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海南中小学首个期末考怎么考?

11.01.2022  10:50

  诗词飞花令、听音乐猜曲目、拼音王国大闯关……近期,海南中小学校陆续举行“双减”后的首场期末考试,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通过快乐闯关、游戏积分等有趣的方式进行期末综合素质大比拼。

  去年,教育部出台新规,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海南日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我省不少中小学校正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综合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二年级学生参加“购物达人”游戏。海南日报记者徐慧玲摄

  镜头 期末考试不答试卷玩游戏

  1月6日上午,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小学体育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该校二年级期末乐考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朗读、“测量专家”“能说会道”……海南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校体育馆变身“游乐场”,学生们拿着“集章卡”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场馆里快乐闯关、积攒印章数量。

  以“诗情‘话’意”为主题的诗词飞花令闯关游戏中,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二年级学生张学文随机抽取了一张卡片。“我抽到了‘梅’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张学文笑着对老师说。随后,他又迅速通过了“购物达人”游戏的测试。

  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小学部负责人李泓乐介绍,近日,该校结合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紧扣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核心素养,将期末考核方式融入主题化、趣味化的游戏场景中,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综合素质考查。

  据了解,我省多所小学近期纷纷推出“无纸化”期末测试,通过丰富多彩的游园闯关游戏,考查学生学科素养。这些游戏化、娱乐化的考试形式,并没有降低对学生的考查标准。其中,既有对学生口语能力、行为习惯、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考查,也有对算数、阅读、绘画等技能的测评。

  “与过去的书面考试不同,这次期末考试很有趣。拼音消消乐、小小歌唱家、口算大比拼等游戏内容和平时老师的授课内容都有关联。”三亚市第九小学二年级学生李曼彤说。

  近期,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美丽沙分校通过小组合作展示等方式,对一二年级学生的语文、英语等学科水平进行综合测评。海口市长滨小学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参加“绿色森林欢乐总动员”活动。该校设置了“绿色森林”活动场景,让学生们在“口算蝴蝶谷”“绘画奇妙园”等闯关游戏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变化 从“一张试卷论英雄”到多元评价体系

  教育部要求,要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在此次期末‘智创嘉年华’活动中,老师们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等级评价:优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三亚市第九小学副校长宋斌麒说。

  三亚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双减”后的首场期末考试,三亚除了小学一二年级不再进行纸笔测试外,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以及初中的期末考试命题也更加灵活。期末考核时紧扣课程标准,重点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也由原来期末考试的具体分数变为等级制,注重对学生本学期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海口市长滨小学近期设计了五星级评价量表。老师通过学生星级评价结果科学诊断学情,给予建设性反馈。

  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教务处主任王华清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该校学生本学期的综合测评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老师将结合学生本学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以及阶段性测试等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

  据了解,目前,我省部分中小学校不再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标准,而是探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过去“一张试卷论英雄”到如今的过程性评价、等级化评价,是“双减”后期末考试的一大变化。

  参加闯关游戏的三亚市第九小学学生。海南日报记者徐慧玲摄

  变化 从过度关注分数到科学评价学习过程

  小学一二年级不再进行纸笔化考试,部分中小学校学生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双减”背景下,学生评价方式的变化引发关注和热议。在海口市长滨小学校长王先云看来,游戏闯关式的测评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考核游戏的设计应充分结合学情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的各个环节中。同时,学校要结合学生在闯关游戏中的表现,分析学生学习能力,给予针对性反馈,指导和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学生家长裴琳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此次学校组织的期末乐考活动。她发现,过去“一张试卷论英雄”的测评方式并不全面。此次乐考活动中的“句子对话”“短篇朗读”等游戏,除了考核字词发音、词汇运用外,还考查了孩子口头表达、临场发挥等能力,这是过去的纸笔考试考查不到的内容。

  “只通过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不科学的。老师和家长应该更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的变化等。”李泓乐说。

  有专家认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确保“双减”能够真正落地的一个核心要素。对此,人大附中三亚学校校长宓奇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双减”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倡导“减量不减质”。要达到这个目标,淡化结果性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是一剂良方。

  宓奇说,在日常工作中,学校教学管理要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持久化,不断完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才能真正打造“减负增质”的良性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