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少数人轻率恶意污染网络世界
中新网11月24日电 台湾《联合报》24日社论称,台湾的网络使用文化向来没有太多值得自豪之处,除了煽情、闹嘴鼓,更充斥缺乏控管的情绪语言。这样的态度,在“九合一地方选举”中更见明显:故意散播变造、捏造、内容不实之图文,误导选民。文章呼吁,网络这个公共空间的自由与公正,要靠所有使用者共同保养维护,勿让少数人的轻率及恶意污染整个网络世界。
文章摘编如下:
网络作为信息交流或社会动员工具,渗透力远较传统的文字或电子媒体为强。这除了网络无远弗届之特性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传统媒体在长年发展中,受到了各种法令及专业上的规范;而新生的网络则获得更多宽容,原因是为了维护更多人的使用自由。但也正因为如此,躲在隐密的网络丛林中传播不实讯息或发射恶意,往往能够造成伤害,却不需承担太多责任。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网络上一篇文章,该文指,刘忆如撰文批评台当局,称陆韩自由贸易协议将带给台湾危机完全是“夸大其词”。
刘忆如是经济学家,她如此严厉批评,当然引起外界议论,也有人在社群网络转贴此文,认为马英九当局夸大危机。
事实上,经过追查,刘忆如随即否认她撰写过这样的评论文章,亦否认私下或公开发表过前述论点。那么,上述消息从何而来?原来,出自一家网站的这篇文章是引述前一天出刊的另一家媒体的评论,那篇未署名的文章,目录栏旁却写着刘忆如之名。来龙去脉厘清后,涉事媒体私下向刘忆如致歉,但始终未说明该文原作者为谁。
像这样层层引述,硬生生将别人没说过的话强塞到她嘴里,目的只是要借此中伤第三方;如此造成的伤害,能以一句“乌龙”就算澄清了事吗?试想,若其中没有怀抱着一些恶意,再加上一点轻率,这种凭空而来的谬误报道要从何而生?
表面上看,网络上人人可以为王,皆有自主发言权;实际上,网络用户的发言权未必均等,更多人只是沉默而被动的讯息接收者,而难得发出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接收到的是捏造或经过变造的不实讯息,一般网民却信以为真,甚至为此义愤填膺或不断代为转传,如此扭曲的网络世界又如何借由开放、自由争取正义?
对“民主政治”或“社会参与”而言,网络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越了许多传统组织动员。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公共空间的自由与公正,要靠所有使用者共同保养维护,勿让少数人的轻率及恶意污染整个网络世界。没错,网络是无垠的浓密丛林,个人很容易隐身其中;但如果我们放任恶意轻率在网络扩散,这个自由空间将变成蛮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