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父亲:不会再让孙子离开儿子(图)

21.06.2015  13:25
北漂父亲:不会再让孙子离开儿子(图) - 海口网
北漂父亲:不会再让孙子离开儿子(图) - 海口网
北漂父亲:不会再让孙子离开儿子(图)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乐炜 年龄:83岁 身份:退休老人

  杨明利 年龄:43岁 身份:中铁建中非建设尼日利亚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

  陈金平 年龄:56岁 身份:在北京打工的河北邯郸人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在一个家庭里,经历最多风雨的是父亲,得到最少传颂的也是父亲。有的父亲因为工作常年在国外,他们希望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却只能对闹着不让爸爸走的孩子说“听话”;有的父亲老了怕麻烦孩子住进养老院,嘴里跟孩子说“不用经常来”,送走孩子后却黯然神伤;有的父亲为了给子女挣学费,在外没日没夜地打工,却错过了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今年的父亲节虽然赶上端午小长假,但很多父亲没法和子女团聚,这一天,他们都是孤独的。

  住养老院的父亲

  送走儿子后 他偷偷擦眼泪

  我只有这一个儿子,儿子是家里的宝贝。虽然不常见面,但是我理解他,不给他添麻烦。——乐炜

  “来,这是我家,我带你进去坐坐。

  有人看望时,83岁的老乐会带人走进他的小屋。小屋里有两张单人床,一张老乐住,一张空着。

  小屋位于朝阳区一处老年家园的最里间,老乐在这里住了三年半。

  “好得很,甭惦记我

  老伴去世后,独居的老乐慢慢出现了阿兹海默症的症状。

  煮鸡蛋,锅里的水熬光了,一股焦煳味儿,老乐却在沙发上睡着了。

  “他一个人生活太危险。”儿子小乐想接父亲同住,但苦于工作繁忙,妻子身体不够好,在亲戚的推荐下,小乐把父亲送往敬老院暂住。

  “我儿子为我好啊,这地儿也不是谁想住就住。”问起来住在这儿怎么样,他不回答其他,只说儿子的好。

  “会想儿子吗?”“想,我儿子也想我,他会来看我的,给我送吃的。

  才说着,敬老院的院长就喊了“乐爷爷,您看谁来了”,老乐立马站了起来,捋了捋衣服就往屋外走,“是我那儿子吧。

  老乐的儿子小乐每周会看望他一次,老乐见到儿子,眼睛一亮,伸出右手想拉住儿子,“你快来屋里坐啊。

  院长介绍,乐爷爷刚来时,心里还有些介意,他会自个嘀咕,儿子把自己送到这里,是什么意思。

  但每周儿子来探望,问生活得怎么样,乐爷爷都会乐呵呵的,“好得很,甭惦记我。

  乐爷爷有时也会反问儿子,“你过得还好吧。” 没等儿子回答,他又自言自语,“我过得还不错,别担心我,我还能多活几年。

  “我从来不给儿子添麻烦

  老乐是宁波人,年轻时独自来北京奋斗。

  最后一次见父亲是什么时候,老乐已经记不清了。问他与父亲过过“父亲节”吗,老乐摇头,“过去太贫困,生日都不过,哪有什么节。

  “那您明天会为父亲过节吗?”记者问小乐,老乐赶忙插嘴,“过什么节啊,现在生活天天是节,不用给我过。

  “好嘞,我之后给您补上,带您下馆子。”小乐准备离开,老乐站在玻璃门前,看着他的背影,“慢点啊,路上小心车。

  待小乐离开视线,老乐转身,又是自言自语,“儿子工作忙,听说现在还被领导重视了呢,”他顿了顿,“所以我从来不给他添麻烦。

  有时候糊涂了,老乐会记不清事儿,“你问我儿子多大了啊,我想想,他结婚没,好像是结了。”但他记得儿子的好,打开衣柜,里头是工作人员洗好并叠好的衣服,老乐指着说,“这可都是我儿子洗的,他不让我动手,看他洗得多干净。

