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中高”怎样成为中国经济新航标
●央视网新闻官方账号:网络新闻联播,文章标题下方有。点击,一键关注!
辜胜阻代表:7.4%的增长速度仍处在合理区间
汤宗伟代表:因地制宜培育新增长动力
孙荫环委员:创新并非高不可攀,谁都可能成为创新主体
新理念——
摆脱换挡焦虑
2014年,中国GDP实现了7.4%的增长。“7.4%的增速放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看,仍处在合理区间,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这一增速并不低。” 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代表说。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委员认为,经历了30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降低,进入增速换挡期符合发展规律。
增速放缓的背后,是主动调整的结果。去年以来,多省份主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腾出更多精力放到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上。“全国各地经济速度都在换挡,西部地区也是如此,这与政府主动调整有关。”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代表认为,如果沿用以往的发展方式,速度原本可以再快些,但不少地方的政绩观已经改变,选择牺牲一些速度,来换取淘汰落后产能、治理环境污染的空间,追求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辜胜阻认为,当前,经济转向新常态,衡量经济增速要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单纯盯着某个数字。“经济总量盘子已经很大了,7%左右的增长意味着可观的绝对量。”
代表委员们认为,从当前发展阶段和条件出发,我们需要摆脱速度焦虑、换挡焦虑,不必再追求短期更高增长,而是要着眼长期中高速增长,提升发展质量。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空间广阔,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完全有条件实现中高速再发展一二十年,跃上新台阶。
新机遇——
掀起创新热潮
尽管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加速成长,新动力加快孕育,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势头明显。
产业结构调整向好。汤宗伟说,去年我国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意味着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
增长动力平稳转换。辜胜阻认为,经济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转向靠深化改革来形成“制度红利”。“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创业门槛,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正在出现,遍地开花的创业活动和新企业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持续活力,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共同命题,但各地要求不同、着力点各异。”汤宗伟说,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开放大门开得有点迟,但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几乎处于一个起跑线上。“西部地区作为后发地区,从东部接过‘接力棒’。”
“经济增速放缓给很多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让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孙荫环说,面对压力和困境,转型升级是必然出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过程中,创新并非高不可攀,主动把握市场需求,谁都有可能成为创新主体。”
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比如绿色低碳经济带动数以几万亿元计的‘治大气’‘治水’投资。”辜胜阻说。
新作为——
挖掘增长潜力
去年以来,经济领域改革动作频频,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最大利好。
新机遇下要有新作为。汤宗伟认为,面对新常态,要防止换挡失速,需要因地制宜培育新增长动力。“比如,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条件下,西部地区作为连接亚太与欧洲的战略走廊和经济腹地的作用更加凸显,重庆可以充分发挥背靠中西部大市场的优势,培育保税贸易、电子商务、保税展示交易等新型业态。”
“在新常态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和产业升级,要集聚高端人才,大力发展智慧型产业。”孙荫环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软件、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辜胜阻建议,在挖掘新增长点、培育新增长动力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合力,提高民间参与的范围和比重,共同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与质量,推动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双中高”。(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成慧 吴秋余 李坚 江琳)
您正在阅读的是央视网新闻官方账号“网络新闻联播”,搜索 wangluoxinwenlianbo 即可订阅。如果觉得不错,请分享更多人阅读!
获取新闻资讯,请点击菜单栏最新闻。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