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人的跨越前行——海口“双创”启动一周年纪实之三
■ 本报记者 计思佳 实习生 钟圆圆
对于海口人,在路边、自家的小区里“偶遇”书记、市长已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一年到158个街道、社区,巡查暗访调研105次,帮助协调解决约130个问题——翻看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的行程表,可以发现包括新年在内的多个节假日、工作日的晚上,他都在和海口四套班子领导上街暗访夜巡。
“双创”给海口的干部作风带来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变。除了海口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基层干部也在抓实事小事中锤炼了作风。
“城者,以承民也”——人永远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最大动能。把城市打造光鲜的同时,更需要人心思齐的良好风尚,需要大家共享更美好生活的愿景。
回望过去一年,基层干部说,虽然辛苦,但凡是对这份职业有追求的人,看到群众对政府的工作越来越认可,都会觉得值得;市民说,虽然“双创”开始给生活带来了些许不便,但一切都在慢慢改善,看着海口越来越美,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大家都觉得自豪。
“双创”吸引了更多市民关注这座城市的管理、发展,并且愿意参与其中。它已成为海口耕种城市善治的试验田、绘就民生幸福的新画卷。“双创”正带领这一城人实现跨越转变。
干部:为百姓办好事觉得很值
7月30日下午,烈日灼人。在海口市海秀城市快速路建设工地上,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忙着铺沥青。
“现在工期非常紧张,为了确保9月30日前实现全面通车,我们实行两班制,每个班的工人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项目副总工程师匡镇说。
而在去年,海秀快速路还处于半停工状态,海口市民不断质疑:这路到底还要修多久?
为正风肃纪,海口市就该项目进展缓慢对市高架桥工程指挥部征收处、市城建集团总经理助理等4名干部进行了问责。
之后,涉及项目征地工作的秀英区与乡镇干部深入一线和村民沟通,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拆迁征收工作,项目得以全面推进。7月20日,海秀快速路提前实现功能性通车。
这便是海口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缩影。能够改变以往部分干部中存在的“慵、懒、散、怠”不良作风,将全市干部动员起来,靠的是观念的更新、问责机制的完善以及工作制度的创新。
因海口起步较晚,在城市基础设施上欠账较多,很多干部对“双创”信心不足,但其实城市管理的不足更多是观念的落后。孙新阳举例说:“比如在管理中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在服务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这些观念不改变,就算城市再漂亮光鲜,也不足以让人们留恋。”
不断完善的问责机制也让干部不敢松懈。对照创建测评标准体系,海口每月对创建成效开展考评,考评结果和存在问题在媒体上曝光,并跟踪督办,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问责。
大型问政节目《亮见》已成为海口纠正干部不正之风、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公开课。节目上,各种交通乱象、“脏乱差”卫生死角、违法建筑被暗访组曝光。
6期《亮见》过后,共问责干部165人,处分15人。一年来,海口市、区共问责干部580人次,同时在“双创”一线培养、提拔了84名干部。
另外,通过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海口把人员编制、财力等管理权项等向下倾斜,充分发挥区、镇(街)的作用。“只有基层权责对等了,党员干部从心理上感受到了公平,干活的积极性才会显著提高。”海南大学教授詹长智说。
“虽然辛苦,压力也不小。但回顾这一年,我觉得很值。”海口海秀街道工委书记孙副林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希望通过工作成绩获得群众认同。‘双创’后促进了资源下沉,各部门之间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打破了以前‘各管各’的局面。能够高效、务实地为老百姓办好事,赢得他们的信任,我们一线干部心里也是很满足的。‘双创’成为我们刷存在感的载体。”
市民:“双创”是在造福我们
“‘双创’中,我们收获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更收获了民心。”海口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双创”工作指挥部指挥长吴川祝说,“双创”光靠干部是不行的,更要靠百姓。“这才是最核心的动能。”
秀英区三无小区储运小区进行改造前:院子里垃圾遍地、老鼠乱蹿、四处都是鸡笼和违建。顶着骂声,街道干部带着小区里几个热心市民,一起把违建的铁皮屋和鸡棚都拆了。然后又请人将院子黄土裸露处硬化,改成健身小广场。
