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机工资料收集者忆南侨往事
中国侨网泉州6月11日电 (廖静)1939年开辟的滇缅公路全长1146公里,连接着中国云南与缅甸腊戍,是当时两国唯一的国际通道,被誉为“抗战输血管”。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条公路曾活跃着一支特殊的抗战队伍——南侨机工,折射了世界华侨共同抗日的历史。
11日,南侨机工资料收集者、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南侨机工”的往事。而由他著述的记录了8省60多个县市南侨机工史迹的《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一书,在时隔20年后,将再一次修订出版,扩大海内外发行,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
史料显示,1939年,中国沿海港口全都被日寇占领或封锁,刚突击修通的滇缅公路急需大批汽车司机和修理人员。著名华侨领袖、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为此发出号召,组织3200多名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他们之中有1000多人为抗战献出了生命。”林少川介绍说。
“出生于福建南安的南侨机工蔡汉良是我的第一位受访者。”林少川回忆,30年前,历尽沧桑、垂垂老矣的蔡老先生忆起这段历史仍热泪盈眶,他将自己在滇缅公路上出生入死的经历娓娓道来。作为机工代表,蔡汉良曾两次受到陈嘉庚先生的接见,除了接送中国远征军,还亲历了不少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来自马来亚的广东籍机工沈茂山,他的曾祖父是太平天国的先锋兵。沈茂山20岁时就奔赴滇缅公路,他回忆,每一次历险时,都会想起陈嘉庚当年亲自为他们饯行,想起那种“与子同戈袍,共赴国难擒敌酋”的壮志豪情。
还有福建永春籍的南侨机工刘瑞齐,新婚离别只为救国;海南籍的女扮男装的“当代花木兰”李月美……几乎每个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的经历,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史实。林少川谈到,“25年前我采访过近百名南侨机工及其家属,记录这段曾被遗忘的历史,目前全国南侨机工幸存者不足十人,且已年逾百岁。”
如今,林少川还保存着数百盒录音带和大量文字图片史料。“当年受到陈嘉庚之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陈共存先生的托付,才开始这项历时两年、跨越八省的寻访南侨机工工作。”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林少川期待这一段历史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呼吁民众“重拾”华侨抗战岁月。他认为,“目前仅有少数人才知道这段南侨机工抗日历史,这很不正常,应该广为传播。”(完)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