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推进二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推广电子病历,让看病更轻松

08.08.2016  14:36

我省全面推进二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推广电子病历,让看病更轻松   

 

■  本报记者  马珂

  挂号不再盲目排队,看病不再重复检查,病历不再是看不懂的“天书”,检查结果可以在各大医院共享……在不少患者心中,电子信息化医院意味着方便快捷。

  近日,全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举行。根据要求,今年,我省二级医疗机构将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整合医院现有资源,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不同医院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安全的患者信息共享。

 

  电子信息化步伐需加快

  “2010年,原卫生部就有了关于医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的文件。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全省医院的电子信息化程度还很滞后。”近日,省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我们医院的信息系统改造前,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乱、繁、差!”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陈仲说,原来的信息系统存在多个不同软件公司系统模块,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存在很大难度,“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据省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没有一家实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前台诊疗服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挂号、缴费、取药、拿检验结果,这些事情没有必要让患者不同楼层重复跑,电子信息化可以简化整个流程。

 

  电子病历将成医院信息化建设核心

 

  要想改变目前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现状,电子病历成为核心。

  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涉及到病人信息处理的系统,功能上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为医生护士提供临床决策,都被统称为电子病历系统。

  省卫计委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举例说,目前,医院会通过定义文字模板来减少医生的文字录入工作,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在标准模板上进行一定修改,最终形成类似文档的医疗记录。这种方式技术上很简单,但结合实际临床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病人情况千差万别,文字模板相对固化,容易导致千人一面的电子病历出现。

  该负责人称,优化后的电子病历医生基本不必进行汉字录入,可以通过一系列选择生成符合医疗语言规范的文字,提高病例信息检索的速度和准确性,给临床决策和统计分析带来便利。

  “电子病历优化后,意味着病人就诊信息以及为病人提供服务的所有环节都能获得有效的信息化支持,为信息在临床和管理环节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该负责人表示。

 

  全面推进二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最近,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师吴少婷终于从过去写病历、抄病历、填会诊单等传统的繁琐程序中解放出来。现在,只需轻点鼠标、一套贯穿医院各个环节的电子系统就能流畅运转。

  目前,该院多科室的会诊,都可以通过电脑系统完成。“会诊病人的情况通过系统发到相关科室后,各科室可以通过电视视频实现即时交流,大大提高了会诊效率。”吴少婷说。

  而在不久的未来,在省第二人民医院看病的患者,用一张就诊卡就能取代所有纸质化的病历、检查单和检查结果。医生可以通过电脑读卡了解患者所有就诊信息。

  根据省卫计委的要求,今年,我省二级医疗机构需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整合医院现有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此举还能“倒逼”三级医院跟上信息化建设的改革力度。

  “通过信息化建设,患者在医院挂号、候诊、就诊等环节贯通共享,尽量少走或不走‘重复路’。”省卫计委副主任吴明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