“改造后我们小区不但变得干净、整洁,而且还有了球场和文化室,档次都提升了,大家脸上都有光,”小区住户陈彩珠说。
“不就是为了两块牌子么?”“‘双创’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储运小区的居民一样,不少海口市民对“双创”也经历了从怀疑、观望到认可的转变。这转变的背后,是海口将为民、惠民、便民作为“双创”不变的宗旨。
“双创”期间,海口投向民生支出的资金占财政支出的75%。新建、改扩建10所学校,新增教育学位5050个;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和“限费医疗”改革,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组建“菜篮子”集团公司,保供稳价;优化公交线网;推进特色餐饮街(区)建设,全市计划打造63处“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同时,社会治安管控水平也不断提升。自2010年海口警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来,今年上半年开始出现拐点,海口市公安局受理的各类警情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9.9%,治安形势趋好。“现在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戴着红袖章的公安和城管队员在街上巡逻,心里倍感安慰。”龙华区金宇街道的符舒敏说。
“双创”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海口市政府也一直在不断摸索、改进,以求让民众获得最大红利。
因不允许占道经营,“双创”后有些摊贩因此失业,而不少居民也因吃不到家门口的粉汤而抱怨过。对此,海口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安排就业、以及打造15分钟生活圈等方式,让1200多名流动商贩实现转岗、就业。既让商户免受露天经营的痛苦,也让市民出门就能享受到便宜、干净的小吃。
原大同路27家裁缝铺从布艺街搬到万国大都会开张营业,从原来面积仅有6平方米的铁皮房迁入有空调的大商场,裁缝师傅们的收入明显增加。他们都感慨:“‘双创’是在造福我们!”
各界:携手打造有温度的城市
“大家都盼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到我们小区来,听听我们的心声,帮我们解决问题。”
“小区停车位太紧张,应该学其他城市在马路上开辟错时停车位,希望交警部门能考虑下。”
……
当市民发现自己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反馈,干部们真的在为百姓办实事时,也更愿意将心里话说出来,积极为城市的管理建言献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为激发市民参与管理、创建城市的热情,海口发起了“随手拍”“小手拉大手”“双创监督员”等活动。
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从去年12月份起开展了交通违法“随手拍”活动,截至7月25日,系统共采纳2.8万多条举报线索,送出近85万元话费。海口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李辉说,通过这样全民参与、监督的方式,增强了市民的交通法治意识和参与交通管理的主动性。
两个月的时间内,海口4个主城区已实现“双创”监督员全覆盖。监督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热心人士,作为城市执法工作的补充力量和辅助队伍,协助参与城市日常管理工作。
同时,海口也诞生了一批“双创”明星。周宗贵是海口的“网络大V”,同时也是“双创”监督员。《海口朝霞路从“地震”路到示范街》《公益广告破损无人问 影响“双创”盼更换》《乱丢烟头丢掉文明 捡烟头捡起大文明》……他在天涯社区里开辟的“图说双创”“贵哥巡街”等栏目,既有对身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也有对海口双创后城市点滴变化的记录。
今年72岁的白爱萍有海口各个区领导的微信联系方式。作为“双创”志愿者,她每天拿着大夹子上街边巡查边捡垃圾,发现问题立马拍照向有关部门反映。如今,白爱萍还参与了多档电视台的节目,并且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节目《白阿姨来了》,通过各种方式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一座城的蝶变,需要更多人能像周宗贵、白爱萍一样,真的把自己当成城市的主人翁。这样,便会少些旁观者的冷漠,多些参与城市建设的热忱。毕竟,谁会嫌为自己的“家”作贡献是在多费力气呢?
择一城终老。“候鸟”老人桑军说,当初因为看中了海口良好的生态环境,跟着女儿来这里定居。一年来,他也发现,“双创”正带领一城人实现认识、行为、思想上的跨越转变——整座城市更有人情味了。
“我打心眼里为这种变化高兴。每一个干部、市民既是创建的践行者,也是创建的受益者。希望‘双创’能够永远坚持下去,让我们的后代也能享受这种文明向上,充满温情的城市风尚。”桑军说。
(本报海口7月3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