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掌握话语权解释权

26.02.2015  10:28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掌握话语权解释权 - 蓝网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掌握话语权解释权 - 蓝网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掌握话语权解释权 - 蓝网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掌握话语权解释权 - 蓝网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掌握话语权解释权 - 蓝网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掌握话语权解释权 - 蓝网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掌握话语权解释权 - 蓝网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掌握话语权解释权 - 蓝网
来源: img.gmw.cn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掌握话语权解释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

  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切实把握价值观的话语权解释权,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160多位专家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12个词逐一进行学术解读,加上总论和实践篇,共计14卷,约430万字。这是国内首套分卷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范畴的系列丛书,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担任丛书编委会主任。近日,丛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本版刊发座谈会发言摘要。

   加强系统研究 深化学理阐释

   求是杂志社社长 李捷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江苏省委宣传部汇集全省社科研究力量,组织160多位专家从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阐释,牢牢掌握价值观的话语权解释权的角度,率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全面研究和系统阐释,编撰完成的14卷、约430万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于近日出版,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套全面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范畴的系列研究著作。丛书具有如下特点:

  系统研究价值观重要范畴的古代意蕴、传承演变、时代特色以及当代价值,从理论与实践统一、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双重维度对若干重要范畴加以辨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植根于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独特优势,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丛书立足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系统研究和学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判断新思考。

  贯通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突出“三个倡导”的整体性,着力阐明各范畴在整个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联。党中央提出的“三个倡导”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通力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导航定向。丛书各分卷注重从整体性上深入研究和阐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进程及规律,既科学、透彻地分析各价值范畴的丰富内涵、时代特征和践行策略,又深入阐述各价值范畴在整个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地位、与其他价值间的辩证联系;既做到各卷独立成书,又能够实现各卷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有总有分,统分结合,相互呼应,系统研究了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体现了丛书作者们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理论学养。

  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多次作出重要而深刻的阐述、提出明确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为全党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基本遵循。在这方面,丛书各分卷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和“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从“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的立场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问题,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力求在理论层面说清楚、讲通透,在实践路径上抓准问题、找准办法,为核心价值观真正见思想、见行动、见成效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总之,该丛书在统筹推进“四个全面”的热潮中出版,恰逢其时,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研究和凝练提供有益的学术积累、理论准备,将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践行策略,值得推荐给广大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深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 构筑核心价值观研究高地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燕文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4年底,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基础上,围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我们准备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进一步深化核心价值观研究阐释。对核心价值观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研究越深入、阐释越明白,干部群众的领会把握就越准确,培育践行就越自觉,价值观自信就越坚定。比如,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辩证关系。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需要核心价值体系的导航定向,需要坚如磐石的精神信仰。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以正确的价值理念有效整合社会意识、保证社会系统和谐运转,是科学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比如,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宝库。我们将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力度,对历史文化特别是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打通历史与现实的脉络。比如,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我们将进一步深度解读“三个倡导”12个主题词的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和未来指向,着力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本质区别,澄清纠正价值观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引导人们有力抵制错误思想影响,避免落入“价值话语陷阱”。比如,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的现代化的紧密联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又是价值主体,要把核心价值观放在促进人的现代化中来观照、来研析、来探究,着眼于提振改革发展精气神、提升全社会公民道德素质深化拓展核心价值观阐释研究。

  进一步深化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只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根植人们心中,才能形成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我们将在融入贯穿结合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成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一是继续扩大覆盖。推动核心价值观宣传从以主流媒体为主向小报小刊、网络媒体全面覆盖,从宣传部门为主向其他行业、部门全面覆盖,从体制内为主向体制外全面覆盖。二是继续深耕厚培。把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作为着力点,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江苏本土文化滋养人们的心灵。把重点人群作为发力点,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家和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继续典型引路。加大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选树宣传推广力度,构建多层次示范群体,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进一步构筑核心价值观研究高地。我们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的出版为新起点,进一步整合研究资源,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高地。一是建强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准备联合中央级理论媒体,定期组织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高层论坛。今年,我们计划与求是杂志社联合推出首届全国性高层论坛。二是建强重点研究基地。加大投入力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引导功能,遴选命名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聚焦聚力核心价值观,组织承担重大课题研究,协同攻关,力求形成研究合力,引导专家学者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三是建强专业研究梯队。加强领军人才和社科骨干建设,以江苏“社科名家”“青年社科英才”的评选表彰为抓手,打造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多学科齐参与的研究队伍。

[page]

   用科学精神推进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杰

  江苏省委宣传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工程,组织全省高水平专家学者集中编写和出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该丛书贯穿和体现了攻坚克难、实事求是、全面客观、严谨深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总体设计和逐一解析相结合。丛书坚持总体设计,由《总论》打头,12本专论为主体,以《实践篇》收尾,分论与总论相结合,头尾与主体相呼应,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丛书对每一个价值范畴都注意相互之间的照应,保持全书观点、内容的相互联系、衔接和统一,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全面性。

  理性解读和实践应对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范畴,丛书都进行了向理论深处的开掘和向认识高度的升华。每一本书都从为什么要倡导该价值说起,考察这一价值理念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有关问题的论述,着重阐明这一价值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中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并对如何培育和践行这一价值理念提出路径和举措方面的建议。

  求实态度和辩证把握相一致。丛书既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又将其落脚于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既弘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又对其经验教训进行适当分析;既追溯西方文明史上某一价值理念的流派演化,又坚持从中国国情和文化基础出发;既着眼于在全社会普及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又发挥理论研究和宣传的先导作用;既肯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成就,也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既展现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愿景,也着眼于现实工作如何扎实推进。

