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200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10余省市已制定规划
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借助这些新技术体系的“智慧城市”正在改变着城市管理的传统模式。智慧城市建设不仅需要智慧的交通、医疗等,还需要智慧地应对各类应急事件,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6个特大城市的人口已经达到1000万以上。
持续扩大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压力,对城市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不少大城市的硬件建设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但在城市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用“智慧”保证城市的安全运行?为此,记者走访了相关专家。
大数据构建城市综合应急平台
据统计,目前我国超过200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陕西、宁夏等10多个省区市制定出台了省级总体规划。去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虽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也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
要确保智慧城市的安全运行,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通过对城市主要部件日常管理的物联数据采集,为城市安全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统一、安全、及时的信息传输通道。中城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万碧玉指出,现在很多城市管理欠缺的是大数据。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而目前这些数据分散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中,比如人口数据在公安系统,房屋信息在房产局,道路交通数据在交通管理局,这些信息如何实现开放共享是一个大问题。在城市应急管理时,需要有一个中心部门来统筹这些数据,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进行共享。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建议,充分整合各类数据资源,纵向构建上下互联互通的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体系,横向构建与其他部门“专项应急平台”的联动体系,共同打造“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为支撑”的城市综合应急平台体系,为城市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科学模拟规避未来风险
大型活动前的风险预判,是城市安全管理的最重要环节。智慧城市可以对每一个区域的空间信息进行建模,也可以通过移动信息的预测和仿真等,预测人的活动对城市等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城市三维模型,评估人流可能聚集的地点,一旦现场人数超过容量,就可以引导人流有序分散、在关键点高效布置警力等。
突发事件虽然难以预料,但人群聚集的过程却是渐进的。人群在特定地点或区域不断聚集,经历了多个环节。如果能在最初的环节中,防止新的人群再聚集,加快已聚集人群的疏散,就能有效控制风险。在人群聚集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发生意外的概率大小,形成多个风险提示等级,通过短信或微信以及其他互联网应用,向人群中的个体陆续发出安全提示或预警。
万碧玉说,可以运用手机LBS(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位置信息进行定位。当公共场所聚集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政府应该提高防范意识,进行预测,进而采取应急措施,规避风险。
“人的智慧”更重要
要确保智慧城市的安全,我们缺的并不是技术,关键还是人的观念,智慧城市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智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认为,预测交通流量、给出合理的交通分流建议、公共人流动态监控和设计引导模拟,并非高难度的技术,一些城市的应急建设中早就有了,却未将此事落到实处。一旦发生问题,又把责任推向应急建设方面。
简单粗放、疲于被动应付的传统城市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城市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急剧增长的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宁家骏建议,城市管理要体现“平战结合,以平为主”的总体设计理念。“平”时能够满足各级部门的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战”时能够满足应急值守、应急评估、应急决策和应急指挥等工作的需要,以做到应急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流程管理。
万碧玉建议,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公共安全事故,包括身份识别、医疗诊断、定位、救护、道路优化等技术手段在内的应急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技术保障手段,培训工作人员,强化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
宁家骏指出,城市应急安全体系也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条件进行设计和建设。要从单纯的“应急”向综合性的“城市大安全建设”的理念转变,并应具备当地特色,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城市内在发展规律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模式探索,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记者 林紫晓 《经济》杂志社记者 张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