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城市转型的持久战——三亚“双修”“双城”试点纪实之四

24.12.2015  12:34

一场城市转型的持久战
——三亚“双修”“双城”试点纪实之四

  ■ 本报记者 况昌勋 杜颖 胡续发 黄媛艳

  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让城市敞开宽阔胸怀,让建筑风貌更具特色,让市民生活更加舒心……

  刚刚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谋划的城市“成长坐标”,与三亚“双修”“双城”实践探索完全契合,这让三亚人信心倍增,毅力更加坚定。

  然而,三亚城市病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生长”于快速“成长”之中,积聚了30年。痼疾并非一朝一夕而成,转型之路仍需爬坡过坎。

  循着中央指明的航向,三亚坚定意志、创新思维,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科学的举措推进“双修”“双城”,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蓝图”终将成为现实。

   航向:

  三亚实践契合中央精神

  “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

  刚刚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许多理念、思路和提法让人耳目一新。而这些“新提法”,对三亚人来说,倍感亲切,因为三亚正在践行这些理念、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农耕古国快速迈向城镇化、现代化,同时也出现生态环境退化、城市文化缺失、治理管理粗放等问题。三亚同样存在着“硬币的两面”。“双修”“双城”是三亚探索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是遵循党中央系列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结合三亚实际情况铸造而成的。

  “三亚城市发展思路,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符合中央对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张琦表示。

  “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这是三亚人耳熟之语。张琦表示,三亚“双修”“双城”工作,正是以“大脚革命”思维理念引领推进。“大脚革命”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变钢筋水泥的灰色基础设施为绿色的生态系统。三亚将以“多规合一”为契机,划定生态红线,构建“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生态环境格局,山体复绿、河水治污、海岸线生态修复,让山海相连、蓝绿为伴、鸥鸟翩跹,人与自然在城市里和谐共生。

  城市如人一样成长,也有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城市“失忆”就会千城一面。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就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高速发展让三亚城市风貌失控,城市修补,就是要提升三亚城市空间环境品质,让其更具特色、更加精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主任工程师范嗣斌说,三亚还将在城市修补过程中延续历史文脉,从“”到“”进行修补、传承和展现。“”,如特色街区、疍家文化、老火车站元素、码头元素、古镇古村等;“”就是城市整体建筑风貌中对本土文化要素的指引和展现。

  “城,所以盛民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城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三亚开展交通环境治理、旅游市场治理、涉海旅游治理、市容市貌治理、违法建筑治理,推动12301旅游服务热线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并线,建立市政、旅游投诉快速受理机制,创新成立旅游警察支队和旅游巡回法庭等,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无不是为了让市民游客生活、旅游更方便、更舒心、更安全。同时,三亚鼓励市民、游客参与到城市治理管理,从首次立法就采取“开门立法”到邀请市民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再到“候鸟”老人组成志愿者服务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均是创新之举。

  在全国视野下,在城市发展规律里,来思考“双修”“双城”,它既是中央精神在三亚的落地与实践,也是三亚为全国城市转型升级的一次探索与试路。

   航程:

  三亚转型仍需爬坡过坎

  今年,三亚一批又一批的领导干部远赴新加坡学习,惊叹“花园城市”之美:68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几乎无处不见花,无处不披绿,潺潺流水清澈见底。谁能想到,这里也曾出现河水发臭、杂草丛生、居住环境恶劣。美丽嬗变的背后,是半个世纪的努力。

  学习归来,三亚领导干部在掌握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服务管理等实践技术之余,也充分意识到三亚“双修”与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一样,也将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需要壮士断腕,也需要坚定意志、持久耐力。

  “双修”“双城”的艰巨性,决定了它是一场持久战。积聚30年的三亚城市痼疾,不仅深入“骨髓”,并且交织着错综的历史需求和现实的利益考量。正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所言,城市“双修”对三亚来说就是“刮骨疗毒”,三亚推进“双修”,每下一步棋都会碰触方方面面的利益。

  “双修”“双城”的根本目的,也决定了它是一场持久战。“‘双修’深层次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就倒逼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旅游业等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循环型转变。”三亚市副市长李劲松说,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既要有新的技术,也要让老百姓改变思想观念。

  十年“双修”“双城”仅仅是下猛药时期。10年之后,仍然需要持续和深化。路途遥远,暗礁无数,三亚“双修”“双城”能否持续,老百姓疑虑重重:三亚能持之以恒吗?能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吗?

