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圣诞卡过时了吗?费事费钱或意味着重视

22.12.2014  15:50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如今的圣诞卡已经不再用来传达信息,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比圣诞卡更有效,但圣诞卡过时了吗?答案取决于在人们心目中圣诞卡应该承载什么功能。

  1974年末,社会学家菲利普·孔兹和迈克尔·伍尔科特向陌生人寄出了500多张圣诞卡。其中一些是“高尚”卡片,纸质精良,署名为“菲利普·孔兹博士夫妇”。其他一些卡片或是署名为“菲利普和乔伊丝·孔兹”,或是纸质较差,抑或两者皆是。

  “孔兹一家”除收到了一封来自警方的抗议信以外,还收到了一些相当感人的回复:“亲爱的乔伊斯和菲尔,我已经收到了你们的圣诞卡,收到你们的消息真是太好了。我必须向你们做些解释。一开始我没认出你们的姓……请原谅我如此愚蠢,不知道你们的姓。我们很好,希望你们也好。我们想念你的父亲。他们真是很好的朋友。”

  令人惊讶的是,有超过100个陌生人认为有必要回寄一张手写的卡片。这就是“礼尚往来”习俗的力量。其中寄给工人阶层家庭的署名“孔兹博士”的高档卡片回复率格外高。这就是社会地位的力量。


  文章称,如果这就是圣诞卡的意义所在——礼尚往来义务、加上一点攀高枝活动,那么所有人应该都同意以下两点:我们可以没有圣诞卡;并且我们永远不会摆脱圣诞卡。

  但圣诞卡或许还承载了其他功能。想想这样的交谈,“你好吗?”,“你好吗?”。这是一种交际对话。这段对话没有传达任何具体信息,只是向别人打招呼,并暗示没什么值得一说的事情。“我很好,你也很好,如果出了什么事,尽管告诉我。”

  有的社交媒体的功能能够以低得多的成本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或许寄圣诞卡的部分意义恰恰在于它费钱费事。如果有人邀请你吃饭,你在离开时也说了“谢谢”,你可能还是希望在晚些时候再写一份道谢便条,以示你对这份关系足够重视,愿意费这个事。不需要花费精力维护的人际关系就不是人际关系了。

  文章提出,与灵长类动物相互理毛的举动很像,圣诞卡需要花费精力、时间和金钱。要列一份最新的圣诞卡寄送名单,你需要思考一下谁对你来说很重要,不管是出于光明正大的理由,还是上不了台面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