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无情人间有爱 海口龙华团结一心共抗"威马逊"

28.07.2014  11:26

  海口网7月28日消息 (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杨杰 特约记者陈安宇 实习生陈晨)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践踏海口,豪雨突袭狂风劲吹。全城告急!水,停了;电,没了;手机,不通了……与此同时,作为中心主城区的龙华区告急:街道内涝,树倒房垮。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考验着区政府的应急响应能力;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抗灾指挥能力;考验着辖区民众的生存自救能力。然而,有一种温暖,开始在龙华区升腾。龙华区全体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龙珠湾畔、解放街头、滨海道上、街道社区,每个人都在坚守岗位,恪尽职守。

  中暑战士:拔掉针头继续干

  一群群绿色的身影出现在危难之地,从龙珠湾到长堤路,从滨海道到解放西,从国贸倒龙昆南,处处都是救援官兵的身影。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多日来,龙华区委、区政府组织区城管、联防、环卫、园林等多部门干部职工以及部队官兵6000人,对中心城区多条道路两边倒塌的绿化树和垃圾进行全面清理。记者连日在国贸三横路与国贸大道交叉路口看到,来自75576部队、区武装部、区消防大队等单位的官兵,用大型起重设备将倒塌的树木扶正,将散落满地的枝叶和垃圾清理掉。

  令人感动的是,一位19岁的小战士肖并镇,从早上7点多开始参加清障劳动,只是中午抽空吃了口饭,又马不停蹄地干到下午4点多,由于天气炎热中暑晕倒在现场,被送到187医院挂水。挂水完毕后,小战士又主动提出要返回现场继续救灾。

  路青松、云维卓是两位入伍16年的老兵,一个是文昌人,一个是文昌女婿,家里都遭了重灾。“在台风过后就随部队投入救灾工作,连续奋战三天一直没能回家看看。”他们对家人有满满的愧疚,但他们也坚定地表示,帮助百姓尽快恢复生活是军人职责所在,相信家人一定能理解。

  社区工作人员:“不等不靠抢先自救

  18日以来,滨海街道滨海新村居委会的16名工作和网格员无眠无休、坚守岗位。“大家连续多天都没睡个完整觉,但是现在精神却很亢奋,一心只想着救灾。”居委会主任刘蓉说。

  台风来临前,工作人员和网格员挨家挨户敲门,提醒全体居民关好门窗,并将社区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转移到安全地带。台风过境时,他们外出巡查排除隐患。台风过后,他们自掏腰包购买来手锯、斧头等工具,在园林、城管等救援力量到来之前抢先自救,第一天做到了“通人”,第二天便完全“通路”,大大节省了救援时间。

  记者获悉,这16人中有8名是网格员,而且全部都是“90后”。他们3天来有时每天只吃一顿饭,却为30多户困难户送去了一桶桶自来水,一斧头一砍刀地开辟出了一条条通畅路。每个人手上、腿上都有伤口,累得坐着都可以睡着。但是一有群众诉求,大家顿时精神抖擞投入到新的救援工作中。“服务群众不言苦不言累,每位居民都很感动。”社区居民都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手记:

再一次,为平凡人喝彩

  海口网7月28日消息 (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杰)一天时间,足以让人一辈子难忘。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让海口市民见证了自然灾害的摧枯拉朽和凶残狂暴,也向世人展示了椰城人民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来自全市各行各业、不同乡镇的普通人,在灾难前后做出了同样的本能反应:奋勇直前、积极自救、争分夺秒、重建家园。

  台风前,街道工作人员冒着误解甚至辱骂,转移龙珠湾码头“誓与渔船同在”的渔民;台风时,不少饭店、咖啡厅没有打烊,免费接纳狂风暴雨中无处藏身的遇险市民;风雨中,行驶在海新大桥上的机动车驾驶员主动减速,用车身作为屏障,护送跌倒在狂风中的电动车主平安过桥;台风后,各企事业单位员工、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清除路障、清运垃圾等工作中来。黑暗中,几千位电力抢修人员无眠无休,全天工作在抢险一线;社区内,商店老板自费买来发电机并拉好一排排插座,告知附近居民可以免费来充电。城市里,子弟兵、交警、园林、环卫等部门工作人员全员上岗,24小时奋战在救援抢险第一线;乡村中,村民不等不靠积极生产自救抢种瓜菜,力争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台风过后满目苍夷,却吹响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平凡人赞歌,海口因此在逆境中汇聚起浴火重生的正能量。也许,我们彼此并不熟识,但请用每个人力所能及的责任与担当,为自己、为他人送上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