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垦20家农场农业用地规范管理工作基本完成
海垦20家农场农业用地规范管理工作基本完成
土地一图管到底 职工安享新红利
深化新一轮农垦改革。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以职工增收、垦区增效为目标,加快推进农垦市场化改革。大力清理规范垦区土地管理关系,推进“三类地”确权,推动土地资产化资本化。培育壮大农垦市场主体,激活农垦经营机制。
——摘自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
■ 本报记者 李关平
进入土地资源运营管理系统,点击“红明农场公司”的一个地理坐标,弹出一张实地航拍图片,土地的权籍资料、合同申请、合同列表等书面资料也能即时可查……海南农垦开展第一批红明农场等20家农场农业用地规范管理工作后,土地管理有了新变化。
土地确权用上高科技——
卫星航拍图+GPS测量仪
拥有海南五分之一土地的农垦,土地是其立业之本。然而,近年来土地管理相对粗放,收益低下、分配不公,特别是土地承包“三过”(土地承包期过长、面积过大、租金过低)问题普遍存在。在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中,我省决定推进农场农用地规范管理工作,清理规范农场“基本田”和“经营田”分配管理制度,解决土地“三过”问题以及无地少地职工收入低、职工退休不退地、内部私垦私占等问题。
经过近10个月的不懈努力,海垦控股集团第一批红明农场等20家农场农业用地规范管理工作基本完成。通过建立农业用地电子信息系统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垦区土地,落实以图管地。
职工承包的土地面积划定、测量指界,是推进土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掌握垦区农业用地的第一手资料,确保职工承包土地信息准确无误,海垦控股集团通过省测绘局获取全垦区范围内的卫星航拍图,使用卫星航拍图片系统来辅助职工指界确认承包土地的地块。
与此同时,外业组工作人员会亲自到现场用手持GPS测量仪进行测量确认,特别是对新增地块的来源、现状、权属等进行登记,确保录入数据真实有效,真正做到“人地相符、图表一致”,测量覆盖到位。
土地清理挨户进行——
处理问题地,还职工安心
土地权属能清晰认定,为土地规范管理奠定了基础。“农场农业用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个人不得随意侵占国有农场土地,如要经营国有土地就必须得有偿使用。”“法律明确规定国有土地承包年限不得超过30年。”开展农用地规范管理工作中,有些职工认为自己在农场土地上种植作物后土地就成了自己的,有些地租明显过低,有些职工退休了还占着土地。
海垦控股集团农场事务部部长王绥文表示,对于个别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职工,各个农场公司土地清理工作队挨家挨户深入职工家里、地头,拿出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文件和方案,还有农业用地规范管理政策问答手册、地块图斑、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等资料,逐项、详细讲解给职工听,一次不行就接着去,直到职工理解同意换签合同。
“签了合同就等于给土地上了‘保险’,可以安心种,放心管了。”红昇农场公司东升基地分公司十九队胶工陈以贵笑着说,土地是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场开展土地规范管理不仅能合法合规保障职工的权益,还有利于农场统一规划发展,职工也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福利。
土地动态管理建立信息系统——
实现土地资源一张图管理
伴随着农用地规范管理工作推进,海垦控股集团深入推进海南农垦土地资源运营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用一套相对完善、透明的信息系统来管地,支撑了土地规范管理工作。
“这套系统实现垦区人口、土地调查数据及合同数据的入库管理,为垦区土地资源全面信息化管理及土地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海垦控股集团旗下的海南金垦赛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建立土地资源运营管理系统,把土地调查数据入库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私垦私占、退休不退地、周边农民侵占农场土地等问题;通过把合同数据入库管理,能及时发现租期过长、面积过大、租金过低等问题合同,有利于推进土地租金与市场接轨,全面实施阶梯地价制度。
海垦控股集团近期组成四个检查验收工作组,通过听取汇报、内业检查、外业核查、查阅台账、文件、材料、询查等方式,用时9天,对红明农场等20家农场农业用地规范管理工作成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截至5月20日,各农场已完成职工居民户籍信息录入系统数据库14.58万户,占比100%;内部职工居民承包合同换(补)签工作已完成80.77万亩,占95.89%;外部租赁合同换签工作已完成9.45万亩,占88.8%。此外,完成被占土地处置收回9.51万亩,未确权土地确权发证29.65万亩,争议土地调处5万亩。土地调查数据、合同数据均进入海南农垦土地资源运营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本报海口6月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