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推进商务事业和招商引资快速发展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进商务事业和招商引资快速发展
省商务厅厅长 叶章和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省商务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2013年商务和招商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商务工作和招商引资任务。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国梁副省长亲自出席,稍后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代表省商务厅作工作报告。
一、2013年商务、招商工作情况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过去的一年,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务。
——居民消费持续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1.89亿元,同比增长14.0%,完成年初确定预期目标,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位居第3位。
——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据海口海关统计,外贸进出口总值149.8亿美元,同比增长4.6%,比年初确定预期目标低3.4个百分点。但出口增长18.2%,高于全国10.3个百分点,位居第8位。
——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为1518.70亿元,同比增长12.1%,超出年初确定预期目标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由46.9%提高至4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7%。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利用外资水平有提高。实际使用外资1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3%,超出年初确定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新签外商投资项目62宗,协议合同外商投资额8.43亿美元。
——对外投资显著增长。全年对外投资额13.1亿美元,全国排名第8位。创我省对外投资历史新高。
——招商引资迈上四千亿台阶。组织开展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系列考察招商活动,与省外签约项目190个,签约金额4203亿元,超出年初确定预期3500亿元的目标。
(一)创新工作方法,加快推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围绕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不断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商贸流通领域取得新进展。
1、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落实省委省政府“科学规划年”的要求,科学制定了全省药品流通、现代物流、农产品直供直销配送体系等3个发展规划,发布了促进二手车流通业、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家居装饰材料市场等3个行业发展指导性意见。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减轻餐饮业税费负担支持餐饮业健康发展的政策。
2、努力促进和扩大消费。开展“百项促消费活动”。与旅游、住建、农业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开展了旅游、房地产、热带特色农产品、餐饮、会展、消费品等六大促销。开展全省消费促进月、黎族“三月三”促消费活动;组织海南美食走进新加坡;在屯昌、海口举办海南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会及2013海南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暨全国批发市场大会。全年共举办各类促销推介活动70余场,签约金额1722亿元,其中现场销售111亿元,培育了超过100个促销团队、带动了1000多家骨干企业。鼓励超市、商场与银行开展大件商品分期付款合作业务;推动4万余家商贸流通企业下调刷卡手续费费率,促进刷卡消费。免税商品销售34.2亿元,同比增长38.3%。
3、抓好流通体系建设。海口四个区、屯昌中部等5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完成建设。新建、改造提升“万村千乡工程”农家店133家,建设配送中心2家,乡镇商贸中心3家。乐东绿源商业广场、屯昌明珠广场等一批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建成运营,万宁奥特莱斯国际购物中心、海南生生国际购物广场、海口观澜湖购物中心等预计2014年上半年开业,启动了海南国际汽车园、儋州夏日国际商业广场、文昌现代商贸物流园、三亚中恒建材家居广场(二期)等一批流通设施项目建设。海口市被列入2013年全国城市共同配送示范城市。
4、推进流通模式创新。与淘宝网合作,建设“特色中国·海南馆”等电子商务工程,4000多种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始上网交易。“南菜北运”农产品试点顺利完成,95个项目基本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完成直接投资16亿元,在海南产地建成冷库14.3万吨,是试点前全省冷库库容总和的1.1倍。
5、提高市场运行调控能力。完善监测、储备、投放“三位一体”的市场调控体系建设,省级预测预警体系更加完善,陵水、乐东、儋州等市县定期发布监测信息制度。进一步完善商品储备制度,完成省级3轮、每轮10万头生猪活体储备及2000吨冻肉储备工作。推动海口、三亚建立并落实了应急储备制度。协助商务部完成首次在我省1200吨中央储备冻肉及4万头生猪活体储备公检工作。制订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投放网络体系建设方案,规划建设全省476个应急投放网点。
6、民生商务扎实推进。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任务,改造城镇菜市场50家13.6万平方米。在海口、三亚、儋州、琼海开展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建成7个农产品直供直销配送中心和20个直销门店。推进“放心肉”工程建设,开展肉菜追溯和肉品流通配送试点,完成3个县城区屠宰厂转型升级和16个小型屠宰点升级改造,完成166家肉类品牌连锁店、100个品牌专柜(摊位)、2家配送中心建设,全省生猪定点屠宰量同比增长11%。建成家政网络中心1个,龙头家政企业5个,专业型家政企业5个,培训执政上岗家政服务员3113人。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开展诚信企业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在全国率先推广国Ⅳ标准车用汽柴油工作。推广使用散装水泥874万吨,节约标准煤19万吨、减排粉尘43万吨、二氧化碳53万吨,实现社会经济综合效益3.94亿元。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组织商贸领域系列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
(二)突出强化服务,务实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抓项目、拓领域,着力化解外经贸增长不稳定因素,促进外经贸平稳健康运行。
1、加强政策引导。会同海口海关、省国家税务局、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行海口中心支行等单位出台我省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22条政策措施。海南成为《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执行省份,进一步明确了外商投资产业导向。开展了进一步扩大开放、自由贸易园区、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等前期研究工作。