  “孙女,你在家要听你爸的话

  老乐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把记者当成了自己的孙女。

  小乐离开后,他红着眼睛,问记者,你怎么没跟你爸一起走呢。

  记者说,我再陪您一会儿。他拿手擦掉眼泪,跟敬老院的其他老人说,“你们看,孙女来看我了,跟她父亲一起来的,她找到好工作了,过来看我。

  午饭时,老乐曾几次走进餐厅,又走出来,问记者,“今天中午包的饺子,你爸没吃上,你要不要吃点儿。

  有时候说句话,他转眼间就会忘,接着他会继续重复,“我小时候可听我父亲话了,你爸也听我话,你在家也要听你爸的话。

  “我岁数大了,没办法,眼花耳聋都是正常。”他还说,“但是你找男朋友,一定要让你爸看看,看靠不靠谱,男朋友要对你爸好,才会对你好。

  ■ 同题问答

  1.你知道父亲节吗?希望怎么过这个节日?

  父亲节跟生日一样吗?我儿子好像给我过过,就是给我送点吃的,或者带我出去吃。我不过也可以,孩子工作忙,我珍惜现在的生活就好了。

  2.你为自己的父亲过过父亲节吗?如果有,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如果没有,为什么?

  我父亲什么节都不过,也不知道父亲节。过去家里穷,他都不让我母亲出去串门,怕碰见别人吃好的穿好的,自己没有。过年了都省着花钱,不怎么过节。

  3.最近一次见到孩子是什么时候?

  每周见一次,孩子会定期来看我。

  在国外工作的父亲

  孩子最爱问“什么时候回来

  希望我的父亲身体健康,我的儿子快乐成长。 ——杨明利

  2007年6月,杨明利加入中铁建公司,外派到非洲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工作,在非洲一待就是8年。其间,儿子经历了牙牙学语、第一次爬行和站立、踏进幼儿园校门……而这一切,杨明利只能从妻子发来的照片中了解。

  只陪孩子过过一次生日

  北京与阿布贾相距20小时的飞行时间,工作头5年的春节,杨明利都没能与家人团聚,有了孩子后,假期基本稳定在一年两次。

  2011年1月,儿子洛熙出生时,杨明利所幸刚好有假期陪着妻子生产,但沉浸在得子的喜悦中不到30天,连满月酒都没能参加,他又踏上了去非洲的航班,再见时儿子已经半岁多。

  如今,孩子已经四岁半了,杨明利却只陪儿子过了2岁的生日。

  最怕孩子问什么时候回

  平时,孩子总爱拿手机发来微信询问爸爸的归期。前日晚上,洛熙就在电话里反复问杨明利:“你什么时候回来?你也不管我,也不回来。”杨明利说,“什么时候回来”是孩子最爱问的问题,也是自己最害怕回答的问题。

  杨明利最难过的一次离别是一年前的一个晚上,洛熙正玩得起兴,看到爸爸拉出行李,突然沉默起来。

  “爸爸要去上班了,过一段时间回来。”“不要。”“爸爸给你买玩具好吗?”“不要。

  狠下心来跟孩子说“再见”时,洛熙却再也不应声,独自跑到客厅一角坐着,直到杨明利出门,他也不理会,不说再见。

  洛熙在杨明利眼中是有些倔强的,当着父亲的面,儿子像个小男子汉一样从来不哭,但父亲离开后的几天,他会跟妈妈哭闹,一直找爸爸。

  孩子生病时 心里憋得慌

  对于远在异乡的杨明利来说,最大的遗憾是从未去幼儿园接送过孩子,他甚至不知道幼儿园在什么位置。“我亏欠孩子的太多,关于他的一切我似乎都很模糊。

  记不起孩子第一次会叫爸爸是什么时候,也未经历孩子学会走路的时刻,也不知道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时的情景。这一幕幕,杨明利只能从妻子发来的照片中想象。

  在非洲工作的日子是单调的,每逢佳节公司会组织活动庆祝,但是思亲的情绪仍挥散不去。

  然而,杨明利最想家的时候并不是逢年过节,“当我知道孩子生病需要我时,就特别难受。”杨明利说,孩子病着,自己在异乡无能为力,心里憋得慌。

  杨明利想过把妻儿接到身边,但尼日利亚的环境和条件又不如国内,只好忍受着离别之苦。

  “以后的工作不好说,我现在也想在孩子上小学之前一定要回去,但说不定。”杨明利记得儿子喜欢蜘蛛侠和忍者神龟,他希望能尽快成为孩子的“蜘蛛侠”,守护着他快乐成长。

  ■ 同题问答

  1.你知道父亲节吗?希望怎么过这个节日?

