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至莫斯科高铁复兴丝绸之路
中新网10月16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19次定期会晤,据俄方介绍,俄方与中方签署了“莫斯科-喀山”高铁发展合作备忘录,双方有意发展这一项目,最终将“莫斯科-喀山”高铁延伸至北京。对此,境外媒体分析称,中国高铁在俄罗斯的实质性迈进引人瞩目,这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复兴,中俄合作正一层层推进。
中俄铁路升级为高铁 将成“新丝绸之路”
香港《大公报》16日的文章明确指出,中国高铁将走出去。文章称,李克强访俄期间,中俄签署了高铁合作备忘录,拟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中国高铁有望率先在俄落地。
美国《侨报》15日发表文章称,有“超级推销员”之称的中国总理李克强近日访问俄罗斯,经贸大单自是少不了的。诸多协议中,中国高铁在俄罗斯的实质性迈进引人瞩目。发展主体之间建立经济纽带的基础是交通。海洋经济能够在过去几百年中走在陆地经济前面,靠的就是海运低成本优势,及海洋覆盖大部分地球表面所带来的路线优势。
文章强调,这条铁路的建设本身就将为中国及邻国相关产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回报。同时,还可以改善中国西北内陆的贸易地位,为中国产品销往西亚、欧洲创造便利,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复兴。
《澳门日报》16日的社论在回顾中俄历史时说,梳理中俄之间的历史图谱,铁路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物证。1954年1月,中俄首次开行两国间的国际列车,60年来,它一直被视为“中俄友谊的象征”。60年后,中俄两国政府因应社会需求和世界格局变化,决定将中俄铁路升级为高铁,将之建成“新丝绸之路”。
台湾“中央社”在近日的文章中还指出,“莫斯科-喀山”段高铁将成为发展中俄首都间铁路交通的先导工程。营运后可把莫斯科到喀山两地间列车运行时间从11小时30分缩减到3小时30分。
中俄关系层层推进 呈现出高水平、常态化状态
《澳门日报》16日的社论称,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就像俄罗斯传统木制玩具“大套娃”,一层层打开、一层层推进,从传统的能源大单到货币互换金融合作,再到高速铁路甚至是远程宽体客机合作;中俄务实合作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之上,是互利、平等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香港《大公报》16日发表文章称,李克强总理访俄期间,中俄双方共签署38项合作协议,内容涵盖经贸、科技、金融、人文、地方合作等多个领域。文章还援引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经济室主任李建民的话说,可用“时间紧凑、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前景广阔”16字对出访成果进行总结。
文章强调,中俄之间建立起多个交流合作的通道和平台,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呈现出高水平、常态化的状态。
香港《文汇报》的文章援引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的话说,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基础是非常良好的,在天然气、能源、铁路等方面的合作都已取得非常大的进展,现在的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合作,另外还要开拓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