2、抓出口基地建设。扶持一批外向型优势企业和出口基地,共安排外经贸类财政资金1.62亿元,推进25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9个外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和5个外贸出口基地24个项目的建设,鼓励我省外贸企业购买出口信保、开展国际贸易融资、进行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境外参展等国际市场开拓业务,扶持企业超过350家。继续支持市县发展特色外贸产业,进一步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切块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市县,外经贸区域发展促进资金切块范围扩大到儋州、文昌等14个市县,共下达切块资金6118万元。争取商务部增加我省成品油出口配额158万吨,获得活猪直接供港、燃料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实现活鸡首次供澳。出口欧盟水产品备案基地整改工作基本完成。三亚太阳鸟、英立科技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企业参加欧洲水产展、美国太阳能展、南美国际医药原料展等国际知名展会。引导光伏企业积极应对美国、欧盟发动对华“双反”调查,扩大销售渠道,开拓新兴市场;引导罗非鱼出口企业由粗加工向产品深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海南产品的附加值和出口竞争力。
4、推动“走出去”向纵深拓展。争取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专项资金2457万元支持海航、省农垦集团、海域矿业等企业“走出去”。海航投资10亿美元成功收购西班牙NH酒店集团、荷兰提普拖车租赁公司。海胶集团与塞拉利昂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蒋定之省长和塞拉利昂总统共同见证签约;双方投资12亿美元共同发展天然橡胶和水稻种植加工项目,种植13.5万公顷橡胶、水稻。
(三)加强统筹协调,强力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以推进省委省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和《政策》出台为抓手,抓统筹、上项目,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1、加强调研,推动省委省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出台。会同权威研究机构开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题研究,形成《海南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召开了全省现代服务业座谈会,蒋定之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全面部署加快发展服务业工作。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重点发展旅游业、健康和养老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商贸会展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农业服务业、海洋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十大产业,并从市场准入、财税支持、要素供给等方面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2、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发挥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协调推动相关部门促进旅游、文化教育、金融、商贸会展、房地产等服务业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联合省统计局对服务业相关行业的主要业务量年度增速进行了测算,并将任务分解到旅游、住建、交通运输、金融、税务等行业主管部门;省旅游委、省住建厅、省政府金融办工作措施得力,各项业务指标增速靠前。建立全省商贸服务统计体系,确定29个行业611家典型企业,进行商贸服务行业统计,分行业撰写10个年度分析报告。
3、抓好商贸服务项目推进工作。统筹各项促进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海口观澜湖购物中心、万宁奥特莱斯现代服务产业区、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南国际汽车园、海南中部综合农产品旅游商品交易市场等17个旅游购物、物流、信息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奖励对促进服务业发展贡献较大的批发零售、餐饮、物流等6大商贸行业38家重点商贸企业;支持了中国国际物流节、海天盛筵等16个重要展览会。
(四)创新招商方式,招商引资活动务实高效
着眼于延伸产业链条,着重于针对性的招商活动,将成效体现在提高招商引资的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投产率上,推进全省招商引资跨越发展。
1、加强统筹协调。首次制定年度全省招商工作方案,并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市县、园区实施。建立并完善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招商活动调度会,研究问题、通报情况。省直有关部门制定了省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规划,加强了对全省招商工作的组织指导和重大项目的推进。联合省统计局开展“人均实际招商引资额”考核指标统计工作,修订考评办法。编制涵盖农副产品加工、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油气化工、文化创意等产业255个总投资5817亿元的重点招商项目,通过网络、招商推介活动等平台进行了发布。
2、精心组织招商引资活动。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精心策划组织了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家代表投资恳谈会、博鳌亚洲论坛海南产业园区推介会、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定向招商活动、第十七届“投洽会”主宾省和欧洲招商推介等13场重大招商活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澄迈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等市县和园区积极参加各项招商活动,主动开展对接洽谈。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阿里巴巴、江苏金浦、广东林安物流、腾讯公司、思科集团、印度NIIT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海南,为上项目、扩投资打下了基础,为海南产业发展积累了后劲。
3、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各市县、园区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推动签约项目开工建设,2012年签约项目已开工59个,开工率44%,2013年签约项目已开工37个,开工率19.3%。项目开工率比较高的单位有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儋州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
(五)突出转变作风,机关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着力提高推动商务发展、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
