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家公祭的重量将历史刻在人心

14.12.2014  11:53

  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各地举办各种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在很多记录公祭活动的影像中,一张孩子们手捧菊花为死难者默哀的照片尤其触动人心,见证了国家公祭的重量和分量: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学举行悼念仪式,孩子们高举写有“勿忘国耻”的标识牌,为死难者默哀,提醒自己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从同时鸣笛致哀到“和平烛光祭”,年轻人的面孔在各种悼念活动中格外引人注目。

  孩子们高举“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群像之所以更打动人心,因为这些稚嫩的面孔代表着中国的未来。以国家公祭这么重的分量去悼念死难者,就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未来的高度必将由今天这些手捧菊花的孩子们创造,这些孩子未必完全明白“勿忘国耻”背后沉重的历史内涵,未必完全理解默哀的意义和公祭的分量,未必深刻了解那段被侵略历史的残酷和悲壮,但以国民的身份参与国家公祭的经历,将深深地刻在他们心中,让他们铭记一生,并用这种强大的集中记忆去反抗健忘和拒绝遗忘。

  与好几位研究历史的老教授讨论过国民历史教育的问题,这些曾见证过那段民族苦难史的白发苍苍的老人,都特别焦虑于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历史的淡漠甚至遗忘,随着那段历史与这代年轻人越来越远,随着时间的冲淡,历史似乎成了一种抽象、虚无和跟自己无关的东西,如何铭记历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当今年2月全国人大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时,赢得了巨大的国民认同与共鸣。

  为了让历史不被时间冲淡,需要国家公祭这种举国的集体悼念仪式来让人们记住那些死难者,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记住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记住历史是不容篡改的,告慰死者,警醒生者。那段历史与今天的年轻人已经有了70多年的间隔,国家公祭是今天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跟那段历史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们默哀悼念,是为了在静默中用心灵去感知历史,超越抽象的历史叙述而回到鲜活的历史场域中,让书本中记录的文字史、图片史以具象的方式铭刻到年轻人心中。

  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公众,这一天我们每个人都沉思、悼念、回忆并追问,以国家的身份表达了对历史的鲜明立场。谴责那些否认和篡改历史的丑陋行为,这不是一次对历史仇恨的放大与强化,而是一次表态。对不断抬头的日本右翼势力,对于他们不断否认历史的行径,需要用国家公祭这种形式来表达中国立场。相信日本的年轻人也会关注中国的国家公祭日,他们有权利知道这段历史,避免被日本右翼扭曲和篡改的历史所蒙蔽。

  当然,这场国家公祭,也是与世界的一次对话,与世界热爱和平主义者的一次共鸣。中国不是军国主义唯一的受害者,世界因为那些侵略战争深受其害。今年6月,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主要目的是让中国记忆走进世界记忆,让全人类共同去面对这段历史悲剧。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我们的国家公祭日是对世界的一次呼应,共同以史为鉴,共同拒绝遗忘与篡改,共同走和平发展之路。

  又想起那些孩子捧着菊花默哀时的专注。这些孩子会慢慢长大,每年一次的国家公祭日将成为他们成长记忆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会在教科书中读到那段历史,在与父辈的交流中了解到历史细节,更会在这种举国公祭的共鸣中感知到历史,终有一天会更深刻地明白“勿忘国耻”的内涵,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感去追逐自己的中国梦,并且将这种对历史的了解再告诉自己的孩子。一个用心参与过国家公祭日活动的年轻人,历史无法不在他们心中留下印记。(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