  知道有这个节日,因为孩子我才有资格过这个节日,但他还小,不懂这些。如果我在他身边,会带他出去玩,看看动物什么的,只要他开心我就很满足了。

  2.你为自己的父亲过过父亲节吗?如果有,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如果没有,为什么?

  父亲今年69岁了,老一辈的人不知道这些节日,我也从来没为他过过这个节日。但这次既然提到了,我应该在父亲节这天给他打个电话,祝老父亲节日快乐。

  3.最近一次见到孩子是什么时候?

  今年春节回家见了孩子,待了30天,而再上一次见面,是半年前。

  “北漂”父亲

  不会再让儿子离开他的孩子

  “父亲”这个词在我心中是很重要的,他是一家人心中的顶梁柱,是家庭地位比较重要的人。 ——陈金平

  陈金平离开老家已经18年了,1997年1月17日,他同妻子来到北京打工,将女儿和儿子留在老家。头三年,孩子是夫妻俩一个不能说的话题,夫妻俩想孩子,可那时挣得太少,近500公里的路,不算远,但没钱买车票,回不去。

  2004年,女儿想父母,过年来到北京后便不肯再回河北。而陈金平的儿子,每年几乎只能见到父亲一次。

  北漂前三年没见过孩子

  在老家时,陈金平一个月只有50块左右的收入,种地挣不来钱,夫妻俩便合计着来北京挣大钱,给孩子们把学费赚出来。那年,儿子15岁,女儿12岁。

  陈金平回忆,北京的工作并不如预计的那样好找,几番周折,陈金平被现在工作的社区录用,一个月工资是480元,夫妻俩舍不得吃穿,一月仅能攒下200元。

  陈金平说,为了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仗着年轻,他当时还找了一份夜间打更的活,一月工资400元。初来北京的五年,陈金平几乎没有好好睡上一宿觉。

  陈金平回忆,1997年时,一张从邯郸来到北京的车票是32元,就是这32元,让夫妻俩3年没见过孩子一面。那3年,孩子在夫妻俩之间是一个禁忌话题,谁都不能提,一提两人就止不住地抹眼泪。

  2000年,生活稍好一点,兄妹俩终于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来到北京的那一夜,一家4口人抱在一起哭了许久。

  每次见孩子都发现变化

  从那一年开始,兄妹俩每年春节都会坐车来北京和父母一起过年。

  每一次,陈金平见到孩子,都会发现他们有了新变化,个子更高了,模样更好看了,孩子更懂事了。孩子见到父母,也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同父母分享生活上的琐事,讲述别人家的孩子平时怎么跟父母在一起。

  陈金平曾想把孩子接到北京上学,可想一想觉得不现实,“家里不富裕,接过来没钱供他们念书,在北京也找不到合适的学校”。

  没有陪伴孩子们成长,陈金平心里也有一点不舒服,他觉得自己亏欠孩子很多,可嘴上也只能说为了这个家,暂时的分别也只能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不能再让孙子失去父亲

  离开老家的前几年,每次孩子来北京都会哭。2004年,女儿过完年后便决定不再回家上学,她想跟父母在一起。此后,儿子一个人在河北毕业、就业、结婚、生子。

  回想没有陪伴儿女成长的这些年,陈金平坦言自己并不后悔,因为那段时光即使后悔也无法再找回来。

  最近,陈金平当上了爷爷,平时给小孙子打电话成了他最快乐的事情。他说,他不会让儿子走跟他一样的“老路”,孩子应在父爱的呵护下成长,“儿子缺失的父爱陪伴,不能让孙子再次承受。”陈金平说。

  ■ 同题问答

  1.你知道父亲节吗?希望怎么过这个节日?

  我不知道父亲节,不知道孩子们知不知道。我希望他们这一天能给我打个电话,但没电话也没关系,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小孩,也忙。

  2.你为自己的父亲过过父亲节吗?如果有,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如果没有,为什么?

  我父亲过世得早,没有为他过过父亲节。

  3.最近一次见到孩子是什么时候?

  最近一次见到儿子是过年的时候,而上一次见面是去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