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南海丝路水下遗产保护 过半遗址破坏程度超过80%

23.06.2014  16:04

      【原标题】把脉南海丝路水下遗产保护

      水下考古队员正在起取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船板。中新网

      省博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在修复华光礁出水的瓷碗。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摄

      中国走在申遗路上

      广袤的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航行大通道,千百年来,这条航线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在经过的海域和岛礁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加强南海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南澳一号”等沉船逐渐被发现,一批珍贵文物得以出水。但不可否认的是,相较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水下文物,我们面临总体规划空白、考古设备简陋、专业人才匮乏、私人盗宝猖獗等诸多困境。如何有效保护南海水下文化遗产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6月21日,“南海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海口召开,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方代表、国家文物局、国家海洋局以及国内“7省9市”文博学者,台湾、香港等地知名考古学者齐聚一堂,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把脉。

      “发掘研究是前提,然后才知道保护什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大学教授曹锡仁一语让路子变得清晰。

      问题:技术装备落后、专业人员匮乏

      对策:增加人财物的投入

      自1990年起,海南就拉开水下考古序幕,迄今20多年,在管辖的南海诸岛岛屿、礁盘等较浅的水域,共发现水下文化遗存136处,水下文化遗产数量为全国之冠。尽管如此,有一个现象却可以说明,海南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外省之间的存在差距———

      到目前为止,我省对6年前出水的华光礁一号沉船的整体发掘研究报告仍未出炉。

      接受采访时,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坦言,专业人才匮乏是海南水下考古的一大掣肘。“除了缺少解读人才,还有就是水下考古人才。目前,海南持证考古队员的数目是15人,人才显得不够。”

      “要做好水下文物发掘研究工作,人才、资金、技术设备一样都不能少,这是应该有的基本保障。”曹锡仁也表示,南海平均水深1200米,水下考古如同大海捞针,而目前,这三样在海南都还不够。据悉,虽然从2011年起,海南每年对水下考古工作支持200余万元的经费,但这无疑是“杯水车薪”,迄今为止,海南省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到西沙海域调查,都是租用渔民的木质渔船。

      对此,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赵嘉斌表示,海南要在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海域开展水下考古,海南应该对应地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水下文物保护性机制。同时,还要转变保护理念,积极推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如推动一些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水下遗址进行大遗址保护和水下遗址博物馆或水下遗址公园等的规划与建设。

      “合理的资金投入是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林勇新则建议,从建立资金投入与保障机制入手。“首先,可以将南海水下考古的相关工作纳入到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的资助范围。其次,盘活财政和民间存量资金,考虑设立南海水下文物保护基金。最后,建立通过南海水下文物参观旅游、水下文化遗产摄像视频版权收入等各种形式的非打捞性商业收入对保护工作资金的补充机制。”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