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县第一小学老师罗向梅创新教学方法赢赞誉

10.09.2014  20:08

  她,从“不配当老师”的自卑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她,不以成绩论英雄,选爱劳动的学生当卫生委员,让人敬服;她,敬业、创新,率先开展课题研究,让孩子体会学习的快乐;她就是白沙黎族自治县第一小学优秀老师罗向梅。教师节前夕,商报记者来到白沙县第一小学,见到罗向梅老师,被她对教学的那种热情、活力与方法所感染。

   初步涉足教育,她常感自己“不配当老师

  1994年7月,毕业于师范院校的罗向梅,以优异的“试教”成绩,被分配到白沙县第一小学任教。

  “也许是,那时候,我看到有大批的旷课学生、失学孩子,自己却无能为力;也许是自己个小,无法震慑孩子;也许是自己的方法不当,无法让学前班的孩子们提起学习的兴趣。”罗向梅回忆说,那时候,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她,面对混乱的教室和课堂,甚至认为自己“不配当老师”,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因为家人知道我当老师不是很顺利,所以帮我找了一份银行的工作。”罗老师说,就在自己要改行时,当时的副校长江慧、陈璇,校长王桂厅和很多老同事多次鼓励、帮助她,她突然意识到面对困难不能当逃兵。

  “结合同事们的亲身体会。”罗老师说,她尝试了让孩子们从“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法。不久,就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罗向梅说,有一次,她正在和学前班的同学们边玩边学习,被时任白沙县副县长的何玉华暗访发现,何副县长在肯定罗老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建议那些抱怨没有生源的学校老师,到一小听罗老师讲课。一时间,一小有个会上课的罗老师,传遍白沙县城。

  罗老师说,面对各方面的赞美和表扬,她终于找到了当一名优秀老师的自信。

   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同事开展课题研究

  “在我的心目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说起自己做老师这20年教学中最大的感受,罗向梅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他们可能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集体。有一年,她刚接下一个新班级,见班里一个每回考试二十几分的孩子,每次打扫卫生非常积极。她提议让那个同学当卫生委员。同学们听后一片哗然。后来,那位同学不负众望,带领班级连续获得学校“先进卫生班级”称号。不仅如此,那位同学的学习成绩也逐渐跟了上来。

  多年来,罗向梅不仅敬业,还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和学校优秀老师张心芸引领同事们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效果明显。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作文水平,罗向梅先后提议,同学们把家里的课外书带到教室,建立班级书柜;让同学们轮换花一元钱买报,对同学们分享阅读,提高作文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激励同学们,罗老师在学校校长容智林的支持下,挤出有限的教学经费,创办了《绿茶香》校刊、购买了摄影器材、创办了“读书节”,以帮助学生发表作文、短句和成长图片;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朗诵水平。

  据介绍,目前,罗向梅不仅获得了“海南省优秀老师”称号,还和学校课题研究小组的同事们,连续获得了“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各五项。(商报记者丁铭特约记者陈志强通讯员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