1、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抓好学习教育的同时,通过开设网络热线、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向厅内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104条。通过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认真查摆“四风”问题,深入剖析根源,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修订并完善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及运行管理内控制度等21项规章制度。通过开展活动,党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得到强化,机关人财物管理和作风建设得到加强。
2、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0条规定。厅党组研究出台了10条具体措施并抓好落实;继续开展治理庸懒散贪奢整治活动。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13年商务厅公务接待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同比减少51.6%、12.7%、65.9%。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排查工作,落实了“一岗双责”。
3、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审批事项下放,将“外资企业设立审批”等22项事项审批权下放至各市县、“边境贸易企业备案”等25项事项审批权下放至洋浦经济开发区。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全年共办结网上审批2057件,占全部办件的68%。商务厅行政审批办公室被评为2013年度省优秀审批办。
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商务部大力支持的结果,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指导的结果,这是有关部门和市县相互支持、高效落实的结果,也是全省商务、招商战线同仁共谋发展、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商务厅党组,向长期关注、支持海南商务、招商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各位朋友,向为海南商务、招商发展付出努力、做出贡献的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商务、招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实施更加开放战略、激发市场活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实效、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加强外贸基地和市场调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思路和方法还存在不足;商务经济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需要进一步巩固,商务招商系统应对复杂局面、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反对“四风”、建立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发力。
二、2014年全省商务、招商重点工作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2014年工作对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十分关键。商务、招商工作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市场流通现代化水平,着力提高服务业统筹协调能力,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着力提高商务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造商务、招商引资升级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主要预期指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投资额超过4000亿元,项目当年开工率达到20%以上。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拓展商务发展空间
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为“全面深化改革年”。要深入研究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制定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举措,明确路线图、确定时间表、加大力度、加快推进。
1、市场流通方面:在全省加快建立由各类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牵头集中清理涉及全省地区封锁内容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文件,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消除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
2、扩大开放方面:一是深入研究全面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战略,争取中央赋予海南参与东盟相关事务的职能,对海南对接东盟先行给予相应支持,争取国家赋予我省边民互市贸易、石化产品向东盟出口等政策,扩大我省与东盟国家在石化产业、热带高效农业、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二是进一步放大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效应,落实好游客即购即提和邮寄提货政策,不断创新离岛免税购物模式和监管模式。三是完善统筹全省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成立服务业综合协调处。四是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有序开放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业领域,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旅游度假、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探索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3、行政审批方面:一是强化行政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配套工作。做好商务部下放审批事项的落实衔接工作,切实接住管好。二是完善内贸资金使用政策,优化外经贸专项资金分配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客观公正有效。三是规范审批行为,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在线运行、限时办结。
(二)不断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着力促进消费增长
以规划为引导,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内外融合的现代流通市场体系。把搞活流通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挖掘消费潜能,释放消费需求,保持消费持续平稳增长。
1、优化市场流通体系布局。编制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规划。以规划来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的建设。做好全省有关专业市场调研,争取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相关实施意见。编制全省商品交易市场、大型商业超市、社区商业等行业发展指导性意见,制订全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推动各类市场流通规划纳入全省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把握城镇化加快发展机遇,推进商贸流通领域的发展与城镇化相适应,打造一批商贸流通型的中心集镇。加强对内贸流通建设发展重大问题的调研,抓好探索和促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等课题的调查研究,完善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支撑机制。
