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黎族小伙毕业回乡创业 人工繁殖大刺鳅获成功

28.10.2015  16:55

  在海南民间有句俗话,吃鱼要吃大刺鳅(海南话叫“嘎溜堆”)。因这鱼肉质鲜嫩,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接待宾客的佳肴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大量捕捞,大刺鳅数量越来越少,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牙阜村小伙符志炳结合大学所学的知识,人工繁殖出大刺鳅,使大刺鳅回归餐桌不再遥远。

   为鱼而求学

  “我是为这鱼去上大学的。”在牙阜村见到符志炳时,他直接了当地说。因生活在农村,符志炳小时候经常抓大刺鳅来吃,对这鱼非常了解。到高中时,随着大刺鳅的过度捕捞,能在小溪等地方发现的鱼越来越少。

  深爱大山、深爱大刺鳅的符志炳,读高中时便开始想着如何才能挽救大刺鳅,让这鱼能自由繁殖得更多。2010年,高考填报志愿时,考虑到家乡有很多的土地,水资源相当丰富,符志炳报考了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水产专业。

  “当时报志愿的时候家里人很不理解。”父亲符亚供说,家人都希望他报考金融、计算机等专业。

  进入大学后,符志炳为鱼而求学,平时完成功课的同时,经常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大刺鳅的生活习性、养殖等方法。遇到问题时,及时向学校的老师讨教。每年放假回家,经常到小溪边抓大刺鳅,仔细观察其生活习惯,然后根据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无论是在学校以及外出实习,符志炳做的都是跟养鱼有关,目标很清楚,大学毕业就回乡创业,挖鱼塘养大刺鳅。

  2013年毕业后,符志炳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回乡养殖大刺鳅,他要将梦想变成现实。

  繁殖成功

  出新闻了,大学生回乡当农民了。

  符志炳回乡养鱼的事情,迅速在村里传开,迎来的是大家的嘲笑声。

  “当时压力非常大,多次建议孩子出去打工,免得大家说风凉话。”符亚供多次建议儿子外出打工,毕竟大山里出一名大学生不容易。

  无论如何劝说都没用,符志炳用借来的1万元开始挖鱼池。为了省钱,他干起泥工,给建好的池子批荡。

  “看到他那么认真,我们也就不反对了。”父亲说,看到儿子认真挖池,他也就跟着帮忙。

  牙阜地区水资源丰富,常年有泉水从山上流下,刺鳅的养殖需要活水,因而符志炳引入山泉水,采取流动水来养殖,模拟天然小溪的生活环境。

  符志炳说,高中时曾经养殖过大刺鳅的他,发现死水里养殖的刺鳅繁殖不了,且易死亡。

  一切准备就绪,可大刺鳅一条都没有。每天深夜,符志炳就带着渔网到附近的小溪去抓大刺鳅,采取黎族古老捕鱼方法,先后抓来300多条刺鳅,放到池里养殖。大刺鳅成了符志炳的好朋友,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都细心观察水温。等养殖一段时间后,他采取人工交配等方式,对刺鳅进行人工繁殖,并获得成功。

  “原本打算是3年至4年后才能做成的,但今年很顺利,开始做就做成了。”符志炳说,取得成功让他对养殖刺鳅充满了信心。

  看好刺鳅产业

  半斤一条以上的大刺鳅市场价是90元/斤,而且供不应求。有人看到符志炳养殖后,想出高价购买他的鱼,他却不同意,爱鱼如命的他决定先扩大养殖,再考虑销售问题。

  养殖1年来,面临资金不足时,他经常帮别人打工,挣钱用于养鱼。在家人的帮扶下,他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成功养殖近2000条大刺鳅。

  “项目很有前景。”白沙县就业局负责人说,符志炳人工繁殖大刺鳅已取得成功,但数量有限,规模小,目前能上市的非常有限,下一步,县就业部门打算邀请专家前去辅导,帮助其扩大养殖规模,让大刺鳅发挥应有的效益,尽早回归餐桌。

  海口市创业就业协会副会长、省创业导师团成员之一的曹同军考察了大刺鳅养殖项目后,觉得非常可行。他告诉记者,大刺鳅养殖非常有特色,市场前景非常好,只要好好发展,回归餐桌不再遥远,收益也将非常可观。 (记者洪宝光)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