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岭片区项目指挥部指挥长陈武:建功铜鼓岭
铜鼓岭的人们都熟悉他:身材瘦高、脸庞黝黑、精力充沛,时常出现在铜鼓岭片区的项目工地上、征地群众的家里、清点青苗的现场。
他就是文昌市委常委、铜鼓岭片区项目指挥部指挥长陈武,不挂虚职,担当实干,在半年内解决了多年的遗留问题,从而打开铜鼓岭片区项目建设新局面;注重队伍建设,带出了一支作风过硬、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
对同事:团结一心,作风过硬
“苦不苦,看陈武”刚到文昌市委市政府采访,就碰到有干部这样对记者说。
2014年7月,“威马逊”超强台风袭击文昌,造成5万多个家庭11万栋房屋倒塌毁损,陈武临危受命,具体负责灾后房屋重建工作。他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共同努力,带领大家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灾后房屋重建工作。这期间,陈武4个月的时间没有回过一次家。
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后,陈武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又马不停蹄全力以赴投入到铜鼓岭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工作。
“铜鼓岭开发区是海南省重点项目,历经8年的开发,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换了4任指挥长,工作难度较大,是块‘硬骨头’”铜鼓岭片区的工作人员们都笑称陈武是省挂职干部中比较苦的一个。
是啊,怎么不苦呢。“铜鼓岭片区项目指挥部换过好几任指挥长了,他是干得最长的一任,有1年3个月了。”铜鼓岭片区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龙籍卷是在这里工作5年多、历经三任指挥长的一位老干部,对于陈武的工作,他最有发言权。
来到铜鼓岭片区的第一天,陈武就通知了片区所有工作人员与开发商:第一,项目建设,依法办事;第二,凡事有度,不得破坏环境,要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第三,规范管理,突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
每个周三的下午,都是铜鼓岭片区项目指挥部雷打不动的例会时间,由陈武主持,指挥部主要领导、片区企业负责人、各征地组组长参与,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项目建设进度。“这个星期有什么进展?征地方面的难题在哪里?政策方面有什么不明白?企业方面需要哪些支持?”陈武的一连串发问,犹如滴进油锅的一滴水,把例会推向了讨论的高潮,参会人员纷纷发言。
企业方面,采取“六个一”责任管理模式,以各公司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督促各公司切实按照倒计时时间表的安排推进项目工作,每月汇报和通报一次项目建设情况;征地方面,成立12个征地小组,每周都要汇报征地进度。在陈武的领导下,片区70多名项目工作组人员拧成一股绳,干劲十足,团结一心。
经过8个月的艰苦努力,化解了大量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打开征地局面,大批项目上马建设。在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铜鼓岭开发区通过产业调整,开发区的开发投资额今年将达到30亿元,超出市政府下达的投资计划的20%。目前,文昌市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希尔顿酒店也在今年9月开始营业,35万平方米的淇水新城销售过半,为文昌市完成全年房地产销售任务奠定了基础。
对企业:曾经的“死对头”,现在的好朋友
三面环海、地貌奇特,山美石奇、植被繁茂,作为文昌最宝贵的资源,铜鼓岭片区承载着文昌人民的梦想,片区开发建设意义重大。“只有好好开发铜鼓岭、搞好建设,才能不辜负这么好的资源,不辜负文昌人民。”陈武介绍,在铜鼓岭的开发建设中,文昌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的开发理念,牢守生态红线。
海岸线200米以内,不批准建设新项目。经过多次与企业协商讨论,最后达成共识,环境受到了保护,开发区的开发品质得到提高。铜鼓岭畔的海岸边,将在原本的美丽生态环境基础上,建一座长达28公里的海岸带公园,宝陵港原本要建成游艇码头,现在改建成2000亩的红树林湿地公园。“为了保住海岸线200米以内的自然环境,对铜鼓岭的区域规划不知争议过多少次。一定要坚持调整产业结构,不能让商品房的开发比例过大。”陈武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敢于硬碰硬,坚持原则按规划来建设。
