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垦博物馆举办抢救保护农垦文化遗产研讨会

09.12.2015  16:29

  近日,抢救保护农垦文化遗产暨农垦精神传承研讨会在海南农垦博物馆举办。省农垦总局退休老干部、海南农垦报社负责人、海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等近20人齐聚一堂,就如何在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的关键时期,保护农垦文化遗产、传承农垦精神展开热烈讨论。

  研讨会上,省农垦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海南农垦博物馆馆长张爱莉首先介绍了垦博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绩,以及当前垦博发展面临的问题。张爱莉说,海南农垦博物馆是海南农垦60多年发展的历史文化载体,沉淀着百万农垦人奋勇拼搏、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海垦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属。在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挖掘保护农垦文化,传承发扬农垦精神。

  会上,大家纷纷结合当前新一轮农垦改革实际,对农垦文化遗产保护和农垦精神传承提出建议和意见。省农垦总局原副巡视员王东江认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每一次社会经历的重大变革,对文化完整的传承和发展都是一次考验。而当前海垦正处于新一轮改革的关键节点,农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面临着挑战。在此背景下,保护农垦文化遗产、传承农垦精神可以借助利于保存归档的视频影像手段进行记录。

  海南农垦报社社长、总编辑易家凡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解谈道,中央明确提出推进农垦文化建设,汇聚起推动农垦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海南农垦改革关键时期,不能忽视海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针对农垦博物馆征集文献文物工作存在的困难,易家凡建议,要注重与农场的对接沟通,争取获得来自基层一线的宝贵文献文物。

  海南农垦博物馆顾问林旭飞则着重强调了抢救农垦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林旭飞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参与建设农垦、亲眼见证农垦发展的许多老前辈们都已辞世,从保护农垦文化遗产角度来说是很大的遗憾。希望垦博能组建一支抢救农垦文化遗产队伍,抓紧时间挖掘、保护、传承农垦文化。

  据了解,海南农垦博物馆成立于2011年2月21日。近5年来,接待国内外参观者20余万人次,目前收藏藏品6000余件,其中国家原副主席王震写给偷运胶种回国的爱国华侨雷贤钟的请柬,以及雷贤钟运胶种回国的木箱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馆现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单位、海口市工业旅游点。(记者许雅 伍祁榕通讯员杨光 吴运霞)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