  方向引领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丛书以完整的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逐个加以研究,并形成统一的整体,这在全国还是率先而为的工程。这样深入系统地阐述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可以更好地指导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发挥引领、普及、教化作用,进一步提高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性、针对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篇大文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很多工作需要推进。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严谨的精神和求实求是的态度,使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建设再上新台阶。

   围绕核心价值观研究不断推动主题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司司长 张福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组织出版单位精心策划,持续推出一批高品位、高质量的精品力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12个词展开,分14卷约430万字,全景式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理论渊源、实践探索、现实路径和未来指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领域的最新成果。丛书满足了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普及、宣传和出版工作增添了厚重一页。借此机会,我提两点建议,供出版界同仁们参考。

  深入开展主题出版工作,努力推出更多宣传、阐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读物。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是理性层面的认知认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这一主题,出版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推出更多研究性的精品力作和普及性的理论读物。出版界应更加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追求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不断推出更多的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这样的出版物。

  加强宣传和推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物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组织出版、宣传推广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版物,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期盼。出版界应进一步创新主题出版物传播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发行力度,精心组织安排,在出版印制、发行流通、阅读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密切配合。特别是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全民阅读活动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物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走进广大读者,深入群众内心。在传播手段上更加强调将优质内容、好的故事通过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媒体、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传播手段进行快速、广泛的传播、开发和利用,提升宣传效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地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传播力。

   以优秀的理论书籍承载时代的核心价值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李春林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万众归心的价值共识和身体力行的价值准则,首先要让全体社会成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它。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往往以优秀的书籍展现,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更离不开优秀书籍的承载和弘扬。“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西方,《社会契约论》《正义论》等著作也是西方近现代价值理念广泛传播不可或缺的载体。当前,推出一批深入研究、准确理解、系统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书籍,不仅必要而且紧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应时而生、因需而生,必将受到读者的重视和欢迎,必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内容充实,逻辑清晰,直面现实,导向正确。在总论和实践篇之外,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独立成卷,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性和整体性,又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从而建构起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丛书在总论中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转型期社会秩序、公民个体道德领域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在实践篇中则有针对性地提出实践途径和工作措施,充分体现了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需要理行并入、知行合一的要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项人心工程,也是一项持久工程。我们期待以这套丛书的出版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进一步凝练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水平和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为有力的精神保障和价值支撑。

[page]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自觉

   中国社科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侯惠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方式上看,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无数相互冲突的意志和行动的碰撞中,经过历史的冲刷、时间的沉淀而缓慢形成,这是过去历史时代的特点;二是在社会先进力量的引领下,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较为迅速有效地形成全社会公认的核心价值观,有力地支撑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的出版体现了第二种方式,表明了我们党在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根本特点——自觉性。

  走自觉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之路,最根本的是要有先进的思想和彻底的理论。核心价值观的驱动力是利益诉求和道德追求。在无数逐利的利益诉求中,谁的利益能得到历史的承认和人民的认可?在无数求“善”的道德追求中,什么样的善能在社会中扎根、在历史中实现?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就无法预测。在价值观多元的今天,为什么必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抵制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没有先进的理论武装,就无法辨别。只有在科学预见和道德正义的前提下才有自觉性。现在有一种偏向,就是把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思想理论建设相割裂,就价值观说价值观,结果导致价值混乱,甚至助长了错误价值观的泛滥。比如,止步于“人民性”,不谈党性、阶级性。其实,判断群众利益诉求的正当性,必须放在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上才能作出,而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只能是工人阶级的阶级要求。我们认为,不存在抽象的“人民性”,只有先进阶级才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广大人民,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在今天依然是人民性的基础。丛书的出版,表明了用先进理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理论发展创新的这样一种辩证关系。

  丛书的指导思想明确、内容体系完备、问题意识强,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当然,作为研究,这仅仅还是开始。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如何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如何推向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如何进一步凝练等问题,都还需要长期、艰苦、深入的研究。

   核心价值是中国声音的基调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万俊人

  核心价值是时代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我们走的道路非常成功。但意识形态、思想理论重建工作还未完成,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国家的强大,我们要在文化和精神层面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核心价值就是中国声音的基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的出版,是以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同志为代表的江苏理论工作者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做的一项国家理论工程,在全国是一个先例。江苏的领导和理论同行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经验,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成为国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先行团队。丛书的出版是很重要的开始,展望未来,我们在加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要强调中国特色。我们祖先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既高度概括又通俗简明,易于为大众所接受。但这5个字得来不易,历经一千多年才真正得以确认和流行。所以,从对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认知到深入人心,内化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是一个漫长过程。当前,中国既要吸取西方价值观建设的有益经验,又应深入探讨中国人、中国本土文化对人类价值的可能贡献。

  要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势。真正理解、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是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多体系共存,既要听西方人讲他们的故事,又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在优势比较中赢得价值话语权。比如,作为社会主义理想的平等,仍要深入讨论。

  要凸显地方经验。核心价值是国家的,是民族的,但在核心价值观研究阐释中,还可以凸显地方经验,增强解释力。比如,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既要重视东部沿海地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方面的区域探索,也要概括提炼这些地区在精神层面和价值观层面的地方经验。

  要创新形式。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进一步探索核心价值观更为凝练的表达方式,又要充分借助现代媒体,进一步探讨创新传播、出版方式,用更通俗、更活泼的语言,更好的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用核心价值观的春风扫除思想文化界的阴霾,树立新的风气,使核心价值观为广大民众所认同。