随着《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的通过,开发商们却慢慢发现了陈武的转变:只要是符合省里统一规划的项目,他都全力支持,批复得十分干脆;开发商们也慢慢发现了陈武之前的固执,给片区发展带来的好处。“这里的生态优势独一无二,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主开发商主动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又加入了旅游、医疗、体育、健康等产业,前途不可限量,但我们的楼盘的价格也将是不可限量呀!”铜鼓岭片区一开发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是与陈武为了项目批复而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死对头”,现在却是配合默契、互相理解和支持的好朋友了。
铜鼓岭注视着一座座别墅、酒店在脚下崛起,海湾变化翻天覆地。
对群众:坚决维护农民利益
摘下“白脸”,陈武面对百姓时总是真诚温和,事事都为群众利益着想。
据了解,此前铜鼓岭片区内一条主干道进行修建时,由于用炸药炸石头,导致附近陈笠村全部村民的房屋受损。因补偿不到位,陈笠村村民在其后的征地过程中十分抵触,该村300多亩土地始终无法取得征地意向同意书。陈武在进行了现场调研了解情况后,当即拍板由指挥部下文,对陈笠村受损房屋进行重新评估赔偿。陈笠村村民的心结打开了,也顺利签署了征地意向同意书。
不仅如此,陈武还切实考虑到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收入、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铜鼓岭开发区指挥部专门下文:征地征到哪个村,这一地块的填土方工程、围墙工程、清苗工程都由该村组建企业来承包,以这样的方式来为当地村民增收。此外,铜鼓岭片区指挥部还下文对开发商作出要求:片区内园林绿化所需的苗木,在同等条件下全部用当地群众种植的苗木。
“这个房子之前的卫生间设计不合理,洗澡的花洒正对着马桶,根本用不了。听了我们的反映后,陈常委真的让人来重新修过!”淇水湾安置区内,村民蔡金兰指着自家的卫生间,告诉我们陈指挥长有多么的细心。安置区的建设,陈武同样付出了一腔心血。刚到铜鼓岭片区,他首先调研了新建的淇水湾安置区,调研结果却让他大皱眉头:正在修建的安置区在许多方面不符合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独立的小洋楼设计没有农村人喜爱的小院子,阳台设置不合理,厨卫设计不符合正常使用规律,楼梯太陡峭让老年人极难攀爬……为此,他不得不修改规划设计方案,增拨1400余万对安置区内在建成房屋进行改造,得到了安置区内群众的赞赏。
不搞大拆大建,对能够保留下来的村庄,坚决不搬迁,而是通过招商引资,美化乡村,发展经济,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铜鼓岭片区建设最大的亮点便在于解决被征地拆迁农民的搬迁安置问题的同时,解决好被征地拆迁农民的长远生计,充分利用好安置区内预留地块发展经济,积极引导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就业渠道,使被征地拆迁农民能够安居乐业。“这里边,陈常委提出了很多先进规划理念,为村民们策划产业,促进铜鼓岭‘保护式开发’,我们都叫他‘专家型常委’。”铜鼓岭片区项目部办公室主任符永虎介绍,根据规划,今后铜鼓岭开发区的产业结构里面产业会占到65%到70%左右,商品住房只占30%左右。(柴琴 黄兹志)
工作法宝:以情动人解困局
前不久,文昌市淇水村村民林海英签下了搬迁协议,成为村里率先搬进安置区的一员。而在一年前,她还是令征地工作组成员同情又头疼的“钉子户”。“她不仅需要搬离祖宅,还涉及到她的丈夫和儿子坟墓的迁移。我们都不忍心对她提要求。”铜鼓岭项目指挥部第九征地工作组组长陈明雁在征地初期了解到,林海英家境艰难,她的丈夫与儿子相继离世,每次上门给她做工作时,都要面对她无尽的泪水。
为了做通林海英的工作,陈明雁上门找过她不下50次,耐心地向她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地交流沟通,今年7月下旬,林海英终于签订了搬迁协议,搬进了新房。
第九工作组的征地工作涉及6个村民小组240多户,陈明雁的手机里存满了村民的电话,存不完的就用本子记,甚至将不少村民的电话背熟了记在心里。
“按照树的种类、树龄、大小进行分类清点、登记,喷上油漆做记号进行拍照,避免群众误点错点,确保他们的利益。”正午时分,第八征地小组的成员清点完青苗,大汗淋漓地回到指挥部。“晒太阳都没什么,每天晒就习惯了,只怕马蜂蜇。”组长符永福咧嘴笑出雪白的牙,指着胳膊上的几个小伤口说,前几天,他们在铜鼓岭脚下清点青苗时误撞马蜂窝,蜇伤严重得集体住院打点滴。没过两天,他们又出现在了村民们的田间地头,继续着青苗清点工作。
“勤跑腿、磨嘴皮,就是进村挨家挨户不断地跟村民沟通,只要他们有时间,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就跟他们做工作,再没时间的我们就主动上门等,就算吃了闭门羹也要等到村民回来。”符永福表示,他们的法宝便是“以情动人”。
“在指挥部的牵头下,政府多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发力推进项目建设往前迈进,在铜鼓岭片区开发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海南亿兴城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表示,公司负责海石滩区域15平方公里的开发,所涉及的项目用地的征用在今年进一步得到解决,“尤其是在与村民协调做思想工作方面,指挥部的工作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柴琴 黄兹志)