  一张罚单,或许能从侧面释疑解惑。三亚首部地方法规《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生效后,12月16日,开出了第一张罚单,一商家因占用白鹭公园绿化带进行经营而受到了处罚。

  白鹭公园,位于三亚河畔,因有众多白鹭栖息过冬而得名,这片城市“绿肺”却被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视为“肥肉”。为此,三亚通过立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依法确定的白鹭公园用地或者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

  “双修”要可持续早已成为共识,三亚创新举措,着眼于长远布局:一方面,充分利用好刚刚获得的地方立法权;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海南开展省域“多规合一”试点的历史机遇,革除传统规划弊端,让规划落地生根。

  三亚市规划局副局长高中贵坦言,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偏差,甚至“规划、规划,墙上挂”。“‘双修’伊始,我们对这种情况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反思,规划与实践脱节主要原因有,规划之间相互冲突、规划操作性难以及实施过程中被修改。”

  以问题为导向,见招拆招。三亚贯彻落实“多规合一”试点过程中,着力将各部门和各区的主要空间规划落实到“一张蓝图”上,搭建一个多规共享的“1+N”规划信息平台,合并统筹政务审批平台,形成“一张表”管理机制。

  为让规划更具操作性,三亚将规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规划不再大而空,科学而细致。高中贵说,在三亚发展过程中,规划被修改现象时有发生,三亚则利用地方立法权,保护“蓝图”不走形。

   航标:

  精品鹿城终将实现

  千百年来,红树林如一条绿色珍珠项链“”在三亚河上,装饰着河水,也装饰着三亚人的梦。而如今,“项链”已散,碎成一段段,9000多米长的“珍珠”已失。

  “双修”正在找回丢失的“珍珠”。翻开规划图,只见一串“绿色项链”戴在三亚河上游城市,串联“山-河-城”,两河交汇处,景观如“”状,称为“三亚之心”。“双修”十载,三亚将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

  三亚“双修”,如一艘巨轮扬帆起航,踏上远征,向青山绿水、碧海蓝天驶去!站在航行的船头,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

  未来的三亚,山脉如五指从北部延伸至海,绿色的森林、蓝色的海洋环绕着明珠之城,枕山面海,山绿色成海再无斑点,海蔚蓝如画再无浊色。纵横交错的河溪,从山地森林出发,分分合合,汇聚成为12条河流,一路向南,畅通无阻,奔波数百里,融入大海。

  未来的三亚,登上鹿回头山顶,杂乱无章、密密麻麻的违法建筑已经消失,映入眼帘的是色彩协调、干净整洁的建筑群;市民万果园、红树林公园、月川湿地公园、名花公园、金鸡岭公园、丰兴隆桥头公园、白鹭公园、鹿回头广场、大东海广场、临春岭公园等串联成线,如一条条绿色廊道,镶嵌在城市之中,吸引八方来客。

  未来的三亚,行驶于高速公路上,只见裸露的山体披上绿装,被果林破坏的“帽子山”摘掉了帽子,被遗弃的白石累累、积水成池的矿坑也变成了树木摇曳、红花绿草相间的矿坑公园。

  未来的三亚,行走于三亚河畔,不闻水臭、但闻花香,白鹭嬉戏、游人休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行走于市中心解放路,机动车、电动车各行其道,道路干净整洁,广告牌安置有序,建筑风格透露出浓浓琼岛元素。

  航程虽远,但航标清晰;航程虽艰,但意志坚定。

  站在城市发展的更迭节点,面对彪炳史册的历史性探索,三亚,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这座全球瞩目的旅游之城,必将续写属于自己的新荣光。

  (本报三亚12月23日电)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给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
  “尊敬的纳税人,截至2019年7月申报期,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