不可戏说,何况“昭君牧羊”这个雕塑,周围老百姓基本都把它当作地名在使用,当城市雕塑用作一处地名或地标,就要传播正确的历史文化。城市雕塑用错典故本来就容易让市民产生误解,再认为自己错得有理,就有些偏执了。

  “昭君牧羊”雕塑的横空出世,再次折射出城市雕塑没文化、真可怕。这些年,不少城市的公共雕塑呈“一窝蜂”式爆发增长,但大多数设计平平、制作粗糙、艺术水平低劣,堪称俗不可耐,却堂而皇之地矗立于街头,像“昭君牧羊”一样,不仅不能提升城市形象与公众审美,反而破坏城市形象、败坏公众的审美品位。何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雕塑的设立往往出于“管理者意志”而非民意。也就是说,雕塑虽属于城市规划,但常常由相关领导干部拍板,很少听取专家和市民意见,也就难保其艺术质量了。

  要避免“昭君牧羊”之类的“荒唐雕塑”,要保障城市雕塑不成“垃圾景观”。在雕塑创作与设立过程,就要少一些“管理者意识”、多一点群众参与,少一些“小地盘意识”、多一点严格评审,如此才能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艺术精品。在欧洲一些城市雕塑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创作城市雕塑有严格的手续和科学民主决策程序,专家团要对雕塑进行苛刻的艺术性评审。如果我们有了完善的规则和程序,就会有更多更漂亮的城市雕塑进入我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