天道酬勤:铜鼓岭下闪亮的日子
“为了更好地做好征地工作,在征地过程中,各征地工作组不断检讨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纠正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铜鼓岭片区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符永虎告诉记者,针对多项历史遗留的征地难题,征地工作人员积极把相关政策和项目落地意义,向老百姓说清楚、讲明白,做好当地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保障征地拆迁安置村民合法合理取得补偿,争取群众的配合和支持,想方设法把征地工作任务完成,实现农民、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今年市政府下达我部的征地任务有3300亩,新建及续建项目11个,计划完成投资计划25亿元,任务是蛮重的。”符永虎告诉记者,为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指挥部于年初召开了工作动员会,将任务逐项分解,明确了各待征地块及建设项目的责任人,规定了完成时限。
每个人都晒得肤色黝黑、进村做群众工作如鱼得水、与群众亲如一家……这是铜鼓岭片区项目12个征地组30余名征地队员的形象写照;住在指挥部的板房里,每天在指挥部食堂吃饭,早出晚归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部分驻点干部还在原单位、铜鼓岭、市政府“三点一线”地奔波,这是征地队员们的工作现状。
“我们比村民们还像村民呢,家家户户我们都熟。”第八征地小组组长韩铭光说,看到村民们陆续签署征地协议书,心里比喝了蜜还甜。这样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晚上离开指挥部时,这里的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依然加班加点地整理着各项资料。正是“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让文昌市的各级干部忘我地工作着。(柴琴 黄兹志)
惠民生 重环保
“保姆”式服务推进项目建设
文昌市龙楼镇墟靠近铜鼓岭片区的一角,铜鼓岭片区项目指挥部车来人往,热闹非凡。龙楼镇的群众对这里并不陌生:几十名基层干部于2009年便来此安营扎寨,奔波在征地一线,在烈日下与时间赛跑,用苦口婆心的引导和劝说拿回一份份征地意向同意书。
每天不管什么时候来到指挥部,都能看到副指挥长龙籍卷戴着金边老花镜、摇着花白的脑袋检查文件、书写公文、核对数据……这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退休老干部,如今正在铜鼓岭项目部发挥余热,在项目部做着提供政策解读、宏观解决方案、接受群众上访等工作。
据了解,于2014年3月新修订的《海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海南省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对于征地补偿标准、青苗补偿标准均有变动,不了解政策变化的群众对于征地拆迁有一定抵触情绪,铜鼓岭片区的征地工作遭遇了瓶颈。“经常来上访,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对他们解释政策,再详细说明文昌市委市政府新增加的生活补贴补偿,只有让他们心服,才能保障工作的进行。”龙籍卷总是能有板有眼、深入浅出地向群众解释相关政策。
让利于民是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项目指挥部的工作理念。在征地过程中,指挥部根据政策要求,为被征地拆迁农民预留发展空间,并结合省、市领导现场调研、办公的指导意见,严守“生态红线”,严格要求进驻企业在保护中开发,为子孙后代守住一片青山绿水。
“在铜鼓岭区域内,凡是征地超过整个村庄用地60%的都按照规定预留8%的村留地,作为失地老百姓今后用来发展生产生活的用地,这样在确保老百姓的生活生计的同时,也让老百姓在我们区域内,通过我们整个区域内的发展,感受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成果,同步发展。”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张光润说。
而在副指挥长陈东明的桌上,放着五六本厚厚的工作日记。作为文昌市政府专门为铜鼓岭建设成立的服务部门,指挥部俨然成了守护月亮湾成长的“保姆”。指挥部在项目建设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昌市政府向指挥部下放了审批权,国土、规划等部门在指挥部设立办公点,就近解决企业时常需要办理的审批、报建工作,提高效率。大事不耽误,小事不含糊。就连工地用水难、工人理发难等鸡毛蒜皮小事,同样是指挥部工作人员每天要解决的问题。这成为文昌建设神速背后公开的“秘密”。(柴琴 黄兹志)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