2、加快流通业态健康发展。一是抓好《关于促进我省鲜活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重点新建一批大型区域性综合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升级改造一批市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一批专业农产品市场。力争完成50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进三亚海棠湾、万宁奥特莱斯国际购物中心年内运营。启动中央商务区发展示范工作,推动特色商业街建设。二是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抓手,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提升水平”的思路,引进一批大型零售企业,支持在乡镇(村)建设一批配送中心、商贸中心和直营店,加快信息化改造和农家店的质量提升。完成6个乡镇商贸中心和2个物流配送中心、150家农家店的建设,促进农村消费。三是引导电子商务与传统流通模式深度融合,创新物流配送经营模式,推广网订店取、末端整合等模式,促进传统市场向现代交易市场转型。推动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助推网络零售快速发展。强化与淘宝网等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通过“线下推广+线上购物”的模式,进一步拓宽我省零售市场,培育海南品牌和企业,扩大海南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如淘宝大学、电商服务、电商物流基地的发展。四是支持社区便民连锁网点建设,重点发展社区便利店、便民店、连锁店等商业项目,完善社区商业购物、餐饮、维修、租赁、家政服务和综合服务6大基本功能。五是深化肉菜流通追溯、肉品配送体系建设。抓好全省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二期)项目建设,重点做好三亚、文昌、澄迈、琼中、保亭、洋浦等地农贸市场、超市、团体消费单位等540个节点子系统建设。指导海口全面完成国家肉菜流通追溯试点项目。推进67家肉类品牌连锁店、200个肉类品牌专柜、6家肉类流通配送中心项目建设。
3、完善“三位一体”市场调控体系。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优化样本结构,推动智能信息泵安装,改进市场监测方式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建立完善重点商品储备制度,在继续抓好省级及海口、三亚两地现有储备的同时,制定重要生活必需品及应急商品储备目录,推动儋州、琼海、文昌、万宁等市县逐步落实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建设覆盖全省生活必需品应急投放体系,印发全省应急投放体系布局规划,完善生活必需品供应应急投放预案,利用中央专项资金在进一步完善海口应急投放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推进三亚、儋州、琼海、文昌、万宁等地应急投放体系建设。
4、做好促进消费工作。深入开展“六大促销”活动,继续扩大岛外消费;整合创新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品牌消费、文化消费和信用消费六大新兴消费,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热点商品消费,推动节能环保和再生产品消费。完善家政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家政、休闲、餐饮等传统消费转型;扶持市县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建设,建立“15分钟便民消费圈”。积极引导银商、工商、农商、零供协作,提升电子结算水平,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方便刷卡消费。鼓励零售企业利用分期付款、赊销等方式发展家居、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销售,促进消费升级。
5、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抓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商务综合执法,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典当、拍卖、融资、租赁等行业的监管责任,完善监管制度,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建立并完善商务信用信息平台,促进商务诚信建设。做好物流、会展立法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按照整合资源、建设平台、优化布局、产业集聚、特色发展的思路,加大出口基地、引进资金和项目建设力度,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优化中央和地方各项外贸专项资金管理,力求突出重点、引导和绩效,大力扶持外贸重点产业、园区和项目发展;将资金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倾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自主品牌的外贸龙头企业;扩大外经贸区域资金切块下达到全省范围,由市县根据各自产业发展统筹支持外贸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大对高新技术和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传统外贸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2、加强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抓好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努力提升我省农产品出口质量,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巩固出口欧盟水产品备案基地项目整改建设成果,提升水产品出口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洋浦石化出口基地建设,扩大石化及其它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充分发挥好外贸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公共信息物流等公共服务,提升我省外贸行业整体竞争力。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创新外经贸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国际融资贴息额度;积极引导我省企业参加境外知名展会,广泛接触境外客商,进行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支持贸易方式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和市场采购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4、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海胶集团发挥自身优势,赴塞拉利昂从事橡胶种植、加工,建立橡胶海外生产基地。引导企业采取合资、并购或“工程换资源”等多种合作方式,加快推进境外资源开发,提升资源供应保障能力。鼓励有品牌、有优势的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络,支持骨干企业在主要市场建立区域营销中心、境外贸易展示中心。
