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3名校划片范围变化多 就近买房未必有学位
原标题:海口3名校划片范围变化多
就近买房未必有学位
有心的市民在海口一些知名中小学周边走一圈,便不难发现,“毗邻名校”“坐拥名校资源”“家门口一站式优质教育”之类的字眼,总是出现在售房广告醒目的位置。业内人士介绍,不少房产商为了促销而打出“学区房”的招牌,但即使房子位于名校附近,也不一定与学位真正挂钩。
那么,学区房到底买不买?怎么买?连日来,记者采访了海口教育界部分资深人士。他们指出,购买学区房有一定风险,开发商的一面之词不能轻信,因为物理距离并不是入学的惟一判断标准,“就近入学”指的是“相对就近”而不是“最近”。此外,购买名校学区房,“二手”比“一手”更有保障。
提醒篇
选购“学区房”要理性,优先考虑居住需求
家有学童,学区房买还是不买?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屋的主要功能是居住,因此市民购房时,应以居住需求为首要考虑因素,区域配套及社区配套最好相辅相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好学校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家庭教育也非常关键。”该负责人表示,家长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名校未必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学校,比进名校更有意义。”
“我个人认为,投资购买住房时一定要理性,以居住需求为第一出发点,不能只考虑学位。”该负责人称,社区商业、医院等都要综合考虑,如果两者能够兼得,自身经济实力又允许,那么购买学区房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因为购买学区房而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开发商打出“学区房”的招牌促销,不靠谱
近年来,海口白水塘路新建了不少商品房,一些楼盘无论在宣传彩页还是户外广告上,都刻意突出“学区房”。虽然白水塘路聚集了海口一中高中部、海口景山学校等一大批学校,但这些学校要么是通过中考招生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要么是实行自主招生的民办学校。一般意义上的“学区房”,指的是在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就是小学和初中学校的划片范围内的房产,而白水塘路上的这些学校无一实施划片招生,所谓“学区房”自然也无从谈起。
同样的情况在海口朱云路一些新建楼盘也存在。因为距离海南中学高中部、海师附中初中部等学校很近,这些楼盘在宣传时都会强调自己“坐落名校周边”,让不少市民误认为这些楼盘是学区房。其实上述两所学校的招生都不是采用划片的方式进行。业内人士表示,房产商为了促销千方百计跟“学区房”攀关系,其实是偷换概念。
名校划片范围年年变,就近买房未必有学位
龙昆南路与高登西街交叉口一带的部分楼盘,由于毗邻海南中学初中部、海师附小等学校,便以“毗邻名校”高调宣传。如果你以为这些楼盘跟学校只隔着一条街甚至比邻而建就算真正的学区房了,那可就错了。
海师附小属于民办学校,实行自主招生。而海南中学初中部虽然属于公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近年来也确实开始通过划片录取部分学生,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南中学初中部的划片范围并不固定,几乎每年都会根据片区内人口的增长及学校的学位情况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即便一个小区去年处于海南中学初中部的划片范围内,今年也不一定还会划入该校的招生片区。海南中学初中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校之所以不定期对招生片区范围进行调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杜绝市民追逐“学区房”。
买了学区房就坐等上学?记得要提前住进去
当然,海口城区确实也有不少小区是实打实的“学区房”。记者在海口西海岸九小、海南侨中初中部周边走访时发现,一些开发商针对家长的需求,在新建的楼盘中开发了很多“迷你户型”,一套房才二三十平米,虽然单价不低,但总价不算高。销售人员毫不讳言,这样的户型就是专门给谋求名校学位的家长们设计的。
“学区房并不是买了或者租下来就万事大吉了,如果你不在里头住,将来孩子一样没法入学。”海口某小学负责招生工作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每年秋季招生过程中,学校审核学生入学资格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核实申请入学的学生是否在登记的住所实际居住,“也就是家访,招生老师会挨个到新生家里去看,跟邻居、物业了解情况,确定你是否真的住在这里,这个直接关系到学校最终是否接受这名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