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适度放开停车收费定价权
今年4月,交警在东花市南里社区等地区进行违停整治。现场,一辆无牌违停车辆被拖走。2016年初至今,全市查处违法停车82.9万起、罚款额1.66亿元。(资料图片)
京华时报记者 赵思衡 摄
今年,本市将适度放开停车收费定价权,实施差别化收费管理政策。昨天上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本市机动车停车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10位委员和代表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现状
停车位存258万个缺口
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介绍,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60万辆,停车位约302万个,其中经营性停车位由各区备案管理,约192万个(含备案路侧停车位4万余个),非经营性停车位110万个。
据介绍,本市已明确了“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治理思路,停车服务和管理已经列入缓解交通拥堵的阶段性任务和“十三五”规划中推进落实。本市将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全市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居住停车位不足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化解。到2020年底,“停车入位、停车付费”的理念基本形成,中心城居住停车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居住停车和出行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看点
停车立法已形成初稿
据周正宇介绍,本市将开展新一轮占道停车收费定价政策研究,细化定价范围、统筹定价机制,体现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定价原则,更加合理地引导交通出行。
为进一步反映土地成本、反映供需关系,今年开始,本市适度放开停车收费定价权,实施差别收费管理政策。与此同时今年将城六区收取的城市道路停车占道费收入,调整为全部作为本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在推进停车立法工作方面,市交通委介绍,目前已经完成了《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的立项论证报告和草案初稿的起草。草案初稿从“明确定位、理顺体制、增加供给、盘活存量、规范经营、整顿秩序、引导需求”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制度设计。
车位供给将分区域定规划
据介绍,本市拟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城市停车发展战略,启动编制本市车位总量空间规划,在空间、时间、收费等方面按照中心区比外围地区更严格的原则,明确限制供给区、适度供给区、基本供给区和宽松供给区的管控范围。提出区域停车位控制目标,制定分区域停车位供给规划。形成区域停车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实施不同方式、不同标准的差别化交通需求政策及配套措施。
年内建30处立体停车场
据介绍,本市将按居住区停车设施、公共停车设施及驻车换乘停车设施分类增加停车位供给。下一步将建成并投入使用五棵松、国学中心停车楼。按计划,本市力争在年内挖潜建设30处居住区立体停车设施。同时,交通部门将对居住小区周边占道违法停车情况进行分析,属于确有需求且能够施划车位的,增设合法的限时居住停车位,设立专用标志标识。年内,还将添8个自管停车的老旧小区。
试点
城六区试点“车位平衡”
在增加居住区停车位方面,周正宇表示,老旧居住区将重点解决用地问题,按照社区提出需求、街道提供用地建议、区政府统筹确认的方式,提供设施建设临时用地,增、补建停车设施。
对于居住区周边占道违法停车情况,本市将进行分析,属于确有需求且能够施划停车位的,增设合法的夜间限时居住停车位,并设立专用标志标识。另外,将引导、协调有条件的单位大院、商业设施和写字楼等向周边居民错时开放。
在停车综合管理方面,年内,城六区将各选择两个街道作为“车位平衡”试点。在10个郊区启动停车综合治理,推进城市副中心静态交通综合管理的研究。
三区试点路侧停车电子收费
据周正宇介绍,本市将研究出台路侧停车管理改革总体方案,组建市级停车管理中心。确定路侧电子收费系统技术方案,选择东城、西城和石景山区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同时,本市将建立路侧停车位设置与慢行系统建设协调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统筹利用路面资源,优先保障公共出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停车费有望网上支付
本市还将研究建立停车设施规划建设验收体系,开展设施设备使用情况检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对停车设施设备全流程无缝管理。同时,将通过建立停车设施不动产权登记和停车设备登记制度,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停车设施设备纳入管理范畴,推进停车资源的统筹使用。
本市还将开展“停车+互联网”技术应用,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为公众提供车位查询、停车引导、车位预定、费用支付以及措施停车等服务。
执法
150条大街严查路侧违停
在加强执法工作方面,2016年初至今,全市查处违法停车82.9万起、罚款额1.66亿元,比去年提升25%,其中科技设备抓拍违法停车23.9万起、比去年提升24.1%,拖移机动车2223辆、比去年提升2倍。
同时,本市还加大“黑停车场”和“黑停车位”的整治,共取缔各类违法停车场363个,拆除地桩地锁8025个,规范轻微违法行为18055起。
下一步,本市还将持续开展“停车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本市将重点整治核心区等主干道、次干道共150条大街的路侧违法停车行为,实施高频巡查、高限处罚、高压执法,遏制乱停车行为,净化道路通行环境。同时,交通部门将在300条大街的人行步道设置阻车桩,以提高人行步道通行能力。
委员建议
逐步明晰停车位产权
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说,按国际标准,一辆自由行驶的车需要2.5个车位才能满足其停车需要,这要消耗近30平方米的空间。北京有560万辆车,这么大的空间消耗在城市中心区是不可能实现的。郭继孚表示,目前的停车制度跟过去的福利分房有点相似。大家对公共资源随意侵占,停车变成了巨大的福利,他提出,“能否像住房改革一样,进行一次停车改革。”郭继孚提出,应逐步明晰停车位产权,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让停车难问题走向正向循环。
程晓君委员在发言中提到,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路边停车场半小时就要18美元,当地司机说,纽约停车费太高,所以很多私家车都不来这里,基本都是通过公共交通。她认为,通过收费理顺停车秩序的做法,值得借鉴。
应加速推广停车示范街区
强新委员认为,虽然市交通委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离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很大距离。
例如,全市共有社区2549个,街道4932条,停车位缺口258万个。但2015年仅仅开展了130条停车秩序示范街、12个停车管理示范小区的创建工作和8000多个停车位的基本建设工作,分别占街道总数、社区总数和缺口车位的2.6%、0.5%和0.3%。
同时,对试点经验的推广、复制力度也偏小。2016年仅仅新增8个示范小区、20条示范街,其他地区如何复制没有提到,照此推动速度,要完成2020年的停车管理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试点工作面,加快对试点经验的宣传、推广和复制步伐,加大人财物投入,充分发挥示范街道和社区各层级作用,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对黑停车场不应一关了之
方滨兴委员发言提出,解决停车难,停车位不足是首要矛盾,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此解决力度还显不足,例如,从“停车入位、停车收费、违停受罚”的治理思路和2017年重点治理“停车乱、收费乱”的工作目标上看,还没有将开拓停车资源作为重点。
又如,在对黑停车场的整治上,方法主要是“取缔”。能不能疏堵结合,将黑停车场作为潜力来挖?不能只堵不疏,否则很难解决问题。
链接
停车位摸底上半年完成
为进一步了解全市停车设施资源使用的情况,为制定规划、建设、管理等政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去年下半年,交通部门已着手对全市停车资源供给及车辆停放情况进行地毯式调查。各区的普查工作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
京华时报记者 沙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