(四)抓好服务业的统筹改革,推进服务业跨跃式发展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稳定增长、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有效途径。大力支持三亚推进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1、抓好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的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若干政策》已经出台,关键在于抓好落实。督促重点发展产业牵头部门细化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会同省人大、省政协定期开展督促检查。抓好已出台的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要素保障等80条政策的落实;会同省财政厅抓紧出台加大服务业财政支持力度的实施办法。加强统筹协调,理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和重点工作调度机制。
2、加强对产业的引导。制定《海南省现代服务业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对《目录》鼓励类的重点项目,在行政审批、土地供应、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社会投资。跟踪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完成年度预期投资目标。推动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发挥好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支持一批服务业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
3、建立考核机制。继续将服务业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分解到行业主管部门,每季度通报一次进度,服务业领导小组每半年听取一次各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汇报,确保完成服务业年度预期目标。制定《海南省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把服务业规模、效益,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等反映服务业发展质量、发展后劲等指标作为各市县及省直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突出招商引资实效
按照强化统筹、聚集产业、壮大园区、优化结构、力促跨越的思路,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创新发展。以产业招商和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增强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订2014年招商工作方案,明确省直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各市县和园区招商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适时召开招商工作调度会,部署重大招商工作,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市县、园区要把招商引资做为“一把手”工程,建立招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头抓、部门联手、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跟踪服务与督查督办,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投产率,做到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2、继续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加大项目策划力度,修订完善省重点招商项目;加强对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研究,选择确定重点招商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定点招商;积极开展小分队招商,由行业厅局和市县、园区领导带队主动与目标企业进行对接洽谈;进一步做好长三角、环渤海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定向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延伸产业链;组织相关市县、园区赴东南亚围绕信息技术、航运物流、油气化工进行产业招商,借助东盟博览会、投洽会、西博会等会展活动开展专题招商;在韩国以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国家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探索实施驻点招商、委托招商和代理招商,力争今年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的突破。
3、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加强对重点招商项目的前期对接,提高项目洽谈的成功率和招商项目的签约率;加大对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明确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制定倒排工期计划,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和开工建设,确保项目当年开工率不低于20%,第二年开工率累计不低于40%,第三年开工率累计超过60%。
(六)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成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加强和改进学习,搞好重大问题研究,形成整体发展合力,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服务理念,巩固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提高抓大事议大事能力。
1、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20条规定,坚决纠正“四风”,改进文风会风,规范出差、完善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规章制度,厉行勤俭节约,力戒慵懒散贪奢。坚持群众路线,巩固教育实践成果,下大力气抓专项资金管理整改整治,加强资金政策宣传,完善项目储备、项目评审细则、资金安排方式和修订资金管理办法等工作,使项目资金安排客观、公正、安全、高效。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坚持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处级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注重干部的一贯表现以及在关键时刻、重要任务面前的态度和能力;继续完善教育培训、在岗实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选拔任用等机制,强化能力培养和党性锻炼,为干部成长进步创造条件。
3、坚持反腐倡廉。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行政审批、资金安排、财务管理等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继续实施“一岗双责”(一个岗位、两种职责)、“一案双查”(查违纪人员、查责任领导)。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人事、资金、项目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
4、抓好商务领域安全生产。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加强对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监督。
同志们,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全省商务、招商系统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实干意识、学习意识、协作意识,为绿色崛起,圆梦海南,全力以赴,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努力开创全省商务、招商改革发展新局面!
来源:( 海南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