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诊在基层、小病到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三亚探索分级诊疗新模式

02.08.2016  21:03

首诊在基层、小病到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三亚探索分级诊疗新模式   

 

 ■  本报记者  孙婧

 

海南农垦三亚医院派驻专家团队接管帮扶基层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与海棠湾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军地医联体”……作为全国第二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示范城市,三亚从2015年10月启动医改至今,越来越多医疗机构开始进入分级诊疗这一改革深水区。在整合利用医疗资源的这盘“”上,三亚朝着“首诊在基层、小病到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坚定迈进。

接管模式  |百姓小病不出农场

早在2010年,三亚就开始探索分级诊疗模式。这个探索,就由海南农垦三亚医院与海棠区南田医院联合开展。海南农垦三亚医院对南田医院进行阶段性接管,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派遣专家帮扶、分批培养人才、疏通转诊通道等措施,全面提升南田医院的综合实力,实现百姓小病不出农场的朴素心愿。

据介绍,2010年以前的南田医院,职工吃惯了“大锅饭”,医院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导致了当时的医护人员工作作风散漫,很多患者都不愿前来求医。

当时的医院就像个凉亭,部分医护人员来上班就是走个过场。医院的一名高层管理者曾说,他要回家打农药,今天就不来上班了。”南田医院院长韦文聪回忆道。2009年时,南田医院外科仅能做阑尾炎和剖腹产手术,外科的住院病人约100例/年,医院经营惨淡。

2010年11月,海南农垦三亚医院与南田医院签订帮扶协议,成立南田分院。农垦医院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担任分院院长,大刀阔斧改革管理体制,不仅建立工作、质量、医德医风、效益相互挂钩的激励机制,还定期派出专家开展专家门诊、手术指导、病例讨论、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护理示范。在患者诊疗方面,推行首诊负责制和首问负责制,并成立医德医风纠风小组,督促分院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还分批输送人才进修学习,组织技能培训和考核……

两年的帮扶接管期让南田医院就恢复了生机,该院已成为海棠湾片区基层医疗的中坚力量,拥有辐射周边10万百姓的诊疗实力和服务水平。南田农场职工家属高亚茹告诉记者,现在,针对一些常见病,老百姓更愿意在南田医院就近看了。

抱团模式  |  基层群众共享三甲医院资源

今年2月6日,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301医院海南分院)和三亚市海棠区人民政府签约成立全国首个军地“医联体”,构建以政府为主导,301医院海南分院为主体,辖区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终端,实现分级救治、一体联动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这一联合医疗体的运作,为三亚分级诊疗改革又提供了一个试验范本。

根据协议,301医院海南分院的各项优质医疗资源要向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倾斜输送,其中包括301医院海南分院专家定期到各社区坐诊,对服务站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逐步建立各成员单位间横向分诊、上下转诊的绿色通道,特别是完善康复期病人的下转制度,从而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的数量,并确保基本医疗服务沉在基层。

军地“医联体”成员之一的海棠区江林村(林旺南)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已开设中医诊室、康复诊疗室、预防保健室等,并配备了两名全科医生,可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对301医院海南分院的预约挂号、医保就地报销结算、定期开设301分院专家门诊和健康讲座、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等功能。

 

蓝图展望 

2020年基本建成分级诊疗体系

 

三亚市副市长许振凌表示,医联体通过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将有效提高资源共享,规范诊疗行为,建立合理诊疗秩序,推动形成分级诊疗的就医新格局,最终惠及百姓。

据介绍,今年出台的《三亚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为该市的分级诊疗绘制了更为详细的蓝图:三亚将用3年的时间,进一步推动三亚的三甲医院与若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并综合运用医保、财政、物价、医药等手段,引导患者到基层首诊,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到2017年,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居民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到2020年,基本建成分级诊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