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垃圾围村要有长效机制 海南农村环境整治大家谈

11.06.2014  11:39

      破解垃圾围村要有长效机制

      ———海南农村环境整治座谈会观点集萃

      农村垃圾整治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本报近期连续推出重磅报道,先是连续8天以“红黑榜”的形式,报道各市县农村垃圾整治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接着又连续以两个整版的“深读”形式,分析垃圾围村现象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和探索破解垃圾围村的良策,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6月10日,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与海南日报联合召开座谈会,来自市县的基层同志和有关单位专家,就如何建立农村垃圾整治长效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政府投入是保障

      经验:政府投入有保障的地方,农村垃圾整治效果好

      建议:把农村垃圾处理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列入长期财政预算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农村垃圾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各市县加大了对农村垃圾处理的投入,逐步构筑市县建垃圾无害化场、乡镇建垃圾转运站、村庄放垃圾桶、保洁员负责保洁的框架。

      三亚市吉阳镇经过两年的努力,率先获得“国家卫生乡镇”的称号。三亚市园林环卫局副局长杨鸿钧、吉阳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龚璞说,吉阳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效好,关键是政府投入到位,相关部门行动早。全镇19个村(居)委会,配备农用垃圾车19辆、垃圾屋63座、手推垃圾车300部、塑料垃圾桶340个。其中:10个村(居)委会通过公开招标将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纳入市场化管理并正常运行,其余9个村(居)委会全部配有村级保洁员97人,人均月补助800元,每个村(居)委会每月还给予环卫车燃油费补助500元、环境整治工作经费补助1000元至2000元。投入保障,设施到位,确保了村民垃圾有去处并且能够及时转运走。

      2013年,省检查组对全省11个农村垃圾收运试点镇考核中,屯城镇获得91分,位居全省第二,获得省政府以奖代补资金48万元。说到屯昌的经验,该县市政管理局副局长陈宋伟说,关键是资金到位,屯城镇利用省县配套专项资金352万元,一是采购2辆可拆卸式垃圾车和20个配套垃圾箱,放置在人员密集、垃圾较多的路段或村庄;二是在垃圾屋尚未覆盖到的村庄建设10个新型垃圾池;三是在村庄道路安装300个果皮箱;四是采购4辆拖拉机、122辆手推垃圾车。目前,全镇组建20支村级环卫队伍,共有保洁员123名。目前,全镇每月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210吨。

      “农村垃圾整治,政府投入是必须的,这是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必然要求。”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处处长陈永富说,经验表明,凡是政府投入有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到位的地方,农村垃圾整治效果都比较好;像定安、昌江等地,农村垃圾整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政府投入到位也是重要因素。

      陈永富说,现在有种观点认为,农村垃圾整治可以走市场化道路,从而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无论是城市环卫模式向农村延伸,还是市场化运作购买服务,政府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农村垃圾整治工作要常态化,构建长效机制,各市县必须把相关经费列入长期财政预算。没有经费的投入保障,建设美丽乡村就是一句空话。

      据了解,为保障农村垃圾整治常态化,一些市县已经把相关经费列入固定财政预算。海口市龙华区五大办主任聂卫东、环卫局副局长林声沧透露,今年,龙华区在前期已投入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经费300多万元的基础上,再追加经费1100多万元,明年预计将投入2300万元,全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乡镇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和经费保障。

      屯昌县屯城镇镇长王廉萍说,现在各级政府投入农村建设资金比较多,住建部门、财政部门、水务部门甚至农业部门都有项目资金,但是缺乏统筹,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使用效率不高。解决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投入,还必须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一规划,集中财力办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垃圾分类农村应先行

      经验:农村垃圾如果先进行分类,整个垃圾量可以减少50%以上

      建议:用经济手段刺激引导,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试点

      “建设美丽乡村,垃圾分类是基础工作。”陈永富说,农村垃圾不同于城乡垃圾,在城市里,落叶、沙尘等都是垃圾,如果不及时清扫运走,否则,很快就形成垃圾堆,影响市容市貌;而在农村里,像落叶、沙尘等,可以扫到路边或草丛里,就地消化,完全没有必要像城市一样收集起来转运到垃圾处理场。事实上,如果农村垃圾也像城市一样不分类进行处理,建再多的垃圾处理场也不够用。

      陈永富的观点得到与会人员一致赞同。

      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任张静说,解决海南农村垃圾问题的重点是垃圾分类,进行源头减量,研究表明,农村垃圾如果先进行分类,整个垃圾量可以减少50%以上,将大幅减轻收集、转运和处理的成本。大部分村民不愿意做垃圾分类,是认为即使分了最后也是混合处理。这就要求做好垃圾分类处置设施的规划。现在垃圾产生量发生和以前比发生很大变化,要重新调整相关规划,分片分区,体现分类处理的概念,不仅要建有焚烧厂、填埋场,还应该建立堆肥场及其它分类处置设施。就地处理措施没有跟上,控制不好会造成更多的污染。

      比如,现在玻璃瓶子就没人收,根本原因在于再利用设施没有,如果玻璃瓶子不回收,将会对后续垃圾分类处理有很大影响,无论堆肥、焚烧还是填埋,破碎的玻璃瓶子都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建议还是由政府引导回收。

      张静说,以前大家主要是关注工矿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源危险废物危害越来越大,相关职能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对社会源危险废物的管理,对于农村垃圾中的灯管、电池、废旧药瓶,以及在危险废物名录上的,应该单独收集,进行分类处理。

      省政协文史委办公室调研员杨娇说,省政协去年搞了个海南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我们发现几个市县农村垃圾治理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如规划不合理,没有进行垃圾源头分类处理,投入不足,垃圾无害化处理宣传不够,目前焚烧厂、填埋场技术含量也不高,导致农村垃圾分类形同虚设。我们的建议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减少垃圾收集量,多途径开展宣传,科技活动月平台,建议将环保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本,形成文明卫生习惯。要加大科技含量,对垃圾处理设施,要制订比国内水平更高的标准,农村要制定相关垃圾分类标准。

      临高县东英镇西北村支部书记张学斌说,农村进行垃圾分类,关键要引导,西北村在垃圾整治过程中,有位村民把垃圾池中塑料、玻璃、废旧电池等分拣出来,然后把剩下的纸盒、枯枝落叶等堆起来焚烧变成土肥,每个月还能卖几百元,不仅减少垃圾量,还增加一定的收入,效果就很不错。

      陈永富说,垃圾分类仅靠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靠一定的经济手段进行刺激引导,未来政府将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试点,比如设垃圾超市,针对塑料袋、玻璃瓶、废电池等回收成本高、利用价值小或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政府以补贴的形式引导企业在集镇设立回收点,引导农民分类收集这类垃圾。企业回收后,有再利用价值的就回收利用,没有再利用价值的送到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处理。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